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為進一步重視該產業的運營,需了解該產業的現在發展現狀,解決產業標準不夠健全、戰略落實不到位以及政策實施不到位情況。因此本文主要針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困境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業標準;應對策略
【DOI編碼】 10.3969/j.issn.1674-4977.2021.05.037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y country's Intelligent Networked Automobile Industry
ZHAO Zhi-cheng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Research Center Co.,Ltd.,TianJin 3003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economy,the countr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networked automobile industry. In order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industry,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industry and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industrial standards,inadequat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es,and inadequate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erefore,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predicament of my country's intelligent networked automobile industry.
Key words:intelligent networking;automobile industry;industry standard;countermeasures
目前國內的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處于初級階段,產業運用中勢必要解決智能化與網聯化技術阻礙,解決產業標準不完善、發展戰略不確定等困境,實現多方位協調運作,共同擬定適應的產業協同創新發展,完善頂級設計結構,實現產業體系結構完善。
1 智能網聯汽車對汽車行業的影響
汽車產業屬于一種封閉式的結構系統,供應商等主體可依據當前汽車生產商的基本情況對部件做好設計,由汽車生產廠家將車輛直接運送到經銷商處,由經銷商售賣汽車。而智能網聯汽車在一定基礎上延續了傳統汽車產業發展情況,增添車聯網與各類智能化設備,實現對產業鏈運維模式的有機結合。該種汽車結構會進一步的實現汽車產業結構革新,構建完善的生態模型,確保汽車共享服務以及租賃業務的蓬勃進步。我國目前的燃料技術大多數都是以摻混使用為主要應用方法,汽車的能源動力依舊需要以混合動力為基礎轉型方向,利用相關動力進行資源節約以及新能源開發,盡可能慢慢地轉變為充電式混合串聯動力系統。通過汽車技術研發平臺可將汽車建設逐步向規模化管理方向轉變,促進能源汽車燃料的綠色化以及環保化,完善公共交通理念,為汽車的發展創設新的環境[1]。
2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
2.1 資源能源緊缺,急需動力系統創新
在新時代背景下,汽車動力技術都需要貼近于社會現實發展,實現新的更新,以期減少汽車能源損耗,減少石油資源的浪費,使得全球化的溫室效應逐步緩解。根據國家能源機構所獲取的相關信息數據可知,截止到2021年,全球交通產業的石油耗費量已經占據總體石油總消耗量的三分之二,石油供給需求在五年后將面臨短缺,環境污染以及全球變暖情況將更為嚴重。由于中國汽車數量不斷增高,石油耗費量也呈逐年上漲的趨勢,交通動力系統的創新目前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2.2 明確汽車動力系統發展趨勢
國內的汽車動力系統變革直接推動著汽車行業的長期性發展,目前能源的應用多樣化以及動力電氣化趨勢愈加明顯,可再生能源已經為國內汽車動力系統提供了新的燃料開發切口,以此降低汽車尾氣的排放量。生物燃料以及新燃料的研發可進一步緩解能源應用壓力,實現汽車設備的轉型,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全面發展。汽車動力系統的變革有利于促進汽車節能技術的革新,充分的依據國內動力系統發展趨勢,推動電動汽車以及新能源汽車的建設,以及作為汽車發展的后續主要方向。目前清潔汽車以及電動汽車的產品初步實驗已經開始商業化運作,可在考核成功之后慢慢地投入于社會市場中[2]。
3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難點
3.1 產業發展戰略缺失
智能網聯汽車在具體的行業發展中,勢必要做好合理的戰略規劃導向,但遺憾的是,國家并未出臺高效的網聯汽車發展規劃。以當前的該類別汽車產業現狀可知,即使有關部門已對產業層面的技術架構做好設定,提出有效管控目標,但依舊存在技術發展路線以及產業技術創新的差異,雙方之間的信息不夠對稱,在頂層設計上壓根就不能選擇合適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舉措,甚至產業布局與原始情況存有偏差,此時,做好技術創新以及長期戰略規劃勢在必行。
3.2 標準體系有待完善
智能網聯汽車在具體的行業發展中,未能構建起合適的標準化體系,故技術應用以及導向依舊存有不足之處。只有完善的產業標準體系才可實現新時代下產業進步,甚至助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規范化。汽車產業的標準體系構建中存在規范不全、產業標準與國際標準差異大等問題,故相關部門要合理制定有效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標準,對我國各個區域交通情況做好分析論證,確保產業發展能滿足汽車產業的獨有特色。
