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崇良 焦亮亮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5-076-02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和諧師生關系現(xiàn)狀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影響中小學體育課堂和諧師生關系的主要因素有學生對體育學科的認知態(tài)度;學生的體育課堂表現(xiàn);教師的教學方法模式;教師的自我形象及個人能力;教師的管理方式方法。提出:樹立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正確認識,轉變學生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更新教育理念及技術,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型教學;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樹立良好個人形;尊重中小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等策略。
關鍵詞? 新時代? 中小學體育教學? 和諧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構建
師生關系是指師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其是師生情感溝通、相互影響的過程[1]。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能夠直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還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以及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都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本文從新時代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和諧師生關系構建出發(fā),分析新型和諧師生關系的特點及意義,探究影響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和諧師生關系的主要因素,提出相應措施,以期對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的長期健康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
一、新時代和諧師生關系的界定
(一)和諧師生關系的內涵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一種對等的、民主的師生關系,是師生共同發(fā)展和進步的基礎,是實現(xiàn)體育教學活動順利、高效進行的基本條件,也是促使學生獲取運動技能、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根本[2]。
(二)新時代和諧師生關系的特點
1.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尊重是人與人之間實現(xiàn)良好相處的基礎。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要尊重教師的勞動成果及個人尊嚴,積極配合教師教學工作,虛心接受教師給予的指導和建議。教師也要在體育教學中給予學生尊重,愛護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這是培養(yǎng)學生熱愛他人、熱愛體育、熱愛集體的基礎。教師和學生之間只有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相互合作才能保證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順利、有效進行。
2.民主平等,心理相容。新課改背景下倡導的民主平等師生關系與我國古代教師權威制度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兩種不同的管理模式帶來的課堂效果也大不相同。新課改背景下倡導的民主平等關系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與學生在問題上的相互探討、在學習上的相互反饋以及雙方在人格、地位上的平等性。只有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才能更好實現(xiàn)學生與教師之間心理上的相容。
3.教學相長,相互促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隨著時代及學情變化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實現(xiàn)與時俱進。墨守成規(guī)的教學思想已不能滿足現(xiàn)代教學需求,陳舊的思維模式和方法也已逐步被淘汰。隨著社會發(fā)展,不斷提升自身道德素養(yǎng)和業(yè)務能力水平,創(chuàng)設靈活多變的授課方式已成為現(xiàn)代青年教師提高水平的重要途徑。
二、新時代中小學體育課堂師生關系存在的幾種形式
(一)緊張型
緊張型師生關系主要是指學生對教師存在畏懼心理但并不喜歡,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較為疏遠,甚至是劍拔弩張、對立的。在課堂合作表現(xiàn)上,學生多數表現(xiàn)出不情愿,甚至抗拒。師生在課堂交往中相對單一,課外交往更是少之甚少,容易發(fā)生沖突[3]。
(二)冷漠型
冷漠型師生關系是指學生對老師既不喜歡也不討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較為冷漠。在課堂表現(xiàn)上雙方各行其是,多于應付,既不合作也不反抗。師生在課堂交往中往往是單向的,課外交往也相對較少。師生之間的沖突與緊張型師生關系相比要弱。
(三)親密性
親密性師生關是指學生對老師敬愛、信任、理解、尊重,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夠做到相互理解、互敬互愛、團結友好、共同進步。在課堂合作方面以及課堂交往方面能夠做到合作共進,多向交往,且在課外交往相對較多,關系融洽[3]。
三、新時代影響中小學體育課堂和諧師生關系的主要因素
(一)學生對體育學科的認識程度及學習態(tài)度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重“智能”輕“體能”的傳統(tǒng)人才選拔觀念尚未得到扭轉。相對來說,體育課程安排較少,課程要求相對較低,內容寬松,致使學生認為體育課并不重要,休閑、娛樂、放松的思想已根深蒂固。因此,學生從內心深處并不熱愛體育,他們熱愛的是自由的、無約束的自我活動,對于體育技能的學習也多是應付,更不屑與教師進行深入交流和溝通[4]。因此,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認識及態(tài)度是影響師生關系良好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二)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切實表現(xiàn)
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絕大部分都是在室外進行的,開放性與其他學科相比相對較強。遵守紀律、聽從指揮是體育教學工作順利、有序開展的前提。事實上,中小學生天生好動、自我約束能力不足、情緒波動嚴重、浮躁偏激,如果體育教師缺乏對體育課堂及學生心理的認識和理解,容易對學生產生不滿情緒,從而引起學生反感,致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
