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柯娟
摘 要:本文在分析技工院校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和世界技能大賽對技能人才培養作用的基礎上,提出在信息類專業進行有效的世界技能大賽成果轉化的路徑和方法以及世界技能大賽成果轉化應用的人才培養效果評價方法,以提高技工院校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
關鍵詞:世界技能大賽成果轉化 技工院校 人才培養
世界技能大賽在中國掀起了職業技術教育改革的熱潮,特別是中國在第44屆、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取得了獲金牌第一、獲獎牌總數第一的好成績之后,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掀起了向世界技能大賽看齊的教學改革思潮。如何借鑒世界技能大賽的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優化我國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是當前各技工院校關注的一個熱點。
一、技工院校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一)授課內容陳舊
技工院校信息類專業普遍存在課程內容較為陳舊的情況,基本沒能跟上信息技術最新的發展。比如Windows server已經到了2019 datacenter版本了,技工院校還在教授Windows server 2003,其操作系統的模式、技術特點已經發生了質的飛躍。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師生時間、精力及教育資源的浪費。
(二)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好
部分技工院校的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較差,同時生源數量巨大,教師資源緊缺,教學投入資源相對較少,導致整體教學效率比較低。
技工院校的專業特點是對動手能力要求比較高,但信息類專業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基礎理論,學生沒有理論知識的支撐,無法解決實際生產中的問題。一部分技工院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太重視理論學習,加之基礎不牢固,缺乏好的學習方法,當遇到學習困難時無法解決,最終的結果是學習效率低下,效果欠佳。
(三)師資技術能力缺乏
由于收入差異的問題,信息類專業的人才大多集中在一線企業,導致技工院校信息類專業師資的缺口較大。同時技工院校信息類專業教師與一線企業的技術對接較少,技術能力相對較弱,在這種情況下,2到3年之后,技工院校信息類專業的教學就基本脫離了信息技術發展的新潮流,這也是技工院校信息類專業師資技術能力普遍較低的一個主要原因。
(四)綜合能力培養不夠
由于信息類專業都基于龐大的信息系統基礎平臺,學生需要掌握相關的理論體系知識和原理,而技工教育受本身特點所限,對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夠。比如學生在英語的閱讀理解、信息技術類的系統原理等方面比較薄弱,而信息類專業學生接觸到的資料和工具都以英文為主,這給很多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障礙。
二、世界技能大賽的優勢分析
(一)技術最新前沿
世界技能大賽各項目所涉及的技術,都是各職業工種、各行業最新的技術,當一個工種(或比賽項目)所涉及的行業出現了新的技術且其應用基本穩定,該項技術就有可能出現在賽場上。
以網絡系統管理項目為例,當云計算、虛擬化技術出現后,網絡系統管理在第41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就啟用了虛擬化技術,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就全面啟用了虛擬化,其比賽的環境全部架構在虛擬服務器上。
(二)比賽任務來自真實工作崗位
世界技能大賽所有的比賽模塊內容,都來自對應工種的一線工作崗位任務,任務來自真實工作崗位并且比賽采用模塊化設計,每個模塊都是一個獨立的工作任務。
比如電子技術項目電路設計的模塊,就是以一個行業實際應用的最新電路板作為背景,在此基礎上要求選手完成相應的電路板設計、焊接、測試等比賽內容。網絡系統管理項目則是各種系統的實際應用設計與功能實現、測試,如網絡設備、Linux操作系統、Windows操作系統等獨立環境下信息系統的組網、信息化功能的設計與實現,最后完成測試和系統排錯。這些不但體現了模塊化設計的特性,還體現了完整的工作過程特性并保持與行業企業一線的對接。
(三)工程項目的完整性
世界技能大賽各比賽項目的各模塊的選取,都充分體現了工程項目的完整性,都包含了目標任務的整個工作過程,即設計、設備選型(確定設備的材料和數量)、實現、測試、排錯和檢測等。
比如世界技能大賽美容項目模塊提出對一些發型的裁剪要求,但給予各位選手的模特不是統一的塑膠模型(假人),而是不同人種、年齡的志愿者。選手需要根據自己分配到的不同模特的年齡、膚色、體型、胖瘦、衣著打扮來進行綜合設計,設計完后進行發型裁剪,最終的目標是要達到與模特的實際情況較好的匹配,體現工作過程的完整性。
(四)過程導向與結果導向
世界技能大賽的評分標準充分體現了工作過程的完整性,評分導向主要體現為工作過程評分和工作結果評分。其中工作過程評分主要是考核選手在工作過程中是否遵循了安全規則、動作流程是否標準合規、工作環境是否整潔等,工作結果評分則是考核選手的目標任務達標情況,即是否能達到目標任務的功能要求和產品的精度要求。
評分的形式主要表現為主觀評分(評價評分)和客觀評分(測量評分)。主觀評分通常是對定性的評分點進行評分(不可測量的評分點),通常由3個裁判進行評分,給分的范圍為0~3分,任何兩個裁判之間的打分差不能超過1分,如果超過了需要說明理由并進行重新打分。客觀評分一般是由3個裁判按照評分標準的要求一起完成評分工作。評分過程中裁判必須對自己的選手進行回避。
