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一
摘 要:旅游心理學是高校旅游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由于這門課程比較抽象,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法提出了較高的標準和要求。案例教學是一種比較直觀的教學方法,能夠將抽象的旅游心理學知識具體化,將其應用于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能夠起到良好的幫助和提升作用。本文根據現有研究資料,結合自身在旅游心理學教學中的經驗,在闡述案例教學法基本內容和要求的基礎上,分析了案例教學法在這門課程中應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具體的應用過程,并將案例教學分為案例準備、案例分析和案例總結3個環節,最后針對案例教學法在應用實施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通過研究,希望能夠對案例教學法在旅游心理學中的應用提供一些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旅游心理學;案例教學法;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F590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高校旅游專業招生人數也在不斷增多,而在旅游專業課程教學當中,旅游心理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學好這門課程對提高旅游專業畢業生的專業素養和能力非常關鍵。但是,與其他專業課程相比,這門課程的內容比較復雜抽象,很多知識點理解記憶的難度比較大,要想系統地掌握這門課程的內容,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傳統的板書式教學方法不適合這門課程的教學,因為無法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1]。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開始嘗試案例教學法,將這門課程當中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抽象知識點轉化為具體的教學案例,以案例的方式來說明知識點的內涵和表現,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這些知識點,在實踐當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本文就在這一背景下,針對案例教學法在旅游心理學課程中的應用進行系統地研究與分析。
案例教學法是眾多教學方法當中的一種,所謂的案例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教學的內容選擇與之密切相關的案例,案例的內容能夠呈現所要教授的知識及其內涵,并有助于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所教授的知識,以確保教學目標實現的一種方法。相對于其他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在實施的過程中案例的選擇非常重要,要確保案例的內容與所教授的知識點保持高度一致,能夠解釋和說明所講述的知識點,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點,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所以選擇案例就顯得尤為重要。當然,無論是哪一種教學方法,在實踐過程中都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地加以運用,而案例教學法的內容,尤其是案例的選擇更要具有靈活性。
(一)案例教學迎合了旅游心理學教學改革的要求
傳統的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主要是圍繞教師和教材進行的,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板書式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特點是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講解課文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彼此之間的互動比較少,這一點在高等教育中的相關課程教學中表現得較為突出,在這樣的學習當中,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比較高,而教學的互動性很多教師并不重視,而這種教學模式不適合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無法將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在這種情況下很多高校在教學改革中探索能夠將抽象的旅游心理學知識點具體化的教學方法,雖然類似的教學方法有很多,但是相對比較簡便,并且能夠具備一定靈活應用效果的教學方法只有案例教學法,通過案例在知識點與學生之間架起一道溝通的橋梁,既可以利用案例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又可以利用案例說明旅游心理學相關知識點的具體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析問題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旅游心理學課程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二)有利于豐富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站在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的角度來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是否能夠把握課程的特點,是否能夠綜合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關鍵在于教師是否能夠掌握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是否能夠根據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2]。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有助于進一步豐富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能夠將傳統教學模式與案例教學法及其他教學方法結合起來,將案例教學法作為說明和闡釋一些重點知識點的重要方法。例如,旅游者的心理現象及其行為規律,這些重要的內容單純的理論說明對學生來講,理解和掌握的難度比較大,但是如果能夠通過具體的案例進行說明,各種心理現象的特點及其影響以及心理現象之下的行為規律,這對學生的理解和掌握無疑非常有利。當然,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將傳統教學模式與案例教學法結合起來,案例教學法作為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有效補充,也可以與其他教學方法結合起來,如互動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教學法等。
(一)案例準備
所謂的案例準備是指教師在教學之前,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案例,以此為基礎完成教學設計。
1.案例選擇
案例的選擇應該與教師的內容密切相關,能夠反映出教授知識點的基本內容和具體表現,在選擇案例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針對性,所謂的針對性是指案例要有利于實現預期的教學目的,能夠闡釋和說明所要教授的內容,所以在選擇案例之前要確定哪些內容需要采用案例教學這種模式,不是采用常規模式進行教學,如在學習游客心理需求這部分知識點時,對特定環境之下的心理需求分析需要結合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針對這部分內容選擇案例進行教學。第二,思考性,所謂的思考性是指案例的選擇不能過于簡單,通過案例既要闡釋和說明所要學習的知識點,又要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引導師生之間進行積極的互動交流,過于簡單的案例無法激起學生思考的欲望,對教學效果的促進作用有限。第三,延展性,所謂的延展性是指教學案例分析在答案上應該不是唯一的,學生在思考和回答問題的時候,可以充分運用自己所學的旅游心理學的相關知識進行解讀,只要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即可。
2.制訂教學計劃
