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國平
摘要:提高初三英語復習教學有效性,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初三英語復習教學依然存在依賴教輔資料、忽視能力培養等情況,嚴重阻礙了初三英語復習課的有效進行,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教師需要針對初三復習課教學現狀,制訂有效的優化對策,確保初三英語復習教學的有效性與可靠性。
關鍵詞:初三英語;復習教學;教學現狀;應對措施
引言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本文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以初三英語單元復習課為載體,對傳統的復習教學設計進行反思,探索如何改變傳統復習課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教學沉悶單調,學生疲勞困乏,教學效率低下的現象,將核心素養理念切實有效地貫穿于英語單元復習課堂,以話題為主線,以情境為載體,以活動為依托,提高初三單元復習課的有效性。
一、初三英語復習教學現狀
很多初三英語教師在復習教學期間,過度依賴教輔資料,復習計劃不夠合理,缺乏系統的規劃設計,導致教學計劃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做大量的模擬題或者依賴教輔資料,不僅讓學生的課業壓力加大,還會造成復習效果不理想。目前,初三英語復習教學期間,很多英語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強調反復做題,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初三英語復習期間,考試次數會逐漸增多,這導致教師對試題的講解不夠精細,很多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同時一部分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不愿意聽教師重復講解自身已經掌握的知識,這對兩者來說都是無益的。
二、以活動為依托,生成課堂
教育家杜威主張把活動作為教學的基本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感受語言。教學活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是學生為實現共同的目標相互合作、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策略。
在初三單元復習課上,教師可以開展生本、生生互動和小組合作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精心設計的活動中運用語言知識進行有意義的表達和交流,在交流中深化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從而不斷強化語言運用能力,實現課堂教學有效完成。
學生是一切教學活動的主體和中心,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多年的教學中,筆者主要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開展初三單元教學。小組合作學習采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把每個班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這樣,一方面使得各異質小組的構成達到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又使各小組處于大體均衡的水平上,增強小組之間的良性競爭,促進組內成員對學習任務和學業競賽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將競爭與合作內化為學生的學習行為,小組成員之間通過融洽的合作既提高了自己,又幫助了他人,學生學得更愉快,學習效果更令人滿意。
在學校生活(school life)這個話題的復習課上,教師讓學生結對子訓練鞏固句型,以小組合作采訪同伴:What is the most unforgettable thing?When was it?What have you learned?What do you think of it?談談自己初中生活中最難忘的人和事,以及自己的感受等等,最后由每個小組在班上分享。這樣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課堂上分享、傾聽、共鳴。同時,學生之間互幫互助、不斷進取、良性競爭,在自我、同伴、小組等多元評價下實現核心素養的內化與情感的升華。
三、提升考試效果
很多初三英語教師在復習教學階段,都會運用“題海戰術”來進行教學,并盲目增加日常考試的次數,以檢測學生的復習情況。但是這種方式并不能取得切實有效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及時改變教學策略,提升考試效果。
首先,教師要合理編制考核試卷,確保每次考試都能發揮其作用,能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點。考試題不能一味求難或者求多,要適合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情況,避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
其次,在考試完成后,教師要及時批閱,對考試結果進行及時反饋,并且要對進步較大的學生進行表揚,對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也要進行鼓勵。教師還要合理分析學生失分的地方,在解析時要具有針對性,能夠通過一道錯題的講解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避免學生在同一類型的題目上再犯錯;引導學生建立錯題集,將每次考試中或者學習中的錯題解析進行收集歸納,然后對學生的疑問進行解答。學生在整理錯題集時也能逐漸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可以經常翻看錯題集,復習相關的知識點,以避免再次出錯。
比如,有這樣一道題:I together with my classmates_____going to climb Mount Tai tomorrow.
A.is B.am C.are D.were
這道題是學生比較容易出錯的題型,教師要讓學生將這道題收集在錯題集中,然后集中對學生的疑問進行解答。together with連接并列主語時,謂語動詞應與前面的主語I保持一致。所以,學生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B。
四、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
構建主義理論是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基礎,初三英語復習教學期間,教師可通過任務的設置,讓學生完成任務,然后掌握知識與技能,提升初三英語復習效果。任務是任務驅動法的主線,學生是任務的主體,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主動思考、探索,最后掌握知識。設置任務時,首先教師要對課程要求進行思考,以教材為主要復習資料,對初中英語課的復習內容做出一個細致明確的規劃;其次需要對復習內容進行明確,然后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展現;最后要對任務進行編寫,如一些任務型習題,并對學生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
結語
初三英語復習階段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關鍵,是學生提升綜合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在復習教學期間,要針對英語復習教學現狀,制訂優化對策,提升復習教學質量與效率,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使其樹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進而取得優異的英語成績。
參考文獻:
[1]周智忠.基于思維品質發展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分析與建議[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04):40-44+61.
[2]錢志容.加強詞塊教學訓練 ?提高英語寫作能力——例談詞塊教學在初三作文復習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9(A0):91-92.
[3]潘芳英.初三英語跟進式復習改進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9(2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