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焱
中圖分類號:G807.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5-046-01
摘? 要? 在國家深化教育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背景下,全面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成為了學校育人的重點目標。本文旨在闡述課間十分鐘活動的重要性,提出內容選擇的方向與實施策略,從而改變學校傳統的課間活動模式,進一步提高學生身體、智力水平,促進學校體育工作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鞏固學校文明校園創建成果。
關鍵詞? 課間十分鐘? “3S”要素? 成就達成
課間十分鐘活動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每天不低于半小時的時間里,孩子們不僅可以緩解緊張的學習氛圍,鍛煉自己的身體,同時還可以為接下來的學習作準備。它不僅能反映出一個學生在校的學習狀態,同時也能直觀地放大學校的隱性文化建設情況。
一、課間十分鐘活動內容的選擇方向概述
我們在設置課間十分鐘活動內容時需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而定。由于每所學校的場地、班級分布、學生數、教師數等各有不同,在設置課間十分鐘內容的時候不能看到別的學校哪里有亮點就“照搬照抄”。我認為,核心素養引領下課間十分鐘活動必須考慮以下的“3S”要素。
(一)Safe(安全的)
學校的一切活動必須將安全擺在第一位,課間十分鐘活動更離不開安全。其內容設置的目的在于鍛煉孩子的體魄,緩解腦力學習的疲勞。在設置活動內容時必須將其形式、方法、活動范圍、安全防范措施等因素全部考慮在內,避免發生安全事故。
(二)Simple(簡單的)
由于課間僅有十分鐘,時間短,再排除學生解決生理、學業問題等不確定因素,通?;顒訒r間僅有七至八分鐘。因此在內容的設置上不能過于復雜,學生之間相互學習、模仿、比賽的難度不宜過大,應簡單易懂。學生能通過直觀的示范或者簡單的語言表述了解活動內容,并且能夠充分達到活動效果。若是內容過于復雜,則活動有可能因為非主觀因素導致中斷或者中止。
(三)Suitable(恰當的)
因學生的年齡段、場地器材等各有不同,在設計課間十分鐘活動內容時應根據學?,F有條件,并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組織活動。例如,某年級學生的班級分布在教學區的三樓,此時就應盡量考慮設置跳繩、立定跳遠以及室內游戲等項目,而不宜考慮球類或跑動類內容,以防出現安全風險。
二、課間十分鐘活動實施方法探究
(一)強化組織領導
課間十分鐘活動的實施需要從學校的頂層設計開始,將其納入學校的發展規劃與年度工作計劃中。對學校而言,所有針對學生開展的活動都屬于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大框架下的具體內容。為落實課間十分鐘活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需健全課間十分鐘活動工作領導組,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分管德育校長與分管體育校長二人為副組長,政教處(德育處)、教務處、總務處等處室人員為成員的組織架構。同時,全體班主任、體育教師作為工作組成員負責此項工作的具體實施,分年級、班級開展活動,分工明確、職責清楚,做到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同時,制定一系列制度(如將此項工作納入班級量化考核、制定文明班級課間十分鐘活動評比制度等),保障課間十分鐘活動的正常運行。
(二)營造文化氛圍
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有目的、有方法、有效果地進行課間十分鐘活動,提高學校德育、體育工作水平。在實施課間十分鐘活動時,同樣也應將顯性文化與隱性文化相結合來進行氛圍營造。
1.顯性文化布置。根據教學區域分布與學生的年齡、身心特點,通過布置櫥窗、文化墻、走廊、班級、電子屏等分區域進行相適應的內容宣傳,如在一、二年級教學區張貼跳繩、跳房子、丟手絹等知識介紹圖,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活動的項目、意義。同時,設計好游戲區域(包含畫線、布置游戲所需道具等),讓學生來了就能玩,充分利用時間活動。在各年級教學區顯眼處設置文明展示欄,用圖片的形式記錄優秀活動內容,引導學生效仿或創新。
2.隱性文化布置。利用主題班隊會、國旗下講話等平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利用家長學校開課、家長會等形式向學生家長介紹課間活動的形式以及重要性,做到家校聯動,共同教育;各班級可以在《班級公約》中增加文明課間活動內容,同時對課間活動表現優異的同學予以表彰。
三、監測活動過程
目前,大多數學校都有教師課間值巡制度。筆者認為,可在此基礎上增加學生自主管理制度,啟用班干部,擴大值巡范圍,對于優秀的學生及時表揚,鼓勵學生互幫互助,對于不好的現象及時制止,防止出現安全隱患。此外,教師可以隨時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了解學生的活動情況,方便監測并記錄學生身體發展情況,以便開展階段性總結工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國家深化教育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背景下,高質量開展課間十分鐘活動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所在。對此我們應高度重視,只有抓實并不斷創新課間十分鐘活動模式,遵循組織實施、監測過程、總結評價、改進完善、再組織實施的工作流程,才能發揮其應有的育人作用,真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徐國忠.課間活動——不可忽視的學校管理空間[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02):87.
[2]胡聰玲.小課間大作為——關注課間文化建設[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