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紅色文化;公共圖書館;實現路徑
摘 要:文章分析了當前公共圖書館開展紅色文化建設的現狀,從紅色文化的資源建設、空間建設、宣傳建設三個方面提出紅色文化建設的發展方向,并從人才建設、各方力量協調、媒體宣傳和文旅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公共圖書館加強紅色文化建設的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G25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8-0041-04
紅色文化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和建設中經過不斷選擇、重組、整合中外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中國特色文化,有物質和非物質兩種表現形式[1]。紅色基因形成于20世紀以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血與火的斗爭中,既是黨和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深植于一代代圖書館人事業傳承里的精神圖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紅色文化是公共圖書館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開展社會教育的重要內容。公共圖書館作為政府主辦的公共文化服務陣地,理應肩負起建設紅色文化、弘揚紅色文化和培育紅色人才的重任。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第三條明確指出,公共圖書館應當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2]。因此,公共圖書館應利用自身優勢,承擔起弘揚社會主義文化的重任,積極開展紅色文化建設。
當前的學術界已充分認識到紅色文化的重要價值,并開展了相應的文化研究和建設,尤其是公共圖書館。但是,當前紅色文化建設的效果并不顯著,存在著一定的不足。筆者在充分調研當前紅色文化建設方向、內容的基礎上,從多個角度出發提出進一步完善的方式,以期能夠更好地弘揚紅色文化,增強新時代文化自信。
1 公共圖書館開展紅色文化建設現狀
目前,全國多個公共圖書館都在積極開展紅色文化建設,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紅色文化建設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紅色文化資源建設,二是紅色文化空間建設,三是紅色文化宣傳建設。
1.1 公共圖書館開展紅色文化建設成果
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性質的社會文化服務機構,通過多種方式不斷加強紅色文化建設,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在紅色文化資源建設方面,國家圖書館出版社開發了中國歷史文獻總庫·紅色文獻數據庫;江西省圖書館館藏紅色文獻中包括近萬冊圖書,近千種期刊,還建有10余個紅色文化數據庫;太原市圖書館館藏近2.2萬冊馬克思主義相關書籍,并實現了跨學科文獻整合;杭州市圖書館擁有少兒紅色主題紙質文獻近4,000冊及豐富的數字資源;河南省圖書館編寫了《河南省圖書館地方特色文化資源概覽》,以文字加數字視頻的方式詳細總結、介紹了紅色歷史文化,并自建了豐富的紅色數字資源;鄭州圖書館外購黨建期刊文獻總庫、新時代黨政視頻資源庫等紅色數據庫充實紅色文獻資源;洛陽市圖書館開通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資源數據庫;許昌市圖書館購置新時代思政教育數據庫。
在紅色文化空間建設方面,江西省圖書館建有“紅色圖書館”,是目前我國面積最大的紅色主題圖書館,包括紅色記憶重溫區、紅色文創展示區、紅色足跡追尋區、紅色基因傳承區、紅色場景體驗區、紅色江西宣傳區、紅色影音欣賞區、紅色文獻閱覽區等八大區域;太原市圖書館建成馬克思書房,是全國首創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學習交流研討空間;杭州圖書館建成少兒紅色書房,是浙江首家以“紅色教育”為主題的少兒書房;河南省圖書館建設公共文化服務試點“紅色書屋”暨“河南省圖書館南太行分館”;鄭州圖書館設置紅色教育主題專架。公共圖書館通過設立紅色文化閱讀專區可吸引更多的讀者關注紅色文化。
在紅色文化宣傳建設方面,首都圖書館開展了黨史教育公開課;太原市圖書館開展紅色文化主題教學演講、展覽展示、趣味活動等;河南省圖書館開展“學黨史”書展、“光輝百年 書香傳承”全民閱讀等活動;鄭州圖書館推廣紅色電子圖書;開封市圖書館開展“紅色記憶”文獻展;安陽市圖書館舉辦“紅色經典誦讀”活動。公共圖書館通過圖書推薦、書展、朗誦等多種方式,可強化紅色文化宣傳建設。
1.2? 公共圖書館開展紅色文化建設的不足之處
紅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對于推動文化強國建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當前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建設存在資源不夠完善、空間不夠豐富、宣傳建設方式單一等問題。
