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
摘要:語文組塊教學是將零星的教學內容整合成有序的實踐板塊,進而實現多個教學目標的統一達成,這已成為新一輪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改革的導向。本文把組塊教學的方式移入到小學作文教學過程,通過組塊教學推動作文教學改革,促進兒童言語智能的充分發展,從而提高作文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語文組塊教學;小學作文;運用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教師應挖掘兒童發展的潛能,創造順應人的天性(天賦)的教育,讓每個學生得到自由充分的發展,從而實現人的生命價值。特級教師薛法根提出的語文組塊教學模式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的新的提供了新思路,組塊教學能充分發展兒童的言語智能,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下面,就我的教學實踐,談談關于組塊教學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組塊教學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組塊教學是以言語交際功能為主線,將散亂的教學內容整合成有序的實踐板塊,促進兒童言語智能的充分發展。組塊教學中的整合實踐活動是以現有教材為依托,在課堂教學中形成一個以讀寫為主的一體化訓練序列,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例如,我兩次組織學生去金沙江邊的同一個主題公園游覽,然后讓學生開展兩次地寫話活動。老師設計了問題,開啟學生說寫的潛能。
教師問:“今天老師請同學們去公園游覽一下,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學生:“樹林、竹林、鳥兒、蜜蜂、蝴蝶、荷花……”教師接著問:“請同學們一定要帶著眼睛看和耳朵聽。如:你看到了怎樣的鳥兒,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發出了怎樣的聲音?”教師又問:“同一個公園,同一個地方,哪一次游覽更有意思?”學生答:“我覺得第二次去更有意思。因為有聲有色,讓我看得心滿意足,聽得心曠神怡。”
教師接著讓同學們把第二次逛公園看到的和聽到的寫下來,同時,跟學生講清楚,不要全寫,要有選擇地寫,特別喜歡的寫具體些。只要寫得有聲有色的是合格的;如果寫得比較具體,比較通順,就是優秀的。通過師生的交流和對話,引導學生們進行觀察和探究,有效解決了學生在寫作中不知道寫什么的難題。這樣一個探究性的語文學習活動板塊,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將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轉化為探索、建構的過程,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二、利用組塊教學把學生的經驗作為寫作新起點
組塊教學中我們要重組教學內容,關鍵是以語文問題解決為核心的內容板塊。作文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提取學生面臨的各類語文生活問題,并以問題解決為“內核”,選擇相應的語文解決策略,設計成適合學生實踐運用事物內容板塊,才能形成“生本化”的教學內容。
例如,我在讓學生寫《風》的片段時,通過設問開展組塊教學。教師問:“我們要練習寫一個片段,題目是《風》。”學生面帶疑惑,他們可能感覺有點兒困難,因為風看不見,摸不著,怎么寫呀?為了點撥解除學生的困惑,開啟學生思維,教師緊接著問:“你能用一些熟悉的物體來表現風在動的現象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舉手回答:“紅旗在飄動;小草在點頭;裙子和頭發飄起來;柳樹的枝條飄起來……”
接著教師創設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風的存在和變化。教師問:“誰愿意通過你的表演讓同學們發現,風藏在哪兒?”同學告訴其他同學要認真觀察,積極思考。于是學生開始表演,一個學生拿著一個紙風車,跑起來,風車“嘩嘩……”地轉起來。另一個學生拿著紅領巾來回地奔跑,鮮艷的紅領巾隨風擺起來……
教師緊接著引導:“同學們都找到了身邊的風,別的地方呢?你找得到嗎?”學生答:“風箏在天上飛,波光粼粼的水面,秋天到了,金黃的樹葉從空中飄落下來……”
然后讓學生小組討論后,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寫下來。
其次展示學生所寫的作文片段:學生甲: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夜,我躺在床上,聽得見大風猛烈地刮著,還有枯枝斷裂落地的聲音,這些聲音交匯在一起,更使人感到冬天刺骨的寒冷。
學生乙:走在路上,風把我吹得快要飄起來。我弓著身子,艱難地邁著步子。風從褲縫里鉆,身上像是許多小貓的爪子搔得癢癢的。前面路口的小楊樹被風刮得東倒西歪,發出“刷刷”的響聲,好像在說:“饒命吧,饒命吧!”狂風發出尖利的嘯聲,像鐮刀一樣吹在臉上,疼痛極了。”
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讓自己感受體驗創作的過程,并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思考、反思和總結,積極有效地拓展了孩子的思維,培養了學生多角度觀察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利用組塊教學錘煉學生寫作的語言
語文教學最終發展的是學生的言語智能,即在生活現場中表現出的言語應對能力和機智。語言交際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方式,組塊教學創設的是老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組塊教學模式錘煉的正是這種言語智能。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我平時注重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訓練,要求學生做到堅持把話說完整,說一句話一定要表達出一個完整的意思,使別人聽了都能明白你說了一件什么事。為了錘煉學生的精煉語言,讓孩子自如地用自己的話語方式進行更規范地表達,要求他們不要把一個自己不理解的詞硬用在平時的說話中,做到用語準確。我還經常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學習別人精妙的語言。告訴學生在閱讀時,特地留意人家怎樣用詞、怎樣表情達意,學習作者怎樣把一句長長的語言順次地說下去,摘抄一些優美的詞句,并加以借鑒和運用。
通過組塊教學的訓練學生平時的說話和寫作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能做到中心明確,語言通順,內容充實,甚至善于通過細節描寫和多種表現手法,寫出一些鮮活的場景和豐富的人和事,讓文章靈動起來。
參考文獻:
[1] 劉琳琳.小學作文教學初探[J].黑河教育,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