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軍 胡榮華
摘要:我國是人口大國,每天需要向社會供給大量的水稻和其他農副產品才能滿足我國人口糧食的需求,水稻是我國重要的農作物,也是人們重要的食物來源。我國當前的水稻雜交育種技術已經比較成熟,本文主要闡述了水稻雜交育種的方法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水稻雜交;育種技術;方法探究;未來發展
0? 引言
現階段,我國的雜交水稻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生產,尤其是“秈型三系”配套水稻雜交技術實現以來,我國各個地區投入大量的物力和人力研究雜交水稻技術,在育種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此外,我國的雜交水稻研制已經形成了基本的理論和技術體系,提升了每年雜交水稻的年產量。
1? 雜交水稻種子生產關鍵技術
1.1? 雜交水稻父母本播種差期安排與預測技術
在雜交水稻制種研制的過程中,父母本花期能否相遇是雜交水稻制種研制成功的關鍵。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我國雜交水稻組合父母本生育周期相差較大,導致父母本相遇難度增加。為此,科學家在研究父母本水稻生長花期相遇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工作。此外,父母本在生育期主要受到溫度和光照條件的影響,導致父母本水稻的花期香味過程不太理想,經常會出現水稻秧苗素質低和水肥條件不足等問題。
1.2? 雜交水稻父母本花期相遇調節技術
因為父母本水稻花期的相遇直接決定雜交水稻種植的產量和質量,我國許多的專家認為,父母本水稻同期抽穗階段是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最佳階段,父母本花期相遇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首先,父母本水稻花期的理想相遇。主要指母本水稻頭花不空,父本水稻尾花不丟,從而在盛花期相遇。其次,父母本水稻花期相遇。該種類型指的是父本或母本水稻的初始開穗期比水稻理想花期的相遇推遲或者提前2~3d,目的是保證父母本水稻在盛花期相遇。再次,父母本水稻花期基本相遇。該種類型指的是父母本水稻在開始結穗期狀態理想,并且能夠推遲3~5d或者提前3~5d相遇,可能在盛花期有部分的父母本水稻花期相遇。最后,父母本水稻花期基本不遇。該種類型指的是因為盛花期提前或者推遲數天,導致父母本水稻盛花期不能相遇,從而影響水稻的產量和質量。
1.3? 雜交水稻父母本群體構建技術
雜交水稻父母本群體構建技術是育種技術的關鍵,科學人員應該對父本水稻的結構群進行重點研究,將父母本群體結構分為單位面積的有效水稻穗數以及穎花穗數,并且合理控制有效水稻穗數和穎花穗數之間的比例。在雜交水稻父母本群體構建的過程中,應該合理的控制暫時的密度和幼苗的數量。在具體種植的過程中,父本水稻可以分為兩期種植,并且控制間距,植株控制在25~30cm。母本水稻需要經過兩期到三期種植,植株間距控制在15~20cm。此外,還應該在規定的區域內按照一定的比例種植父母本雙本水稻,并且適當的增加母本的單位面積種植產量,擴大父母本水稻的種植密度,從而在水稻栽植的過程中形成母本高產群體。針對父本水稻,可采取雙段栽培育苗技術。在具體育秧的過程中,保證父本水稻在種植的過程中揚花授粉產量大,滿足水稻生長過程中需要的花粉量。在進行調控的過程中,科研人員還應該對母本水稻追肥,對父本水稻采取多次追肥,促進父本水稻培育生長,形成大穗群體,而母本水稻培育成短劍葉型和多穗群體。此外,在群體構建過程中,科研人員還應該控制父本水稻和母本水稻之間的穎花比例,控制在1:3之間較好。
2? 雜交水稻育種的發展方向
2.1? 雜交水稻育種模式向著規模化的方向發展
我國的雜交水稻育種技術開始向著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在雜交水稻制種的過程中,引導公司和專業戶合作,形成專業的水稻種植戶。在雜交水稻育種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機械設備進行耕地,采取母本直播技術,機械收割等生產方式。水稻種植戶的專業化發展不僅會增加水稻育種過程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提高了種植專業戶的抵御自然災害風險的能力,提高了雜交水稻的產量和質量。其次,在雜交水稻制種的過程中,可形成公司與種植商合作的模式,簽訂種植合同之后按照種植商的要求來進行雜交水稻制種的培育,能夠實現水稻制種的個性化培育。在具體種植的過程中,種植和收割階段可采取機械化操作,而培育階段可選擇和當地的專業種植戶合作,共同協作操作來完成種植過程中的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進步。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的產業政策和法規在不斷完善,水稻種植公司可以建立規模化的種植基地,重視對水稻種子的培育,加強對水稻種植培育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大種植公司的規模和實力,在雜交水稻培育的過程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2.2? 雜交水稻育種模式朝機械化制種的方向發展
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雜交水稻制種采取的是人口密集勞動型精耕細作的模式,而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和人口比例的變化,許多農村中的青壯年勞動力開始流入到城市,導致水稻種植中的勞動力比例嚴重失調,為我國水稻育種模式朝機械化方向發展提供了契機,致使傳統的人口密集勞動型精耕細作的方式向著育種機械化方向發展,改變了傳統的育種環境。此外,在制種過程中采取機械化操作的模式能夠促進雜交水稻制種過程的規模化和科學化發展,減輕水稻育種的人工勞動強度,減少人工成本,提高育種的效率,為實現雜交水稻技術的發展奠定基礎。
3? 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進步,我的雜交水稻育種技術開始向著機械化、規模化和科學化的方向發展。此外,我國農業發展中的各項技術標準和保障措施在不斷落實和完善,為雜交水稻育種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何興明.常規水稻育種的方法及關鍵技術[J].江西農業,2019(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