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銀招
摘要:在當前教學不斷改革背景下,小學中年級正是習作教學開展之初,語文教師應有目的性的對學生習作水平進行培養,打好基礎對于他們后續的學習與發展均有巨大影響。因此,在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應從多方入手,幫助小學生寫出更加優質的作文,從而顯著提升其習作水平。本文針對小學中年級學生習作水平的有效提升方法提出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中年級;習作水平;提升方法
前言:
習作是小學中年級語文學科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能體現出學生的表達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及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實際情況,教師應更加重視,且需投入大量精力與時間,對小學生加以培養。故而,教師在教學開展過程,可以多樣的方法及從多方面出發,給予小學生指導,使其習作水平與質量得以不斷提升,為日后更好的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一、培養學生習作思維,引導觀察生活
在小學中年級階段,習作是語文學科教學中重難點部分,教師應有目的性的對學生習作加以培養。而真正的學習應讓小學生積極思考,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過程,有突顯小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還能拓寬其習作思路。然而在生活中處處皆存在不同的美,只是對小學生而言,缺乏善于發現美的眼睛,這就是為什么小學生習作的內容往往雷同率很高,原因在于他們對生活缺少認真觀察。對此,教師在教學開展過程中,應從生活方面出發,引導小學生仔細、認真觀察平時所熟悉的生活,從中獲取習作靈感與更多素材。只有如此,才能讓小學生的習作思路拓寬,實現培養其習作思維的目的,從而提升小學生習作水平與質量,突顯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效率。
比如在學習《海濱小城》一課,這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課文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抓住海濱與小城的景物特點,為人們展現絢麗多彩的海濱景象以及美麗整潔的小城風光,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之情。可見作者是經過仔細認真的觀察,才能寫出如此真實生動的文章。那么教師就應以此課為例,先讓小學生深入閱讀課文,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境,再積極引導小學生用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去觀察生活,從細微之處獲取靈感與習作素材,并將自己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進行記錄,通過積極思考,組織好語言,以習作的方式表達出來。如此一來,小學生就能寫出更精彩且豐富的作文,從而提升習作水平及質量,達到培養學生習作思維目的,讓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效率隨之得到提高。
二、傳授學生習作方法,加強練筆活動
小學中年級正是習作學習的初始,教師應幫助學生打好基礎,這將有利于他們日后的學習及發展。然而若想提升小學生的習作水平,勢必要勤于動筆,加強習作練習,才能逐漸收到顯著效果。故而,語文教師首先應傳授小學生習作方法與技巧,使其能掌握更多相關知識,并將所學運用于自身習作中,寫出脈絡清晰,內容生動、豐富且真實的作文。教師可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內容,以此作為小學生習作教學的例子,使其能學到更多寫作手法與修辭方法。同時加強小學生練筆活動,要求他們運用所學進行習作,從而不斷提升小學生的習作水平,寫出更優質的作文。
比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課文按照總分總的順序分為三段,其中又包含了由上到下以及由近及遠的寫作手法,從海面到海底,最后到海灘與海島,寫出了西沙群島的富饒美麗。全篇課文脈絡清晰且層次分明,首尾遙相呼應,且采用了比喻、夸張、排比等多種修辭方法。教師可用本課作為例子,讓小學生掌握這些習作方法與技巧,并靈活運用于自己后續習作中。再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小學生播放一些美麗景色的視頻,讓其能夠運用所學進行習作,開展加強練筆活動,從而達到練習目的。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小學生習作水平與質量,確保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效率得以提高。
三、指導學生積累素材,鼓勵拓展閱讀
習作對于小學生而言不但枯燥,也極易使其產生排斥心理,往往會讓小學生感到無詞可用,甚至認為習作難度很高,導致小學生寫出的作文質量偏低。故而,教師應對其習作進行培養,若想寫出好的作文,小學生必須要進行大量、廣泛的閱讀,這對習作來說至關重要。教師應積極鼓勵小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可立足教材上的內容為小學生推薦課外閱讀資源,也可讓其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而教師則需指導小學生在閱讀中學會積累素材,摘抄一些優美的詞匯、語句及段落,以便運用于習作中。如此一來,就能讓小學生在大量閱讀后進行習作,寫出的作文也會更精彩。從而提升小學生習作水平及質量,顯著提高其語文各項能力與文學素養。
比如在學習過《盤古開天地》、《精衛填海》、《普羅米修斯》、《女媧補天》這類神話故事后,為了提升小學生習作水平,教師應積極鼓勵他們進行拓展閱讀。可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可為小學生推薦《山海經》、《中國神話故事》等課外閱讀資源,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與興趣自由選擇。語文教師要有針對性的給予小學生指導,教會他們如何積累習作素材,例如摘抄佳句、詞匯,做好閱讀筆記,寫出讀后感等。如此不但能豐富小學生的知識儲備,開闊其視野,還能讓小學生掌握更多作者不同的寫作風格。同時在大量與廣泛閱讀下,不但能提升小學生習作水平與質量,還能提高其閱讀、理解、分析、思考等多項能力及文學素養,確保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有效性更高。
總結:
習作是小學中年級學生必須打好基礎的學習內容,也是語文學科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對小學生而言有極大重要性。因此,語文教師還需更加注重,在教學開展過程中,引導小學生仔細觀察生活,并鼓勵拓展閱讀,加強練筆活動。以此幫助小學生提升習作水平與質量,促使其各項能力顯著提升,突顯小學語文學科習作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云閣.略論提升小學習作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2021(26):82.
[2]錢荷芳.優化習作評改方法 提高學生習作水平[J].名師在線,2021(1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