(三)教師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強調的是教師在整個體育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忽視了學生的主體需求和自我愿望。體育教師注重傳授體育基本知識以及體育技能,很少考慮到對學生創(chuàng)新、獨立意識的培養(yǎng),由此使得絕大部分課堂教師只是機械地完成教學大綱中所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的傳授。傳統(tǒng)體育教學強調了體育教師對體育課堂的掌控,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創(chuàng)新性,在抑制了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同時也阻礙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
(四)教師的個人形象及個人能力
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在學生心中逐步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身體健康、儀表端莊是體育教師對學生產生吸引力的基本條件。體育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言行舉止,努力做到服裝工整、舉止大方、言語文明、教態(tài)穩(wěn)重。此外,還應具備豐富的體育理論知識、漂亮的技戰(zhàn)術示范動作及多樣化的體育授課模式,并能以教學大綱、教材內容為基礎和依托的情況下融入自己對教學的獨特見解,從而豐富授課內容,激發(fā)學生練習、學習的興趣及積極性。
(五)教師的管理方式及方法
中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不夠成熟,自控能力嚴重不足。面對這種現(xiàn)象,部分老師的處理方法實際上是欠妥的。冷靜、理智地處理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出現(xiàn)的各種違規(guī)行為是一種技能,更是一門藝術。作為中小學體育教師要有足夠的有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從不同的角度和事情的本質出發(fā),把不利變有利,對學生多加鼓勵,并給予必要的啟發(fā)及指導,以此來改善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
四、新時代構建我國中小學體育課堂和諧師生關系的對策及建議
(一)樹立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正確認識,轉變學生學習態(tài)度
樹立學生對體育課程正確認識,客觀對待體育課程是體育教學工作順利有效開展的前提。中、高考應試教育的引導,致使學校、家長及學生對體育課程產生了較為片面的認識和理解。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認識不足,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較弱,是體育課堂上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最大障礙。健康是無價的,身體鍛煉伴隨著人的一生,在不同的時期具有不同的鍛煉要求。如果青少年由于缺乏鍛煉導致身體發(fā)育不足,當其到成年之后將成為無法彌補的缺陷[5]。教師應對學生做出積極、正確地引導,使他們正確認識體育課程的價值和作用,為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打下堅實基礎。
(二)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
教師是學生發(fā)展的領路人。學生能否積極、主動、快樂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學生學習主動性以及學習興趣的調動。在中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通過不同方式對體育鍛煉的形式以及體育課堂游戲的組織方式進行改變或創(chuàng)新,使學生對體育課堂教學產生濃厚興趣,從而為構建合適師生關系奠定基礎。在體育教學中,積極、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是教師與學生產生心理互動的首要條件。
(三)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及技術,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型教學
傳統(tǒng)的中小學體育課堂強調的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單向交流是阻礙師生友好共處的關鍵。當前我國教學改革的主流是確保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體育學科亦是如此。“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處理問題能力的最佳手段,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不是減弱或取消教師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而是引導啟發(fā)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意識。中小學時期的學生的表現(xiàn)欲與其他學段相比更為強烈,正因如此,教師更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展示機會和空間。
(四)提高中小學體育教師綜合素質,樹立良好個人形象
新時代中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個性,他們中的很多人把體育明星視為自己的偶像和前進目標,并不斷地對其進行觀察、學習和模仿。他們喜歡體育課堂,并渴望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教師正確指導和幫助,以此達到最好的模仿效果。扎實的基本功、良好的體育技能以及豐富的體育基礎理論知識已成為中小學體育教師征服學生的最佳武器。此外,高尚的職業(yè)道德素質是一名教師的根本,只有做到愛崗敬業(yè)、以己為范,才能在學生面前樹立自己的威信和良好形象。
(五)尊重中小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民主平等是和諧師生關系的靈魂。和諧師生關系的最佳體現(xiàn)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能夠做到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和互相理解。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在師生平等民主、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形成的。只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切實做到尊重、民主、平等,建立良好的師生聯(lián)系,在一定條件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將會獲得長期的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春匯.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的障礙及消除方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02):225-226.
[2]王偉.影響中小學和諧師生關系的多因素分析及實踐探索--基于南村中小學的調查[D].廣州:廣州大學,2012.
[3]全晶.對武漢市城區(qū)中小學體育教學心理環(huán)境中人際關系的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10(03):76-78.
[4]梁明軍.淺談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師生關系[J].科技資訊,2014(21):167-169.
[5]陸麗琴.論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J].體育世界,2011(10):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