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隨著國家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日漸加快,農村道路建設與綠化工程相關的項目也逐漸增多。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綠化工程與道路建設是兩項十分重要的建設項目,協調好兩者在建設過程中的問題,才能順利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確保新農村建設質量。本文主要對新農村道路建設與綠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和措施,希望能夠促進我國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進步。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綠化建設;農村道路;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S731.7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村地區的建設與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國家的綜合國力,關注農村地區的發展,做好新農村建設,既是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道路建設是鄉村發展的頭等大事,道路建設水直接影響著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良好的交通體系是改善農村經濟發展水平,連接鄉村與城市的重要橋梁。另外,農村綠化工程也是鄉村建設發展的重要項目,農村的綠化建設水平不僅直接關系到居民的生活條件,而且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建設符合新農村建設發展的綠化工程才能切實推動新農村的建設發展。當前,新農村建設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一些地區的道路建設不完善、不合理;另一方面,一些鄉村的綠化面積不足,綠化效果不好,景觀綠化缺乏新意。此外,一些鄉村的道路建設與綠化工程科學合理分配,在建設過程中存在沖突,這些問題極大影響了新農村的建設發展。
1 新農村道路景觀與綠化設計的重要性
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可持續發展是我國重要的發展方針,做好新農村建設工作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舉措。新農村的道路建設與綠化工程建設是保障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和生活提高的重要舉措,做好新農村建設是開創美麗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
(1)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逐漸增加,完備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表現,而且會直接影響居民的生活體驗。健全的道路系統是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框架。通常來說,鄉村道路包括農田道路、村內道路以及外部交通道路,農田道路主要用于鄉村農業生產活動以及各類農產品的運輸;村內道路連接鄉村居民交流溝通,一般包括入戶道路、次要道路和主要道路,通常村內道路是鄉村居民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道路;對外交通道路連接鄉村與其他地區,主要用于貨物運輸和人員進出,對外交通道路不僅是農村區域對外開放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鄉村發展的重要手段。
(2)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農村道路建設與綠化工程建設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手段,通過推進新農村建設不僅可以推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而且可以有效改善農村地區的居住環境,提升鄉村居民的生活質量。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出行方式日益增多,活動范圍逐漸增大,對道路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做好鄉村道路建設不僅是促進鄉村發展的必然條件,也是保障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基礎。鄉村綠化工程對于居民的生活環境具有重大影響,綠色植物不僅能夠吸收有毒氣體和空氣中的粉塵顆粒,而且能夠有效減少噪聲污染,優化環境,提升鄉村的整體風貌。綜合來看,道路建設與綠化工程設計對于體現美麗鄉村的精神風貌,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農村地區的道路建設與該區域的經歷發展速度息息相關,健全的交通體系不僅能夠推動農村地區的農業現代化建設,而且能夠幫助農村地區吸引外部投資,發掘鄉村的旅游資源,為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活力,為農村地區的剩余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促進農村地區更好更快發展。