3.3 產業政策有待改進
智能網聯汽車在具體的行業發展中,該汽車產業政策有利于實現產業的進步,縮小國家汽車行業與其他發達國家、地區之間的發展水平距離。但國內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政策對于實施的人員以及方式依賴性極強,甚至很難提升發展戰略的效率。當前階段所采取的政策依舊無法適應汽車行業的趨勢,未能做到對所有結構的分工劃分。此時,產業結構價值以及作用機制的不健全,間接導致功能性產業政策應用低效,甚至存在產業政策不符合實際,政策零散化現象。
4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舉措
4.1 構建合理的產業協調舉措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中,需要構建合理的產業協調舉措。為確保該產業的新走向,勢必要從長遠角度來看,制定有效的創新性舉措,推動產業結構的協調進步,深入挖掘出產業的潛藏價值。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規范處理,可利于后續的技術研發,確保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求優勢地位。另外,還需要強化技術創新,實現將多種產業技術成果的轉化處理,鼓勵各個區域構建合適的產業集群,完善產業鏈,將有效的資源整合在一起,實現產業布局的革新,為后續的產業增值奠定基礎。
4.2 完善產業標準體系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中,管理部門要及時結合當地的汽車行業行情以及國家所出臺的政策,制定有效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管理體系以及建設性標準,積極引導產業走向綜合性管理與創新。在產業標準的規范中,強化汽車產業頂層設計結構,要確保網聯化和智能化的有機結合,突出和明確汽車技術應用價值,推行電動汽車以及清潔汽車研究工作,在長期規劃中將汽車能源動力產業化提上章程。對此,可將“能源置換”“能源替換”等作為能源資源革新的目標,促進交通能源資源的多樣化,實現與外部環境通信技術的有效銜接和處理。規范好產業建設標準不僅僅需要對中國的汽車國情進行分析,也需要明確智能網汽車產業技術構建,增強不同產業標準上的兼容性,為后續的技術革新奠定基礎,實現其與市場行業標準的兼容性。
4.3 推出優質的產業政策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中,多種因素的推進會導致市場競爭中的產業發展不斷貼近世界管理水準,實現智能網聯技術產業的細化,從生產到汽車銷售全過程,確保其可在市場環境管理中占據優勢地位。對目前的產業政策優化,勢必要明確其基礎原定位,推動智能交通以及城市發展,研發一些控制器以及傳感器等類別的裝置。由于國內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政策主要是作用于供給側革新等方面,故需要對市場影響性因素做好補充,構建針對性的舉措,在資金補貼以及稅額優惠基礎上實現技術革新以及產業規模擴大。在產業規模擴大以及技術應用完善的基礎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增強供給總體質量,并將其直接的作用于需求點即可,以此有效激發市場需求,為產業結構增添更多動力點[3]。
4.4 做好新技術的研發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中,需要對行業中的汽車產業資源進行整合,推動核心技術研發,將其直接作用于核心技術研發、精確度高的地圖、傳感器、車聯網技術等等。強化V2X技術,勢必要增強承載傳感器感應能力,革新車體的環境感知力,充分借助于網絡云端,有效掌握車輛主體車載信息,對行車路線規劃進行綜合完善,增強行車的導航精確性。此時,需要對周邊區域的環境障礙物做好有效分析,規避一些安全風險以及隱患,降低車體對傳感器的依賴性,應用高效的雷達探測技術對車輛速度以及距離做好判斷,以最優化的模型助推技術應用。
4.5 研發新型動力系統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深入研發新型的動力系統,建立與之相關的產業體系。智能網聯汽車動力系統需要配備先進的內燃機以及動力平臺,引進和研發與動力系統相適應的關鍵性技術,以混合動力汽車作為基本目標,實現能源汽車的驅動化操作,樹立起自己的專業品牌,實現品牌汽車的跨越式發展,促進自動化能源汽車的開發和利用,以此去淘汰市場上的傳統燃油汽車。除此之外,還需要借助我國能源與資源的競爭優勢以及動力系統開發機遇,以其他的能量代替傳統能量。注重發揮國內系統改革的優勢,借鑒其他國家的能源汽車系統開發戰略,對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進行綜合性預測,調整汽車產業結構,實現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若是沒有該項動力系統發展戰略,則需要從市場化的角度對動力系統戰略空間進行調整,呼吁政府部門制定扶持政策,突出國內智能網聯汽車的產業化優勢,吸引更多的外資企業進行投資。
5 結語
綜上所述,國家越來越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為進一步促進該產業的運營,需明確其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困境,制定有效的發展舉措,實現對多種技術進行研發和處理,優化產業布局,應用產業協同發展,以實現智能網聯汽車持續性進步。
【參考文獻】
[1] 呂義超,陸云.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與發展政策淺析[J].時代汽車,2017(6):6-8+11.
[2] 樊玖林,夏茂栩.加快推進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建議[J].汽車實用技術,2018(4):24-26+29.
[3] 李曉龍,劉菁,張澤忠,等.我國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與突破[J].智能網聯汽車,2019(2):76-81.
【作者簡介】
趙志成,男,1985年出生,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