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鑫
摘要:語文教學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當中,都需要接受的教育課程,而古詩詞的教學也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大國,古詩詞是我國的文化瑰寶,是世界上獨有的存在,它具有豐富的文學價值和正確的思想理念,對初中學生有一定的思想教育意義,促進他們形成正確的三觀。本文中筆者根據多年的語文教學,關于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有效教學措施進行簡要的探析。
關鍵詞:初中階段;語文古詩詞;教學措施
引言:
古詩詞是語文教學當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一部分,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古詩詞一直都是他們學習當中的難題。作為教師就需要通過相應的課堂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進行古詩詞的鑒賞,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對古詩詞產生興趣主動學習,并把我國的古詩詞文化進行發揚和繼承。
一、透過古詩詞,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
古詩詞作為我國獨有的文學藝術,是對學生教學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對于學生文學素養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在古詩詞的教學當中就會發現,有很多的意象,這些意象表達了詩人不同的情感,而這些在詩文當中的運用,卻賦予了文章魅力,增加了文章的美感更起到了表情達意的作用。而這些正是學生在學習和說話當中,需要運用到的,在現在的教育當中教師過于的注重學生的成績,因此就走偏了教學的目的,不注重對知識的解讀,在語文教學上也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在對學生進行古詩詞的教學時,教師自身應明白該門課程的教學目的,明白語文教學不單單只是提高學生的成績,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的思想和文學素養,而這正是當下教育中缺失的東西。教師在給學生上課之前應對古詩詞進行研讀,抓住詩詞當中的重點,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為教學目的。
例如:在學習《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就是就要以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為教學的目的,讓學生感受該詩詞的中心思想,教師根據該詩當中作者的憂國憂民思想,來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擴大學生的胸懷。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筆者發現當下學生的寫作與表達,不是辭藻過于華麗不切實際,就是語言過于口語化難以準確的表情達意,而詩詞教學正是可以提升他們素養的一門學科。如,在該首詩當中,用“號”、“茅”、“郊”、“梢”、“坳”這五個字來描寫風聲,教師及可以讓學生把這樣的詞字進行賞析,并在課堂之上讓學生自己寫句子來展現一個現象,鍛煉學生對知識的運用。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來總結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教師在學生進行總結時對學生及時的進行指導,讓學生改變表達的方式提升對文字的運用,展現文學的魅力。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在學習古詩詞中,培養自身的文學素養。
二、展現魅力,培養學生的古詩詞興趣
俗話說,成功往往都是興趣使然,一個人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聰慧,外加勤奮努力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興趣。當一個人對一件事物產生興趣時,就會主動去做而且會做的非常好,并且勇于解決問題面對挫折,對于學習來說也是同等的道理,在當下的教學當中大多數的學生都是被動學習,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他們正處于叛逆期,渴望自由排斥管束,但恰恰相反的是教師在教學上就是實施管束,在古詩詞的教學過程當中,由于現代文化的影響,學生難以理解古代詩詞的表達方式,和文字的運用,在學習起來倍感吃力,教師在教學時只管教授不管學生的接受情況,造成學生對古詩文的排斥心理。因此,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首先要做的是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打消學生的排斥心理,這就需要從學生的內心出發。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發覺古詩詞當中的趣味性,把古詩詞當中的意向、思想感情、事物等與當下實際相結合,貼近生活。
例如:在學習《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把該詩當中的事物通過PPT或者是圖片的方式展示出來,吸引學生增加課堂的樂趣。通過聲頻和視頻的方式,展現詩當中的聲像,如“秋高風怒號”,還可以通過在上課之初播放視頻,讓詩文能夠更加形象的展現在學生的眼前,讓學生感受到詩文的美麗之處,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
三、打破常規,改變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在教學當中與教材的選取同等重要,教學當中教師的教授模式決定了學生對知識的態度,以及對知識的接受程度。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在古詩詞的教學方面也需要教師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采用復合當下教學以及學生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更加的現代化,讓知識能夠留在學生的心里,能夠運用在實踐當中。在教學時教師完全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力量,讓古詩詞經過歲月的刷洗后,依然具有活力讓文字活起來,教學時教師還可以借助當下的情景教學,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古詩詞的學習當中來,打破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
例如:在講《望岳》時,教師就可以把班級分成小組,然后以泰山為切入口,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來讓小組回答,并以積分的模式進行,如,“有哪位同學知道泰山,請同學來介紹一下泰山,或者說說在你心中泰山是怎樣的”,該問題回答者的小組將積一分。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詩詞朗誦,并進行比拼的模式,通過這樣的模式提高課堂的氣氛,讓學生在“玩”中進行學習,增加學生對課堂的積極性。
結語:
古詩詞的教學在初中階段十分的重要,它既是提升學生對我國文學知識的認識,又需要學生來繼承與發揚。因此,作為語文方面的教學工作者,就需要從學生和教授內容出發,通過古詩詞的內容來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展現詩詞之魅力培養學生的興趣,立足當下改變教學方法讓詩詞與課堂進行有效的融合。幫助學生在古詩詞的學習當中,感受到樂趣并通過正確的思想來引導他們三觀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黨群.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J]. 青海教育,2021(5):35. DOI:10.3969/j.issn.0529-3502.2021.05.023.
[2] 金雪蕊.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融入[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1(5):88.
[3] 王春雷. 返璞歸真——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有效性分析[J]. 學周刊,2021(1):141-14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1.070.
[4] 梁琴.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探究[J]. 讀與寫,2021,18(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