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研究引領北京市某城鄉結合部地區一所初中校七年級(3)班的學生實施PAD課堂與拋錨式教學模式相結合的學習模式,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采用聽說測試及學生調查問卷來獲取實驗數據,通過比對分析得出結論:Pad課堂與拋錨式教學模式有效結合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關鍵詞】PAD教學;拋錨式;英語聽說
【作者簡介】宋佳栗(1981.12-),女,北京平谷人,北京市昌平區第一中學,一級教師,碩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聽說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初中畢業生英語“聽”的五級水平: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談話,并能從中提取信息和觀點;能借助語境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能聽懂接近自然語速的故事和敘述,理解故事的因果關系。“說”的五級水平:能就簡單的話題提供信息,表達簡單的觀點和意見,參與討論;能與他人溝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務;能在口頭表達中進行適當的自我修正。
因此,目前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且無法支持學生個性化的內化吸收。
二、文獻綜述
1.PAD課堂。PAD課堂是在教師的講授和師生交流、生生討論之間插入一個心理學中的內化環節,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消化吸收之后,有備而來地參與課堂交流,可以把講授與交流在時間上錯開,讓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消化時間,進行個性化的內化吸收。
2.拋錨式教學模式。拋錨式教學模式就是教師設置真實的語言情景,拋出問題之錨,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產生新的問題之錨,教師再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認知和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
三、Pad課堂與拋錨式教學模式有效結合的實驗研究
1.研究假設。為了證明Pad課堂與拋錨式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方式在聽說教學中的有效作用,本研究采用對比實驗法。本次實驗的假設為:在城鄉結合部地區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中,在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習慣方面采用PAD課堂與拋錨式教學模式有效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提升。
2.實驗對象。本實驗的研究對象是北京市某城鄉結合部地區的一所初中校的七(3)班的35名學生。實驗經過聽說前測,中測和后測,及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現狀調查問卷的前測和中測,來分析學生在Pad課堂與拋錨式教學模式的有效結合的課堂中聽說能力的情況,從而多元論證PAD課堂及拋錨式教學模式的有效性及本研究的假設。
3.實驗過程。
(1)前測。2020年9月1日,七(3)班學生進行英語聽說能力現狀調查問卷的前測。9月2日,學校組織七年級學生進行英語聽說能力測試,學校老師精心出卷,統考統閱,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是學校里很有權威的考試之一。題型同北京市中考。
(2)實驗過程。以北師大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4 “Interests and Skills” Lesson 11 “A Skills Survey”為例,說明如何在PAD課堂應用拋錨式教學模式來提升學生英語聽說能力。
1)教學目標:
Knowledge Aims: By the end of the class,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understand the new words: skill, survey, personal information, draw, paint, act, language, etc.
Ability Aims: By the end of the class,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①develop their basic listening skills like spotting details, predicting and taking notes.
②develop the following specific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making a survey and presenting) results based on the precious listening. (教學重點)
③express their own opinions based on the skills survey and come up with their own survey with question words. (教學難點)
Moral Aims: By the end of the class,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cultivate a critical thinking on how to make a survey.
2)具體課堂教學過程如下:
聽前—導入:
①利用Pad上的銳學堂向學生推送關于skills的圖片,學生猜測詞意。
②師生問答:What can you do? Are you good at...?
③利用Pad上的銳學堂向學生推送他們以前做過的survey的圖片,學生猜測詞意。
④學生通過Pad上的銳學堂單選題,選擇survey的意思。
聽前—觀察調查問卷:
①學生根據教師Pad投屏展示的Skills Survey的圖片,詢問此調查問卷的標題及構成。
②教師引導學生手動劃線,將各調查部分與圖片進行匹配。
聽中:
①教師通過pad推送音頻,學生接收。
②學生根據自己的學情,反復聽整個音頻或某段音頻并完成調查問卷的填寫。
③學生聽后,將填寫結果拍照上傳,通過互評檢驗自學,提升學習質量。
④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完成額外的聽力任務。
聽后:
①學生依據調查問卷介紹Tom Chen。
②學生跟讀對話,仔細揣摩如何使對話變得真實自然并做出標注。
③學生將標注結果拍照上傳,通過互評檢驗自學,提升學習質量。
④學生兩人一組模擬課本對話。
⑤學生通過教師的投屏內容總結如何進行特殊疑問句的提問,教師手動在Pad上畫出關鍵部分并投屏。
⑥學生通過投屏,根據答語進行特殊疑問句的提問。如學生提問效果不佳,教師可以輔助在Pad上畫出關鍵詞。
⑦學生設計調查問卷并基于此調查問卷提問。為迎接新年,我校將于2020年12月31日舉辦聯歡活動,現在我班需要一份節目意向調查問卷,內容包含節目名稱、才藝類型、表演時長等,以此確定本班參加活動的學生。你能幫助老師設計此調查問卷嗎?要求:學生四人一組,根據教師的提示信息,完成元旦慶祝調查問卷的設計。學生完成后,拍照上傳(學生通過互評檢驗自學,提升學習質量)。學生依據自己的調查問卷進行對話練習。
3)中測及后測。2020年10月20日和12月17日,學校兩次組織七年級學生進行英語聽說能力測試,學校老師精心出卷,統考統閱,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是學校里很有權威的考試之一。題型同前測。12月16日,七(3)班學生進行英語聽說能力現狀的調查問卷的后測。
四、結果與討論
1.三次聽說測試成績比較。
三次測試成績情況如下:
通過學生聽說前測,中測及后測的結果可以看出,本班三次測試的平均分分別為30.34,33和34.83;在前測和中測中得滿分的人數都為0人,后測為8人;前測,中測及后測的優秀率分別為37.14%, 62.86%和82.86%;前測,中測及后測的及格率分別為85.71%,91.43%和94.29%。
因此,通過英語聽力測試結果可知,PAD課堂與拋錨式教學模式有效結合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2.學生兩次調查問卷結果的分析:通過分析學生的調查問卷結果可知,在前測和后測中選擇“課堂上,大部分時間我能和我總是能積極主動跟著老師進行聽說練習”的人數百分比分別為77.14%和85.71%;選擇“在課堂上,大部分時間我能和我總是能夠得到充分的英語聽說練習機會”的人數百分比分別是65.71%和82.86%……
因此,通過學生的調查問卷結果可知,PAD課堂與拋錨式教學模式有效結合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綜上所述,無論從學生的聽說測試成績來看還是從學生的聽說現狀調查問卷的結果來看,均可以得知:在城鄉結合部地區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中,在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習慣方面采用PAD課堂與拋錨式教學模式有效結合能夠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提升;即本研究的假設成立。
五、實驗的局限性
首先,本實驗是在北京市某所城鄉結合部的初中學校進行的,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聽說能力參差不齊。第二,實驗時間比較短。第三,研究的測試試卷只涉北京中考題型。所以,PAD課堂與拋錨式教學模式的有效結合提升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方法,還值得我們做進一步地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張芳紅.PAD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J].甘肅高師學報,2017(4):54-56.
[3]龔淼.拋錨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20(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