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臭氧關節腔注射治療退行性膝關節炎的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從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0例退行性膝關節炎患者的相關臨床資料,根據患者治療意愿的差異分為對照組和臭氧輔助組,每組各15例。對照組實施關節腔注入玻璃酸鈉治療,臭氧輔助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臭氧關節腔注射治療。比較治療前后炎癥因子、膝關節疼痛程度、膝關節活動功能和生活質量、治療效果。結果:臭氧輔助組治療后炎癥因子、膝關節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膝關節活動功能和生活質量均高于對照組,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退行性膝關節炎患者采用臭氧關節腔注射治療可更好控制炎癥,減輕膝關節疼痛和改善患者的關節活動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臭氧關節腔注射治療;退行性膝關節炎患者;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68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3-0073-02
退行性膝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并逐漸趨于年輕化。主要改變為關節軟骨表面退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快,飲食引起的肥胖患者數量不斷增加,近年來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老年性退行性變是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炎的主要原因。中老年以后,所有的組織器官都會有退行性改變;骨和關節組織也不例外,退行性改變,特別是在負重關節和多活動關節。過度負重或過度使用某些關節會促進退行性改變的發生。此外,關節內骨折、糖尿病、長期不當使用皮質類固醇等因素可促進退行性改變的形成,加速現有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炎的發展?;颊咝袆硬槐?、生活活動困難,嚴重損害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帶來心理壓力[1]。多數患者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理改變,相關醫學證據表明,這些疾病還伴有關節退行性改變和骨質疏松。臨床治療方法很多,主要以緩解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為主要目的,包括西醫抗炎鎮痛、臭氧治療、玻璃酸鈉治療、改善功能康復等。從實踐來看,止痛藥物效果快,但胃腸道副作用大,手術治療費用高,創傷大,患者經濟上不易接受。因此,需要探尋其他有效的治療方法,而其中,臭氧治療、玻璃酸鈉治療均有一定的報道。本研究探討了臭氧關節腔注射治療在退行性膝關節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從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0例退行性膝關節炎患者的相關臨床資料,根據患者治療意愿的差異分為對照組和臭氧輔助組,每組15例。其中臭氧輔助組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7例,年齡54~78歲,平均年齡(67.12±5.12)歲。對照組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年齡51~76歲,平均年齡(67.51±2.21)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的玻璃酸鈉注入膝關節治療。關節內給予注射2mL玻璃酸鈉注射液治療,每周1次,共5次。臭氧輔助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進行了臭氧關節腔注射治療。關節內給予注射30μg/mL臭氧,每周1次,共5次。
1.3觀察指標 比較炎癥因子、膝關節疼痛程度、膝關節活動功能和生活質量、治療效果。顯效:膝關節積液和疼痛均消失,活動自如,無障礙和受限,生活不受影響;有效:膝關節積液和疼痛均減輕,活動輕度受限,生活受到輕微影響;無效:達不到以上標準。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3]。
炎癥因子、膝關節疼痛程度(采取NRS評分,0~10分,分值越低疼痛越輕)、膝關節活動功能(采取Lysholm評分,0~100分,分值越高膝關節功能越好)和生活質量(采取SF-36量表,0~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1.4統計學處理 SPSS24.0軟件處理退行性膝關節炎患者的數據,計數進行χ2檢驗而計量數據進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炎癥因子、膝關節疼痛程度、膝關節活動功能和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炎癥因子、膝關節疼痛程度、膝關節活動功能和生活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臭氧輔助組炎癥因子、膝關節疼痛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膝關節活動功能和生活質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3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臭氧輔助組中患者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 討論
