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燕 鄭蔣萍
摘要:目的:分析對于癲癇患者采用親情護理模式在提升其遵醫行為和改善生活質量中的護理價值。方法:對照組為常規護理,觀察組聯合應用親情護理模式。結果:遵醫行為優良率觀察組為97.30%,對照組為86.49%,P<0.05;護理前2組的QOLIE-31生活質量評分較低P>0.05,護理后QOLIE-31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較對照組更高P<0.05。結論:對于癲癇患者采用親情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提升其遵醫行為并可改善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癲癇患者;親情護理模式;遵醫行為;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6-171-01
癲癇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腦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大腦神經細胞群出現超同步放電,進而引起發作性、反復性的腦神經功能紊亂。由于患者腦異常放電的具體位置以及擴散范圍存在差異,所以患者的癥狀表現也大有不同,比較常見的情況為短暫性的自主神經、運動、行為以及感覺等障礙[1]。以下將分析對癲癇患者通過應用親情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
1資料以及方法
1.1臨床資料
抽取2019年5月~2021年4月本院74例癲癇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齡24~73歲,均值為(40.7±0.6)歲;患病時間為1~19年,均值(6.5±0.8)年。對照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齡22~75歲,均值為(40.8±0.5)歲;患病時間為1~18年,均值(6.6±0.7)年。2組各項基礎資料具備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為常規護理,如介紹癲癇的相關知識,詳細告知日常的用藥方法和注意事項,并叮囑患者定時回院復查等;觀察組聯合應用親情護理模式,方法為:(1)構建親情護理服務小組:其主要成員有責任護士、護士長、病人家屬以及責任醫生。共同探討結合患者的性格特點以及病情狀況等,制定個體化的親情護理方案,期間由責任護士負責患者的各項護理工作開展,與此同時還可擔任患者親友的角色,鼓勵家屬共同參與。主要負責給予患者親情關懷以及日常的用藥提醒和管理工作,并陪同患者回院復診,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2)制定階段性的護理服務目標:充分結合患者的病情狀況為其制定一體化的護理方案,主要的內容包括用藥方案、患者的復診時間以及院外的隨訪時間和具體形式,并將隨訪方法等告知患者和家屬,從而爭取其理解與配合;(3)創建微信交流群:邀請患者和家屬加入到癲癇患者的微信交流群當中,可以將群名設置為“癲癇病人美好未來”等形式,并將患者備注為“某某大哥、大姐”等形式。在微信交流群中為患者推送有關于癲癇疾病的科普知識,與此同時利用微信進行提醒用藥或者復診,針對患者和家屬的疑問等及時給予解答,可在必要情況下通過線上視頻的方式介紹相關知識;(4)健康知識宣教:定期組織開展關于癲癇疾病的健康知識講座,向患者和家屬介紹癲癇疾病的發病原因、危險因素以及治療和控制方法等,并詳細向患者和家屬介紹轉移注意力并培養興趣愛好等方法,從而舒緩患者的心理壓力并改善其負性情緒;(5)日常護理:鼓勵患者進行提問,并給予耐心細致的解答,日常充分表達對患者的關愛和關心,通過與患者溝通了解其性格特征以及興趣愛好等,并充分鼓勵患者參與。
1.3評價標準
(1)評估2組患者在護理之后的遵醫行為,優:患者能夠主動配合完成各項醫囑工作,例如規律用藥、緊急就醫以及定期復查等;良:患者能夠基本完成規律用藥、緊急就醫以及定期復查等工作;差:患者經常性的出現不遵醫行為。(2)應用QOLIE-31癲癇病人生存質量量表對于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情況評估,該量表中包括擔憂發作、社會功能、情緒健康、認知功能以及精力等,分數越高表明癲癇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文中數據行SPSS22.0分析,計量資料數據標準差為(),組間數據行t檢驗,計數資料為[n(%)],組間數據行X2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遵醫行為優良率組間對比
遵醫行為優良率觀察組為97.30%,對照組為86.49%,P<0.05。
2.2 QOLIE-31生活質量評分組間對比
護理前2組的QOLIE-31生活質量評分較低P>0.05,護理后QOLIE-31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較對照組更高P<0.05。
3討論
癲癇是危害性較高的神經系統病變,在發病時引起生理認知和心理層面的障礙,患者由于擔憂癲癇突然發作容易產生自卑恐慌等負性情緒,使得生活質量下降,與此同時癲癇的病程周期較長,患者容易出現依從性下降的情況,所以需要做好癲癇患者的科學臨床護理服務,從而改善其遵醫行為并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通過運用親情護理模式給予患者親情般的關懷和溫暖,并構建親情式的護理服務小組,患者和家屬以及醫護三方協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患者的鼓勵、安慰以及用藥監督等工作[2]。
綜上所述,對于癲癇患者采用親情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提升其遵醫行為并可改善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譚文金. 心理護理干預在癲癇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 健康必讀,2020,12(29):138.
[2] 夏守麗. 護理干預對癲癇患者生活質量及負性情緒的管理效果評價研究[J]. 當代臨床醫刊,2020,33(3):25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