案例選擇和設計本身就是教學計劃的一部分,但是卻是教學計劃的核心內容,所以在制定教學計劃之前先要確定哪些部分需要采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選擇好應用的案例,并對案例進行精心設計。完成案例選擇和設計以后,再根據整體教學需要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在教學計劃制定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明確教學的目標,其中包括整體教學目標和案例教學法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同時分析所選擇和應用的案例是否能夠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分析和判斷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是否適合本章節的教學內容,以及應用的時間把握,處理好案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方法之間的關系。當然,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應用過程中具體的實驗方式,尤其是與多媒體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以及設計好在分析討論過程中的問題和討論形式等,這些具體細致的內容都需要體現在教學設計當中,只有制定了詳細科學的教學計劃,才能確保教學工作達到預期的目標。
(二)案例分析
1.案例敘述
在案例分析當中,案例敘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當然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案例的內容,回顧自己所學的知識點,分析案例內容與所學知識點之間的關系。由于教學的時間非常有限,課堂上的案例內容要簡短精悍,所以說案例的內容并不是很多,一般情況下1~2 min就可以敘述完畢。在敘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闡明問題,然后再敘述案例,讓學生帶著問題聆聽案例的內容,在聽課的過程中,分析案例內容與問題之間的關系,找到解答問題的關鍵點。
2.案例討論
敘述完案例以后,再說明案例當中所要解答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討論分析,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找到問題的答案。例如,某一個案例是有關三位日本客人就餐的內容,這三名日本客人對“叉燒”這道菜不是很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先對案例的內容進行簡單的敘述。然后提出問題,問題需要與案例的內容緊密結合。如“日本人在餐廳就餐過程中有哪些心理需求?”,在這一個問題的解答當中,要抓住問題的關鍵詞,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首先,討論的過程中的關鍵是“日本人”,既然是日本人,就需要結合日本的飲食文化,分析他們的心理需求,多數日本人都非常喜歡吃海鮮和鐵板燒,這是他們最基本的心理需求。當然,如果他們點的一些中國菜,他們可能需要了解這些中國菜的做法,這也是他們在餐廳的心理需求。其次,在餐廳就餐的過程中,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都希望點餐以后能夠盡快上餐,所以這也是他們的心理需求[3]。最后,日本人對就餐環境的品質及食品安全要求較高,這也是其就餐過程中的心理需求。這里只是簡單地說明他們的心理需求,在實踐當中的討論不限于此,只需要按照問題要求結合所學的內容做出準確的分析即可,并沒有明確具體的答案。
(三)案例總結
案例教學法在旅游心理學課堂教學應用的最后一個環節就是案例總結,這個環節中總結案例應用的過程及其效果,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進一步的深化。總結的目的既是為了深化教學的效果,又是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了解,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歸納總結的能力。當然,案例總結的形式是多種多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簡單的總結分析,但是如果案例較為復雜,并且非常具有代表性,為了考察學生的綜合素養以及相關旅游心理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和水平,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來撰寫案例分析報告,以案例分析報告的形式進行分析總結。案例分析報告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歸納總結分析以案例為基礎所產生的各種觀點,又可以讓他們在案例分析當中學會應用旅游心理學相關知識來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幫助學生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職業技能。當然,案例分析報告的形式本身是多種多樣,可以是分析過程的說明,也可以是觀點的論述,還可以是案例分析的感受或心得體會等。
(一)正確處理案例分析法與傳統教學方法之間的關系
從旅游心理學教學的角度來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的教學方法有很多,旅游心理學的知識主要是以理論為主,并且帶有明顯的抽象性特征,這對教師教學方法的應用要求比較高[4]。從教學的角度來講,傳統的教學方法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傳統教學方法以理論闡釋為主,其中包含著很多旅游心理學知識的應用,能夠將知識點之間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緊密相連的知識體系。案例教學法雖然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方法,但是從教學的角度來講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方法,只能將其作為傳統教學方法的補充,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將一些重點知識轉化為具體案例,將抽象的旅游心理學知識點轉化為具體的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這些知識。所以,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精心選擇教材內容,以教材內容為基礎進行案例設計,通過案例教學更加直觀、細致地說明所要學習的旅游心理學知識點,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應用目標。
(二)角色轉變與案例設計
教學法在應用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會出現變化,因為各種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必須作為案例分析的參與者,要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案例教學法應該注意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在角色轉變的過程中,要準確的定位自身在案例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實際上是多重角色融為一體,既要作為旅游心理學知識的傳授者,又要作為案例的闡釋者,還要作為學習的參與,不同角色之間相互轉變,對教師的角色把握能力要求比較高,這一點也必須體現在案例設計當中,并以教學計劃的形式做好教學準備。另外,案例設計是案例教學法應用的核心內容,如何做好案例設計對每一個教師都是不小的考驗[5]。在案例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既要立足于教材內容,又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以生活內容為基礎進行教學設計,以旅游實踐當中的典型案例為模板,豐富案例設計的內容和形式,使案例設計生動化、具體化和實踐化。
案例教學法非常適合在旅游心理學教學中應用,將其與傳統教學方法結合起來,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讓抽象的旅游心理學知識點具體化,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旅游心理學的知識,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 崔丹丹.“旅游心理學”課程中體驗式教學法的運用研究[J].改革與開放,2020(22):93-96.
[2] 錢文彥.基于應用能力培養的中職《旅游心理學》教學設計:以飯店服務心理教學單元為例[J].當代旅游,2020(12):22-23.
[3] 梅華.應用型本科《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知識經濟,2020(7):148-150.
[4] 潘云,薛美玨.應用型本科《旅游心理學》課程的教學設計與改革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40):74-77.
[5] 張海燕.高職《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索[J].河北職業教育,2018(4):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