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玲 閆震宇
摘? 要:伴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持續性發展以及現代化教學設備在醫學教育中的廣泛性應用,微課在平常護理教學期間的輔助性作用越發突出和明顯。在傳統護理教學中,一對一教學模式因為存在內容多、教學時間少的特征,導致學習者很難準確掌握相應的護理知識與技能,促使臨床護理教學的整體效果不理想。對此,為了進一步提高臨床護理教學的綜合水平,本文將簡要分析微課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價值,希望可以為相關教育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微課教學? 臨床護理? 教學價值? 教學效果? 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5(b)-0190-03
Study on the Value of Micro-Course Teaching Model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LI Manling YAN Zhenyu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Xinzheng, Henan Province, 4511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modern teaching equipment in medical education, the auxiliary function of micro-class in nursing teaching i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n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teaching, the one-to-one teaching mod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re content and less teaching time,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for the learners to master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s the overall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unsatisfactor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level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value of micro-class teaching mode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hoping to provide help for related educators.
Key Words: Micro-class teaching;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value; Teaching effect; Value
目前,在我國臨床護理教學任務中,針對教學方法的創新屬于提升臨床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實現人才先進化、科學化培養的關鍵。通過對以往臨床護理工作的總結分析來看,雖然安排的教師屬于高資歷護士甚至是護士長,但是因為不屬于專業性教師,在教學方法與思路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再加上大多數屬于兼職教育,自身工作任務還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從而導致教學效果存在一般化表現。在這一背景之下,微課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顯得格外突出和重要。對此,探討微課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價值具備顯著實踐性作用。
1? 微課的特征及其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1 微課的特征
微課主要是基于教學任務及新課標的相關要求,以音頻、視頻及圖片等不同信息載體,將教學過程當中某個環節、難重點知識以輔助性方式進行教學,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與理解相關知識并形成高質量教學。目前來看,微課教學的特征如下。(1)微課時間一般在5~8min左右,教學主題突出且明確,教學過程精簡化,教學針對性較好[1]。(2)微課所占據的資源較少,學生可以應用各種碎片化的時間或空間進行學習,所占據的空間、時間資源比較少,再加上格式多樣化,學生可以隨時應用手機等不同終端進行觀看與學習,整個學習過程人性化程度較高。(3)微課的學習過程具備較強互動性,學生可以自主觀察與學習期間實現問題的總結,并借助社交平臺可以及時與教師進行交流溝通,實現問題的反饋,這樣的教學方式也可以及時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困惑、問題,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4)微課教學具備更加突出目標與主題,可以有效提高整體學習效率。同時微課可以構建一個真實的教學活動與場景,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應用各種教學資源,學生與教師可以在典型與具體化的教學情境當中更加真實且直觀地感受相關技能與觀念,更有利于知識的遷移,實現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真正達到高質量教學目的。(5)微課具備開放性特征,隨著教學環境及教學需求的不斷轉變,可以更好地實現動態化的更新教學,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與發展需求,達到更高水平的教學效果。
1.2 微課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微課的播放時間長短可以隨時調整,再加上教學主題突出,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效率。另外,微課的教學資源存在多樣化儲存特征,學生可以將微課資源下載到手機終端中,其不會受時間、地點的約束可以隨時進行反復觀看與學習,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質量[2]。教師也可以按照微課的較強針對性與及時反饋等特征,將護理經驗與護理技能知識制作成為微課提供給學生學習,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減輕教學壓力滿足學生的學習發展需求,提高臨床護理專業的綜合教學質量。在傳統臨床護理教學模式中,微課屬于新興教學模式,其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實現傳統教學模式活力的提高。
2? 微課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2.1 課前應用
在臨床護理教學期間,在教學之間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以視頻的方式發布到網絡當中,促使學習者可以提前觀看,這也是替代傳統教學模式中預習教學的主要途徑,其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在課前、中的學習積極性[3-4]。學生也可以充分應用自己所掌握的空余時間實現對知識的觀看和學習。在課堂開始之前預習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整個課堂教學綜合效果,其不僅可以縮短課堂教學的時間成本,還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推動作用明顯[5]。