2 農村道路和綠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農村道路發展參差不齊,欠缺整體規劃。許多農村地區的道路發展狀況存在顯著差異,通常來講,鄉縣道路路面一般為砂石路面、瀝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寬度不足六米,而鄉村道路一般為砂石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或者土質路面,寬度通常在三米以內。在鄉村道路建設過程中,不同鄉村的資源分配不同,道路的建設情況也不盡相同,許多農村地區的道路建設缺乏科學規劃,道路建設資源沒有得到合理利用。目前,在農村地區生活的居民大多為中老年人,年齡通常在五十周歲以上,農村的年輕人群向城市大量流入,實際居住人口較少,很多村莊內存在較多年久失修的房屋,一些農村地區在進行道路建設時不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強制推進道路建設工作,這就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另外,一些村莊在進行道路規劃時沒有做好排水系統設計,這不僅給道路養護工作帶來了困難,而且會造成額外的資金損耗,不利于新農村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2)農村道路養護缺失。農村的道路建設工程幫助農村地區快速增加了公路里程,但是,由于資金等各方面的限制,一些地區的道路配套設施并不完善,一些道路缺少隔離設施、交通標志線、護欄等裝置,而且很多路段沒有專業人員進行維修和養護,“重建設,輕養護”的現象普遍存在,這就大大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壽命,甚至造成一些安全隱患,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
(3)道路規劃與景觀設計不協調。一些農村地區在進行道路規劃設計時沒有協調好景觀設計和道路規劃,這也會大大阻礙鄉村的建設發展。一方面,一些鄉村在建設過程中注重基礎設施建設,過分強調道路建設,而忽視綠化建設,這種方式會嚴重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損害了鄉村原有的田園風光。另一方面,一些鄉村建設在進行綠化設計過程中沒有結合道路建設規劃,在一些交通要道、生產道路、集市等位置進行綠化施工,這就會大大降低綠化效果,造成建設資源的浪費。此外,一些鄉村地區在進行道路建設過程中不考慮鄉村原本的綠化情況,將一些能夠合理利用的綠色植物鏟除后重新進行綠化建設,這就會增加鄉村綠化工程的工作量,不利于鄉村建設的高效進行。
(4)缺乏景觀價值。農村地區在進行道路建設和綠化工程時沒有充分協調好各工作之間的關系,道路綠化沒有體現出景觀價值。一方面,許多道路的綠化程度較低,綠化風格缺乏新意,綠色植物的排布不合理;另一方面道路自身沒有進行合理的斷面形式,一些道路缺少綠化隔離帶。此外,許多綠化工程中的綠色植物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綠色植物自身的自然美沒有得到展現,整體的道路環境缺乏美感,并且沒有進行科學的養護管理,這就會導致農村地區的綠化工作的開展效果大打折扣。
3 農村道路和綠化建設的有效措施
(1)科學合理規劃,提升景觀價值。新農村建設中的景觀綠化設計工作需要充分結合該地區的發展需求和實際狀況,根據該地區的地形地貌、發展規劃等進行全方位的總體設計,確保農村地區道路綠化設施建設工作符合鄉村的發展需求,能夠獲得廣大群眾的認可與支持。農村地區的道路景觀一般層次簡單,種類減少。農村地區在進行綠化建設時應該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盡可能保留原本的物種框架,這樣能夠最大程度上保證綠化工程的有效性和科學性。此外,利用原有植被進行綠化建設可以大大節約建設成本,提升新農村建設的整體質量。
(2)綜合多方考慮,完善景觀設施。農村道路景觀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其中一環,在建設過程中,有關部門應當綜合考慮其他方面,統籌監督公共設施建設、經濟開發、景觀設計等工作,確保道路建設與綠化工程都能完美貼合其他項目的建設開發。在進行道路景觀設計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計添加路障、垃圾桶、標牌系統、藝術景觀、路燈、座椅、花壇、雕塑等,通過合理規劃這些景觀元素,能夠在確保道路景觀美觀的前提下增強其實用性,打造良好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科學完善和優化道路景觀,提高美麗鄉村建設質量。
(3)加大資金整合。新農村建設發展離不開充足的支持,道路建設與綠化工程建設是解決“三農”問題、推動農村地區發展的有效措施,政府部門在進行鄉村建設時應當科學分配建設資金,確保道路景觀建設質量。在進行新農村建設工作時應當突出重點,將優勢資源集中在重點項目上,全面優化資金配置,充分考察當地實際狀況,征詢農村居民的個體意見,結合當地實情制定最佳的規劃方案,最大程度上減少資源浪費,推動農村地區的建設發展。
(4)多方面促進道路發揮作用。農村地區的交通系統不僅是日常生活中必備的基礎設施,而且是農村地區經濟騰飛的重要支撐。良好的道路建設能夠加強農村與農村之間、農村與城市之間的交流和聯系。道路建設是為了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給農村地區創造致富機會,政府應當積極發揮道路建設的作用,推動農村地區發展進步。
(5)提高新農村綠化成功率和加強養護。農村綠化工程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生態狀況,展現當地風土人情。在進行規劃設計時,建設單位不僅要考察當地的氣候環境和物種分布選擇合適的植被種類,而且要綜合考慮后期的養護管理工作,確保綠化的成功率,延長綠化工程的使用壽命。新農村綠化建設并非一次性工程,建設任務要考慮到后期的養護難度,一方面,選取的植被不僅要滿足美觀要求,還應當適宜當地的氣候環境,保證栽種的成活率,減少建設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政府應該預留相應的養護資金,建設專業的養護管理隊伍,提前與林業部門、村委會、園林部門等單位做好溝通和交流,制定科學的病蟲防治、植被維護計劃,深入落實綠化工程管理養護工作,確保鄉村綠化工程的實施效果。
4 結束語
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新農村建設工作也會逐漸加快腳步,做好農村地區的發展建設既是人民大眾的希冀,也是國家發展的必然。農村地區的道路建設和綠化設計是鄉村建設中的重大工程,該項工程的建設水平不僅體現著一個地區的發展水平,而且事關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既是一項國家大計,也是一項民生大事,切實解決好農村道路和綠化建設存在的問題,才能確保美麗鄉村建設任務的順利開展,推動我國農村地區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王驥甜,吳戀.淺談農村綠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家科技,2018(12):161.
[2]邵長根.農村道路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信息周刊,2019(40):1.
[3]劉健.鄉村綠化美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農家參謀,2019(11):5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