1.2.1? 紅色文化資源建設。隨著人民群眾對紅色文化需求的不斷擴大,公共圖書館現有紅色文獻資源不足的趨勢愈發明顯。以開封市圖書館為例,該館紅色紙質文獻借閱需求量較大,以開封市城市書房為代表的各館外服務站點對紅色紙質文獻的需求量也非常大,造成館藏紅色文獻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紅色文化數據庫在數量和質量上占各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比例較低,表現為紅色文化數據庫的數量較少、紅色文化數據庫主題缺乏鮮明特色。以河南省為例,在河南省19家公共圖書館中,僅有4家圖書館建有紅色文化專題數據庫,且同質化現象較嚴重,“中國黨建期刊文獻數據庫”“紅色文化專題數據庫”等數據庫均為外購紅色專題數據庫,沒有反映出本地區的紅色文化特色。此外,開展紅色文化專題研究是向群眾提供深度紅色文化信息服務的重要舉措。公共圖書館作為紅色文獻的收集、保存和展示陣地,有義務對館藏紅色文獻進行深度的專題研究與開發利用,將館藏紅色文獻按照不同專題進行系統化梳理,挖掘館藏紅色文獻的精髓,特別要加強反映地方紅色歷史與文化的文獻研究,形成地方紅色文化專題研究成果。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在紅色文化專題研究方面較匱乏,不能向群眾提供深度的紅色文化信息服務。
1.2.2? 紅色文化空間建設。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氛圍的營造對于促進紅色文化的弘揚和培養紅色人才無疑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在紅色氛圍營造方面的力度仍然不足:一是建有紅色專題圖書館或書房的公共圖書館比例偏低。以河南省為例,在河南省19家公共圖書館中,僅有2家建有紅色專題圖書館或書房,河南省圖書館建設了“紅色書屋”暨河南省圖書館南太行分館,信陽市圖書館建設了大別山紅廉文化苑。二是設有紅色專題書架或專區的公共圖書館較少。公共圖書館館藏的大量紅色專題文獻沒有形成專架或專題區域進行集中展示,導致各公共圖書館的館藏紅色專題書刊分散在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歷史、地理、軍事、文學等各大類中,使紅色文化氛圍不集中、不突出,讀者不能直觀、便利地獲取紅色文獻。
1.2.3 紅色文化宣傳建設。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缺少常態化的紅色文化活動,往往僅限于在建黨節、建軍節、國慶節等節慶日圍繞紅色文化主題開展活動,缺少常態化的紅色文化活動品牌。同時,公共圖書館現有的紅色文化品牌影響力不足,活動從形式到內容都缺乏新意,沒有突出地方紅色文化的特點。公共圖書館在面向少年兒童開展社會教育活動時,應注重少年兒童紅色文化宣傳,在紅色文化育人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界針對未成年人的社會教育活動多集中在閱讀推廣服務方面,在發揮紅色文化育人作用方面有待加強。
2 公共圖書館開展紅色文化建設的發展方向
2.1 構建資源體系,加大專題研究力度
2.1.1 構建完備的紅色文化資源體系。紅色文化資源包含紙質文獻資源和數字資源兩大部分。公共圖書館應著重從兩個方面開展紅色文化紙質文獻建設工作:一是加大紅色文化專題書籍的購置力度,從紅色政治、歷史、軍事、文學等方面挑選紅色文獻,增加紅色文獻在公共圖書館資源中的館藏比例,滿足讀者的紅色文獻閱讀需求。二是加強紅色文獻的征集工作。公共圖書館應廣泛宣傳、征集當地的紅色文獻,包括書信、手稿、報刊、照片等文獻資料,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紅色文獻館藏。在紅色文化數字資源建設方面,公共圖書館一是要立足館藏紅色文獻的挖掘整理,重點梳理館藏民國文獻和地方文獻,對其中的珍貴紅色專題文獻進行數字化加工,建設本館的紅色文獻特色數據庫。二是要立足本地區的紅色文化傳播,收集整理反映本地區的紅色文化特色數據庫,如:信陽市圖書館建設的“紅色文化資源數據庫”收錄了信陽市革命紀念地、革命英雄人物、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的信息資源[3]。三是要利用外部資源,通過與市委組織部、市黨史辦等部門的共建共享,充分利用外部紅色資源。開封市圖書館借助開封市市委組織部的力量,在市圖書館網站建設了“紅色網絡教育家園”,與開封市市委組織部共同搭建了紅色專題數字資源疲。
2.1.2 大力開展紅色文化專題研究。公共圖書館應大力開展紅色文化專題研究,為群眾提供紅色文化專題服務,通過整理館藏紅色文獻脈絡,將館藏紅色文獻(民國書籍、民國報刊、地方文獻)分專題予以研究揭示,分為紅色人物、紅色歷史、紅色遺跡等專題,講好紅色故事。同時,公共圖書館應把紅色文化專題研究成果納入館藏數字資源建設,用來開展紅色專題展覽、活動和文創產品開發。
2.2? 積極建設紅色文化空間,營造紅色文化氛圍
公共圖書館應通過新建、改擴建圖書館等多種方式,在公共圖書館和以城市書房為代表的館外服務站點建設紅色文化空間,力爭通過紅色文化空間的全方位建設,匯集紅色文獻,提供紅色影音服務和紅色文化體驗,打造面向市民群眾提供紅色文化的文獻借閱場所、文化體驗場所、學習心得交流場所,營造紅色文化氛圍,為紅色文化的傳播和弘揚提供空間和資源便利。
2.3? 打造活動品牌、加強青少年教育