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先基于教學大崗的基礎要求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掌握能力等情況制作微課課件。例如,可以將“留置尿管”的相關操作方式以場景化、碎片化的方式展現出來,并對其進行重新的組合加工,促使場景教學可以更好地深入學生的內心,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臨床知識的真實性,并將理論和實踐提高之間保持對應水平[6]。按照微課視頻的制作,時間一般可以控制在15~30min左右,這一時間長度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認知特征。另外,教師可以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與練習,例如,病房患者需要留置尿管的操作并將其錄制后制作成微課視頻,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參觀,促使學生對操作流程形成準確且深入的認知,期間可以告知學生相關注意事項并在學生觀看多次之后,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期間可以由教師提供指導。在課前教師需要注重對細節問題的關注,在操作結束之后進行統一性講解,指導學生操作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以便于在后續操作中及時進行糾正改善。
2.2 課中應用
臨床護理教學的內容比較多,不同內容之間還具備比較明顯的關聯性特征,在課堂教學方面存在多樣以及繁雜的特征,部分課程要求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相關的技術與基礎知識,但是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并不能有效地適應所有學生,在講解方面也存在缺乏個體化的特征,很難保障所有學生都可以聽懂、掌握[7]。對此,為了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微課的應用,借助微課視頻一方面可以促使理論知識簡單化、形象化,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將知識細化處理,將細化好的知識制作成不同的微課視頻,并以視頻作為載體,結合知識點進行重點性講解,通過微課可以促使學生掌握相應的技能,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思維中形成一個操作的定向,將復雜且枯燥的課程變得更加形象,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綜合質量。
在課堂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對相關的操作以情景化視頻進行展示,期間對視頻當中的操作信息進行點評與分析。在學生提出疑問之后應當及時進行解答,幫助學生有效地消化知識,并牢固掌握相關知識點[8]。在微課教學之后,教師可以促使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盡可能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總結操作期間存在的各種問題,并提供相關指導,其目的在于促使學生借助微課學習,明確自己操作中的不足以及對知識的偏差理解,為后續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在微課學習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對知識進行體會與評價,并為后續學生的獨立學習提供良好條件。
2.3 課后應用
在課堂教學期間講解知識點并演示實踐操作之后教學任務并沒有結束,課堂之后的回顧和練習也非常重要。微課本身具備短小精悍的特征,其可以借助反復觀看的方式實現對內容的理解。對此,在課堂教學之后,教師也可以借助微課對課堂內容進行回顧,特別是對于基礎能力相對比較薄弱的學生,可以在課堂之后反復觀看并分析微課視頻資料實現自我練習[9-10]。教師可以基于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反應以及教學期間的信息反饋等作為參考,制定詳細的課后教學設計,總結課堂內容設計課后練習,促使學生可以突出、針對的方式學習。另外,教師也可以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制定課后拓展訓練,例如康復訓練方法,促使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并達到個體化的成長。
在課堂教學之后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視頻進行拓展性教學,學生需要圍繞著臨床實踐過程,強化自身的操作能力,并實現對視頻內容的深刻理解與記憶,提高自身的專業實踐性能力。在臨床實踐操作期間可以對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作為重點,學生可以應用課余時間對相關的視頻進行反復觀看,強化記憶以免在今后崗位實踐操作中出現問題或失誤。伴隨著信息化時代的持續性發展,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也在不斷地創新,臨床護理專業的教師也需要基于臨床發展不斷提高對自身的要求,跟隨臨床護理專業的基本發展趨勢不斷地學習與掌握各種先進臨床知識與經驗,并有效應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性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另外,教師還需要不斷地參與教學方面的培訓以及交流溝通,通過與其他優秀臨床教育者的教學方式、理念的討論交流,提高自身的教學專業水平,從而推動臨床護理專業教學質量持續穩定提升[11-12]。
3? 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在護理教學中具備比較突出的教學價值,其核心作用在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性能力以及獨立思維思考能力。微課的應用不僅可以實現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還可以幫助學生準確理解各種學科專業知識重難點,可以促使學生達到相互協作、相互推動的學習效果。但是,微課的應用也具備一定的缺陷與不足,教育者需要基于教學任務、內容,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微課實現輔助性教學,從根本上提高臨床護理專業教學成效與綜合質量。
參考文獻
[1] 龍玲,胡秀娟,周小珍,等.微課教學在腫瘤內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醫學美學美容,2019,28(2):190-191.
[2] 董丹,公屏,王貽兵.微課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應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 ? 21(14):144-145.
[3] 孫蘇穎.微課結合傳統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當代護士:專科版,2020,27(3):175-177.
[4] 歐曉琳,李巧萍,黎小霞,等.Sandwich模式下微課聯合情景法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31):24-27.
[5] 王婷.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 ? (15):190-191.
[6] 李淑民,韋榕颯,廖金蓮,等.BOPPPS教學模式聯合微課在放療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臨床護理,2020,12(1):47-49,52.
[7] 殷欣,王宇嬌,鐘瑭盛,等.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線教學模式在護理學專碩研究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20,10(4):13-18.
[8] 唐艷妮,梁菁,韋海滔,等.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10):193-194.
[9] 顏玲琴.微課與思維導圖相結合在《基礎護理學》護理操作教學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 ? (23):4256-4259.
[10] 秦永亭,李廣智,丁世騰,等.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高職護理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C].第七屆全國解剖學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2019.
[11] 夏莘,王依貴,陳愛軍,等.微課結合傳統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重慶醫學,2017(16):2299-2301.
[12] 吳麗艷.微課在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高教探索,2017(S1):84-8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