李冬
摘 要: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自身職能改革正處于深水期,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是提高單位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是合理規劃公共財政支出的重要方式。面對當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法,讓其從傳統管理模式向現代化管理轉變,這對確保單位資產統計的完整性、保管的安全性和使用的合理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
中圖分類號:F234?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4-0070-03
近年來,我國稅政改革的不斷深入給我國的行政事業發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其突出體現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公開度、透明度和規劃度要求越來越高。而要保證行政事業單位高質高效、合法依規地履行自身的職責,做好財務會計內部質量管理具有關鍵作用。因為這決定了行政事業單位對社會性質的服務工作能夠起到應有的推動作用,也決定了行政事業單位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職能改革處于從傳統管理模式向現代化管理轉變的深水期,因此不可避免地在財務會計內部控制中會出現各種問題,如何科學合理地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確保單位資產統計的完整性、保管的安全性和使用的合理性,一直以來都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改革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行政事業單位加強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首先,這是黨和國家營造風清氣正的法制化社會氛圍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長期以來都是政府公職人員貪污腐敗的高發地之一,這主要是因為其財務內控的松懈導致的資金管理不到位。這其中,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支出情況是調查相關人員經濟情況的重要切入口,為此加強內控能夠更有利于對涉嫌職務犯罪的相關嫌疑人開展相關經濟調查。其次,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內控加強對國家財政安全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特殊性,其資金來源的主要方式為財政撥款。而做好其財務會計的內部控制,通過對相關經濟活動按章依規行事的全面規劃部署,可以讓資金得到更有效的管控,從而加強自身管控,這是遏止投機取巧、侵占財政資金行為的第一步。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現狀
(一)監督約束機制不完善
近年來我國在財務會計管理方面不斷完善,《會計法》《預算法》等系列法律文獻的出臺,對我國各類行政單位的業務流程、業務分工、業務監管都提供了明確的法律界定。但實際情況是很多單位還存在制度只掛在墻上,流于形式,并沒有在具體工作中得到有效融入等問題。比如當前大部分的行政單位管理單位在財務審批中,主觀意向強,缺乏應有的制度約束[1],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單位管理人員的權力不受約束,甚至在出現了一些經濟問題之后,執法單位在進行相關證據的搜查、提出問題整改的要求時,由于相關法律制度存在一定的盲區,所以出現了相關負責人全責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再加上相關法規的懲處力度不大,對督促相關責任人在工作中依法辦事不能起到應有的威懾作用,甚至出現了權大于法等情況,比如會計監管的有名無實就是最直觀的體現。
2.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存在內部資產私自處置,缺少相關的權力約束等問題。比如一些領導憑借自己的行政權力,對資產進行不開票、不入賬等違規形式的處理,而財務人員由于地位懸殊和體制管理因素,并不能進行有效的干預[2]。另外,在行政事業單位領導換屆的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領導不履行資產移交手續義務,出現移花接木、變相私吞等情況,使得行政單位下的國有資產受到損失。即便單位頒布制定了內部控制管理機制,但是因管控力度不大、管控覆蓋面不全等問題,導致只對基層工作人員起到應有的作用、對領導的監督約束不夠完善等問題,這讓部分領導有了肆意妄為的機會和空間[3]。
(二)財務人員素質待提升
一項專業調查數據顯示,當前我國會計行業從業人員擁有大學本科學歷的比重不到25%,具有中高級職稱的專業會計從業人員比重只有10%,財務人員的學歷水平有待提高。財務會計工作人員受到專業正規教育的不足,使得他們的專業應用能力和職業綜合素養不高。
另外,大多數基層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隊伍還沒有創建系統可持續的人才儲備機制,導致財務人才除了學歷斷檔之外,還存在年齡斷層情況。比如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隊伍中存在兩種極端,一是有經驗的人才不多,以至于不得不返聘退休員工;二是工作時間和工作經驗不長的青年群體得不到系統正規的引導,使得一些財務工作經驗得不到有效的傳承[4]。再加上一些單位由于薪資待遇和福利條件不高,職業發展前景和上升空間小,無法吸引有能力的專業財務人員加入,因此兼職會計或外包財務會計服務的形式普遍存在。
(三)財務會計工作基礎薄弱
完善的會計工作制度是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然而我國大多數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由于財務意識不到位,財務推進工作不受重視,所以普遍存在財務制度不夠完善、財務工作實施沒有效率的情況。這就導致一方面由于缺乏制度的規范,工作流程與環節的步驟制定不夠科學,使得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財務管控時靠的不是規范有序的程序分析,而是財務人員的經驗積累,因此常常在工作中存在不從實際出發的形式主義與經驗主義傾向等問題。另一方面,一些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部門由于地位特殊,在內部管理中還沒有構建科學合理的監管體系,所以其行政事業單位得不到行之有效的全面監管,比如財務核算管理中沒有系統嚴格的操作規范,使得財務部門在進行工作總結時,常常采取的是簡單收支抵消,而不是按照正確的收支賬目來進行精準核算,導致單位收支狀況并沒有被合理地反饋。
(四)財務會計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不足
信息技術在財務會計內部控制中的建設,可以對行政資源起到優化配置的作用,工作制度達到應有的優化升級的效果。然而財務會計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并不是一天之功,其信息的儲存、調取、分析和運用,都需要企業長時間的可持續投入來加強建設。尤其是在信息安全防范這個層面,當前大多數單位在這方面的危機意識不足,沒有采取必要的措施來確保設備運行、系統運轉的安全,因此一旦出現比如系統漏洞被破解等情況,其財務信息就會面臨被竊取和損壞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