2.3.1 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紅色文化活動品牌。在利用建黨節、建軍節和國慶節等節慶日開展紅色文化活動的同時,公共圖書館應創建常態化的紅色活動品牌,通過品牌建設加強紅色文化推廣力度[4]。同時,公共圖書館在紅色文化活動品牌建設中應與地方紅色文化特色相結合,突出地方特色。紅色文化活動應緊密圍繞公共圖書館所在地的紅色英雄人物、紅色文化、紅色文獻、紅色遺址等展開。開封市圖書館“開圖講壇”紅色文化講座緊密圍繞在開封開展革命和開封籍的革命英烈,講述他們的紅色故事;紅色文化專題展覽展示了反映開封革命事業的珍貴民國文獻和地方文獻,先后舉辦了“解放開封”民國報刊展、“紅色開封”珍貴文獻展,通過展示一大批與開封有關的珍貴革命文獻,弘揚了開封地方紅色文化。
2.3.2 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育人作用。公共圖書館應把紅色文化教育作為開展少年兒童社會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文化教育在形式上應更加注重創新,契合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首先,公共圖書館可以采用更加直觀的影音教育模式,通過采用播放紅色動漫、紅色電影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模式開展紅色文化的教育工作;其次,公共圖書館應利用VR、AR等現代技術手段,打造青少年紅色文化互動體驗專區,讓青少年可以通過沉浸式互動體驗,直觀地感受、了解紅色文化知識;再次,公共圖書館應大力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主動走進校園,把紅色書籍、紅色文化講座送進學校,滿足青少年對紅色文化的需求。
3 公共圖書館加強紅色文化建設的實現途徑
3.1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公共圖書館開展紅色文化建設離不開自身的人才建設,只有建立起一支精干的紅色文化建設隊伍,才能把紅色文化建設真正抓好。公共圖書館應抽調業務骨干,成立紅色文化建設專班,從紅色文獻資源建設、紅色文化專題開發、紅色文化活動開展與宣傳等多方面著手,在實踐中不斷增強本館紅色文化建設隊伍的能力。
3.2 協調統籌各方力量
公共圖書館開展紅色文化建設,應主動聯合本地區相關單位的力量,形成紅色文化建設的合力。具體做法包括:一是主動加強和本地區黨史辦、地方志辦的合作,通過紅色文化共建等形式實現對本地區黨史辦、地方志辦所藏的紅色文獻、紅色數字資源和紅色專題研究成果的共享,豐富公共圖書館的紅色文獻資源。以開封市圖書館為例,2020年該館正式掛牌“開封市地方史志文化傳播基地”,與開封市地方史志研究室建設共建共享平臺,極大地豐富了開封市圖書館的紅色文獻資源。二是主動加強和本地區高校的合作,借助高校的人才隊伍力量開展紅色文化講座及紅色文化專題研究。開封市圖書館長期保持與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院系的聯系,邀請一大批河南大學專業教授開展開圖講壇紅色專題講座,從中共黨史、中共英雄人物等角度弘揚紅色文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每期講座幾乎都座無虛席。三是加強與當地中小學校的合作,將公共圖書館打造成為中小學生的校外紅色文化研學基地,為中小學生提供紅色文獻借閱、紅色劇目表演、紅色文化影視學習、紅色文化閱讀交流等多項研學服務。開封市圖書館先后舉辦了“閃閃的紅星”“王二小”等系列紅色舞臺劇表演;開設了“小小書友會”紅色專題閱讀分享,學生們在一起分享自己閱讀的紅色故事,交流紅色文化學習心得;每周末堅持播放紅色主題電影,形成了紅色文化電影品牌,受到了學生的廣泛好評。
3.3 利用新媒體加強宣傳
公共圖書館應利用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在微信號、網站、微博上設立紅色文化專欄,宣傳本館的紅色文獻資源和紅色文化活動,同時利用抖音平臺進行紅色文化視頻宣傳和直播,通過新媒體宣傳吸引更多的關注[5]。
3.4 加強文旅融合
公共圖書館應加強文旅融合發展,通過挖掘本館紅色資源,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紅色文創產品。開封市圖書館先后開發了以解放開封為主題的“民國報紙晴雨傘”、書簽等文創產品。下一步,開封市圖書館還將結合館藏紅色文獻專題開發成果,設計制作一批紅色文創產品,并將這些紅色文創產品投放到開封市各大景區進行銷售,在盤活圖書館文創工作的同時,加強文旅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 覃輝銀.革命歷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8:1-4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EB/OL].[2017-11-4].http://www.npc.gov.cn/zgrdw/npc/xinwen/2017-11/04/content_2031427.htm.
[3] 丁文安.圖書館開發利用紅色文化資源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1):31-33.
[4] 肖海清.高校圖書館參與校園紅色文化建設的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1(1):36-42.
[5] 白洋.公共圖書館參與紅色傳播的策略與路徑探析[J].蘭臺內外,2020(11):45-46.
(編校:崔 萌)
收稿日期:2021-07-11
作者簡介:葛智星(1984— ),開封市圖書館館員,副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