(五)綜合能力的培養
世界技能大賽各項目內容都具備了工作的完整性,評分體現了工作的過程性,同時包含了項目的整體過程(需求分析、設計、實施和實現、測試、錯誤排除等),所以對選手的要求比較全面,選手必須具備各方面的綜合能力,這其中包含了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含書面表達能力)。當然,最后重點培養的是其技術能力,而技術能力的培養又需要綜合能力的支撐。所以在培養世界技能大賽選手時,一定要有整體的培養方案,包括對選手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質的培養,重點是對其專業技能的訓練和培養。
三、世界技能大賽成果轉化的方式
國內各技工院校都在啟動世界技能大賽成果轉化的工作,世界技能大賽成果轉化必須基于各項目的特點、基于一定的方法和流程進行。
(一)單點技術活頁化
所有信息類的世界技能大賽項目,都是以一定的國際認證水平為基礎,而這些技術認證都是以技術點為基礎,所以成果轉化可以從單點技術開始。
單點技術可以用活頁的形式來完成建設工作,按照活頁標準的格式,把職業工種(世界技能大賽項目)的相關技術點都做成活頁,作為學生專業能力訓練的基礎,為全面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打基礎。
(二)綜合技術融于項目案例
在活頁化的成果轉化基礎上,進行綜合化項目案例的建設,把企業一線的實際項目融入教學,把單點的技術融合到綜合化的項目中,按照企業項目實施過程,組織項目材料,完成綜合項目案例的編制工作。特別是世界技能大賽比賽的模塊案例,可以作為綜合案例的經典,世界技能大賽比賽的模塊案例也都來源于企業一線的實際項目。
綜合項目案例的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專業技能和項目工作能力,為適應企業一線的項目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滿足一線項目工作對學生的能力需求。
(三)世界技能大賽選手訓練過程全記錄分析
世界技能大賽選手訓練過程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要培養一個世界級的選手,需要經過2到3年時間的專業訓練,亞洲其他國家一般都是用4到5年來培養,國內很多項目起步比較晚,訓練的時間基本也在2年以上,比較成熟的項目訓練的時間都在3年以上。
選手訓練過程的完整記錄能分析和判斷出選手對于各知識、技能學習的適應情況,比如哪些內容較難掌握,哪些技術點容易出現失誤。有了詳細的記錄和數據分析,就可以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把握好技術點學習的特點,以達到學生培養的最佳效果。
(四)賽教結合,以賽促教
結合世界技能大賽成果轉化的實際教學,可以很快提升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但要想達到更好的效果,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的進度開展一系列的競賽活動。技工院校可以鼓勵學生參加班級、年級、二級學院、學校、市級、省級、國家級的競賽活動。通過層層的選拔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促進學生提高技能水平,提升整體教學的效果,提高人才培養的效能,最終實現“賽教結合、以賽促教”。
四、世界技能大賽成果的應用評價
(一)人才培養目標確定與考核
技工院校的人才培養制訂了完備的人才培養方案和人才培養目標。但真正到實施的時候,卻沒有對人才培養的結果進行評測,缺乏具體量化的指標及完成度。參照世界技能大賽的評測來看,可以把各方面的能力、技能通過量化的形式進行評測,通過評測來確定人才培養的效果及人才培養目標的完成度。
(二)技能等級證書考核
學生在入職之前必須達到一定的技能目標水平,體現這一技能水平的方式就是考取對應的技能等級證書。考取的證書水平越高,獲取的人數比例越大,能直觀反映教學的質量也就越高,培養學生的技能水平也就越高。
(三)學生競賽參與度與競賽成績分析
筆者通過統計學生參加技能競賽的參與度和獲獎率來分析教學和人才培養的效果。班級參加技能競賽的人員比例越高、獲獎率越大,獲大獎的情況能以一定的概率出現,那么說明這個班級的教學是非常成功的。當然,這個必須和具體情況結合來分析。但從整體來說,一個院校、一個專業在一段時間內的獲獎情況在某種程度上能直觀反映教學水平的變化。
近年來,筆者所在院校通過實施世界技能大賽成果轉化,將世界技能大賽理念、知識體系、評價考核方法應用于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安徽省選拔賽中,筆者所在學院10個世界技能大賽項目被安徽省人社廳確定為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安徽省集訓基地,5名教師獲批擔任全省技術指導專家組組長,16名選手入選省集訓隊,7名選手獲得世界技能大賽6個項目的全省第一名,代表安徽省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
參考文獻:
[1]羅旋,田鈞.基于世界技能大賽測試項目文件開發信息類專業英語教材的可行性研究——以商務軟件解決方案項目世賽成果轉化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3).
[2]孫興偉.抓好世賽成果轉化 推動技工教育發展——廣東省以技能大賽的旗幟引領技工教育[J].職業,2017(1).
[3]謝冠懷.立足基礎 企業標準 接軌世界——論世界技能大賽網站設計(Web Design)項目成果轉化暨《HTML5+CSS3網頁制作》一體化課程改革[J].教育前沿,2016(4).
(作者單位:阜陽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