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英語教學的重點越來越向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傾斜。在這種背景下,廣大英語教師需要從培育學生綜合素質的角度出發,緊緊把握“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利用科學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與表達能力,將新課改的目標與要求落到實處,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本文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深入分析,并就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簡單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作者簡介】馮紅萍(1968.07.28-),女,甘肅慶陽寧縣人,甘肅省慶陽市寧縣春榮初級中學,英語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語。
前言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推動社會的進步和學生的全面發展,當前教育教學理念正處于不斷改革與創新之中。英語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也是學生日后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與工作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學生的生理及心理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想要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唯有針對當前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改變傳統枯燥的教學氛圍,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們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增強主動學習的意愿,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為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奠定基礎。
一、影響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因素
1. 受落后的教學模式影響。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在生產生活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英語已經成為時代高速發展態勢下,高素質人才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所以,當前各級學校對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英語教學理念與方法也得到不斷改進與提升。然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初中英語教學質量不盡人意。
落后的教學模式是影響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毫無疑問,當前無論是社會的大環境,還是學生的思維與行為習慣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初中英語教學模式還是以老師教學為主,學生只是接受灌輸,在此情形下,無論是教學的氛圍,還是學生的參與意愿都無法有效調動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自然會大大下降。加之初中英語學習的難度增加,尤其在英語測試中,會有大量的閱讀理解題、六選五判斷題,這就對學生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如果沒有高效的課堂教學,學生是無法有效掌握這些知識的。而且在課堂上,學生缺乏有效的互動和參與。尤其是英語口語教學,學生開口表達的機會少,久而久之,學的只是啞巴英語,學生羞于表達,課堂還是老師一個人的舞臺,這就導致教學的有效性無法保障。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學模式缺乏新意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英語教學的質量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2. 英語教師隊伍綜合能力參差不齊。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與教師隊伍的素質水平息息相關,初中生尚處在英語的初級學習階段,而好的引導方式顯然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自主性與學習動機。當前,初中英語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問題,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對于新手教師而言,雖然工作干勁與熱情都十分充足,但是教學實踐經驗不足,無法很好地結合教學目標與要求,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思維行為特征相統一起來,往往會造成課堂上老師與學生出現脫節。而對于一些教學經驗較為豐富的教師來說,其觀念與方法沒能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更新,其觀念落后,教學方法的創新性不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學設計不夠新穎,還是按部就班地進行,而且老師多會從自身習慣出發,以過往經驗或已經教學的知識點來對相關內容進行講解,而班上學生的能力水平有一定的差異,有些學生基礎好,理解能力強,能夠快速領會和理解老師講解的內容。而某些學生基礎較為薄弱,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前面學過的知識已經遺忘,導致對現有知識無法很好地理解和吸收,課堂上往往聽個一知半解,而老師為了趕教學進度還是按照一貫的速度進行教學,只是要求學生對重點詞匯、短語、搭配定律等進行背誦與牢記,忽略了學生對具體問題的理解程度,灌輸性教學模式仍然明顯,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3. 缺乏高質量的課堂教學評價。盡管課堂評價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而且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堂教學評價得到廣泛應用,但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作還存在一定的不足與問題。一是應試教育的影響仍然較深,在教學目標上還是將學生成績作為課堂教學質量的重點評價標準之一,以成績為評價標準來衡量教學方案的優劣,而忽略了教學過程中學情的變化,忽視了對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學生間的深度交流、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啟發以及創造能力的培養等多個方面的綜合評價;二是對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價以量化評價為主,對于定性評價研究的應用極少,這就使得評價過程單一化,而且課堂評價的方式以及范圍不夠廣泛和全面,相應地,所獲得的評價內容隨之減少,使得課堂評價的效用未能充分發揮出來。過于強調和重視教學技巧,比如試題設計、試卷講評等,而忽視了被教育者的實際反饋,如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吸收程度以及對知識的應用與輸出能力,這就使得評價活動具有極強的單向性和局限性,不僅缺乏全面的、客觀的評價結果,也不利于學生持續學習、深度學習的開展。
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1. 轉變觀念,創新教學模式。為了更好地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與質量,需要緊隨時代發展步伐,以及學生思維模式與行為習慣的轉變特征,結合素質教育的具體要求,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比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選擇性地引入一些英文影視資源,一方面可以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有更為新穎的體驗,同時英文影視資源匯聚了全球不同地區所獨特的影視文化,表現出不同的文化內涵,這都是寶貴的文化教育內容,可以更好地豐富英語教學元素,同時開拓學生的視野。英文影視資源中會有許多對話,以及對一些社會生活、物品等的介紹與描述,這些內容都是教材上所沒有的,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代入感,一些情與理的片段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其精神得到藝術的滋養。在觀影活動之后,還可以通過談感受、寫影評,切實提升學生的英文表達與應用能力。
2. 加強互動,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打造高效英語課堂的前提是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讓學生主動參與才能實現教學的無限可能。基于不同學生的特點,教育工作者要發揮自身的親和力與感染力,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給學生創造參與的有利條件,創造交流的話題與平臺,營造良好的交流的氛圍,讓學生就所學、所見、所思、所想進行充分的互動與交流,老師再根據互動過程來判斷學情的變化,并給予恰當的引導,使得互動與交流更加深入,讓學生們在互動中體驗到樂趣與滿足感,從而更愿意接受和配合以后的教學活動,比如英語小組競賽活動、課堂搶答活動等,以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提升學生的參與意愿。
3. 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相比小學而言,初中英語涉及語法運用、寫作表達、理解、完形填空等方面的學習內容,經過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習,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差異化已經較為明顯。對于某些課堂教學內容,基礎好的學生已經有了充分的了解,而基礎薄弱的學生有可能還不能很好地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基于此,通過分層教學一方面可以使基礎好、邏輯能力強的學生得到更好地提升,另一方面通過穩固基礎、逐步提升的方法來提升基礎薄弱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這就打破了共性教育的局限性,使得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興趣都能夠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在具體的分層教學實施中,通過問答分層來強調學生的共同參與,根據題目的難易程度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回答,以加強課堂互動與師生交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通過作業分層,以不同難度的作業照顧學生的能力和信心,避免吃不飽、消化不了的現象發生;通過測評分層來照顧學生心理,不同能力范圍的學生應用不同層次的試卷,既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信息化、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逆轉,世界范圍內的交流互通機會越來越多,無論是個人的社交,還是生活、工作,良好的英語能力都是個人的重要加分項。英語作為初中階段的重要科目,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快速發展背景下對人才所提出的高標準要求。因此,作為英語教育工作者,要積極地擁抱時代的發展變化,與時俱進地更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法。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不斷應用科學的教學模式來打造高效課堂,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充分激發學生的表現欲與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實踐興趣和實踐能力,切實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質量,為其日后更好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知識能量。
參考文獻:
[1]杜蕊伶,田龍菊,丁蘋蘋,陳正琴.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0(11):35.
[2]陳徐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策略研究[J].新東方英語:中學版,2020(8):138.
[3]陶建華.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2020(1):130.
[4]姚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20(20):52.
[5]林家花.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2020(1):130.
[6]趙飛.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情景創設的策略研究[J].教學與管理,2020(1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