退行性膝關節炎的發生會使膝關節腔內有一定量的液體,從而降低膝關節的承重能力。同時,隨著老年人膝關節負荷過重,周圍韌帶形成和拉傷,導致關節囊和滑膜之間嚴重的相互摩擦,容易導致繼發性滑膜炎的形成,并引起關節軟骨的退變,從而影響患者的正常膝關節功能,造成嚴重的關節疼痛[3]。膝關節炎多見于中老年患者。它是一種以退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為特征的常見病。其病因有機械因素和生物因素,在疾病中有多種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手術治療。在臨床上,非甾體抗炎鎮痛藥物和理療非常常見,但這些只能緩解癥狀,不能控制疾病的發展。近年來,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和臭氧已得到廣泛應用。玻璃酸鈉具有潤滑關節、抗感染、促進愈合等作用,保護、潤滑、滋養關節,減少壓力緩沖。關節腔內應用玻璃酸鈉可替代和補充關節滑液SH不足,改善滑液的潤滑和粘彈性程度,減輕患者痛苦,預防滑膜炎癥,從而改善關節功能,效果持久。玻璃酸鈉是關節軟骨基質和滑液的主要成分。其主要作用是減輕關節腔炎癥反應,減輕患者疼痛[4-5]。而且在關節的正常活動中,玻璃酸鈉也能起到潤滑關節、保護關節軟骨的作用,但單獨用于治療很難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臭氧是一種氧元素,也被稱為活氧,因其獨特的魚腥味而廣為人知。它是一種存在于地球上的天然物質。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在室溫下可以分解生成原子氧。原子氧的氧化能力很強。在一定濃度下,可與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氧化,破壞其細胞器和核糖核酸,破壞細菌的新陳代謝生長繁殖,造成細菌通透性扭曲,導致細胞溶解死亡。臭氧殺菌能力不受PH值和氨氮變化的影響,殺菌能力是氯的600~3000倍,殺菌消毒效果幾乎是瞬間的。有資料表明,臭氧對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鼠傷寒沙門氏菌、福氏志賀菌、霍亂弧菌的殺滅率均在99.99%以上。在臭氧殺菌過程中,臭氧可以隨時轉化,隨著臭氧與細菌和各種有機物的接觸,加速了臭氧的轉化,最終產物是氧氣,它可以刺激免疫細胞的產生。目前,它已廣泛應用于西方發達國家的醫學領域。臭氧可持續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提高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從而防止氧自由基引起的關節軟骨酶損傷,降低炎癥介質(IL-6、IL-8)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DNA)的表達,起到抗炎鎮痛的作用。研究表明,臭氧對自由基有明顯的清除作用。在關節內滯留期,通過強氧化起到抗炎作用;由于臭氧穩定性差,分解后可提供氧氣,有利于組織損傷修復,可進一步穩定關節內環境,降低關節內感染風險[11-13]。在退行性膝關節炎的治療中,我院引進臭氧關節腔注射治療,獲益良好。
本研究對照組實施關節腔注入玻璃酸鈉治療,臭氧輔助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臭氧關節腔注射治療。結果顯示,臭氧輔助組治療后炎癥因子、膝關節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膝關節活動功能和生活質量均高于對照組,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退行性膝關節炎患者采用臭氧關節腔注射治療可更好控制炎癥,減輕膝關節疼痛和改善患者的關節活動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戴龔成, 丁輝, 溫作君. 參麥注射液聯合臭氧關節腔內注射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研究[J]. 新中醫, 2020, 52(15): 99-102.
[2] 孫曉飛, 田軍濤, 王世臣. 臭氧聯合玻璃酸鈉關節腔注射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療效評估[J]. 罕少疾病雜志, 2020, 27(4): 52-53, 112.
[3] 胡永召, 徐通, 阮志華, 等. 骨髓水腫區減壓聯合臭氧治療膝骨關節炎31例臨床觀察[J]. 風濕病與關節炎, 2020, 9(6): 17-20.
[4] 鄧磊, 胡偉民, 蔡雪平, 等. 觀察針刀聯合關節腔內臭氧注射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及對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J]. 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0, 22(3): 86-89.
[5] 李寶, 劉燕平, 杜開興, 等. 臭氧聯合玻璃酸鈉關節腔注射治療膝骨性關節炎患者的療效觀察[J]. 中國醫師雜志, 2020, 22(6): 886-890, 895.
[6] 龍躍, 邱秋環. 醫用臭氧關節腔內注射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效果[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0, 30(8): 149-150.
[7] 覃飛. 雷火灸聯合臭氧關節腔注射治療膝骨關節炎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 2020, 35(5): 728-732.
[8] 葉小林. 仙靈骨葆膠囊聯合臭氧關節內注射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臨床研究[J]. 新中醫, 2020, 52(5): 88-90.
[9] 李鴻均. 針刀配合臭氧及手法推拿綜合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療效及機制研究[J].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20, 11(6): 57-58.
[10] 齊玉增, 陳合欽, 李真. 聯合用藥關節腔內注射康復治療老年性骨性關節炎的有效性[J]. 現代醫藥衛生, 2019, 35(22): 3516-3518.
[11] 劉偉, 沈陽, 高祿鑫, 張存權. 銀質針聯合臭氧關節腔注射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 內蒙古中醫藥, 2019, 38(11): 94-95.
[12] 柯新如. 臭氧聯合玻璃酸鈉關節腔內注射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及對氧化應激指標的影響[J]. 中國合理用藥探索, 2019, 16(11): 126-128, 132.
[13] 邵鴻生, 張艷, 于慧金, 等. 醫用臭氧關節腔注射對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康復治療進展[J]. 甘肅科技, 2019, 35(20): 143-146.
[14] Kejie Wang, Minjie Chu, Feng Wang, Yiwen Zhao, Haifeng Chen, Xiaoyu Dai. Putative functional variants of PI3K/AKT/mTOR pathway are associated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susceptibility[J].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Analysis, 2020, 34(6).
作者簡介:汪明遠(1978-),男,漢族,大學本科,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