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莉潔

【摘要】目的:對陰道分娩產婦應用預見性護理,并分析其預防產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經陰道分娩的120例產婦。按照隨機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60例產婦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60例產婦在此基礎上接受預見性護理。對比兩組產婦產后2h、24h出血量及產后出血發生率。結果:產后2h、24h,觀察組產婦的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產后出血發生率1.67%,對照組發生率11.67%,差異明顯(P<0.05)。結論:對陰道分娩產婦應用預見性護理可降低其產后出血量,對預防產后出血發生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產后出血;陰道分娩;預見性護理
陰道分娩被認為是女性分娩的最佳方式,但仍無法避免對產婦造成損傷,產后具有一定的產后出血風險。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危險因素較多,包括凝血功能障礙、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以及軟產道損傷等,嚴重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因此,為改善產婦預后,減少產后出血發生,需要采取預防性護理措施,從根本上阻斷產后出血誘因。本文將對陰道分娩產婦應用預見性護理,并分析其預防產后出血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經陰道分娩的120例產婦。按照隨機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60例,年齡22~32歲,平均(27.50±2.06)歲,孕周37~41周,平均(38.02±0.87)周;初產婦41例,經產婦19例。對照組60例,年齡23~34歲,平均(27.89±2.22)歲,孕周37~42周,平均(38.40±0.82)周;初產婦43例,經產婦17例。兩組產婦上述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產婦接受常規護理,包括產前宣教,監測產婦的生命體征;進入產程后建立靜脈通道;第三產程后對產婦生命體征進行監測,檢查胎盤剝離情況,發現產程延長應立即采取處理措施,避免產婦體力衰竭;分娩過程中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提高產婦分娩知識知曉率,引導產婦積極配合。在此基礎上,觀察組產婦實施預見性護理,具體方法:(1)高危因素評估及控制:評估產婦的產后出血高危因素,包括凝血功能、心理狀態、胎盤因素、產次與胎次、分娩方式等,對高危產婦進行重點干預;注意觀察產婦的膀胱充盈情況、子宮收縮情況,檢查有無陰道出血,記錄出血量,對產婦體溫、血壓、脈搏、心率等指標進行監測;遵醫囑給予預防性藥物,觀察其用藥反應;(2)出血情況觀察:遵循“211”原則觀察產婦出血情況,即產時出血量超過200ml、產后1h超過100ml、產后 2 h超過100ml;產后2h是產后出血的高危階段,應密切監測產婦情況,觀察體溫、血壓、脈搏其變化;發現出血應立即查找原因,告知醫師處理;(3)預防護理:對產婦進行子宮按摩,促進淤積血塊排出,增強子宮收縮,改善子宮狀況;對產婦進行母乳喂養指導,促進泌乳及子宮復舊;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其不良情緒,避免因負性情緒影響宮縮;對產婦進行飲食營養指導,促進其體力恢復;全程陪伴產婦,并允許一名家屬陪同,給予產婦支持和鼓勵,分散其注意力,緩解其心理、生理壓力;(4)搶救防護:做好急救準備,若發現產婦出現產后出血且未能及時止血,出血量為500~1500ml,應立即給予補充血容量、抗休克處理;若超過1500ml,應立即配合醫師搶救。
1.3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產婦的產后2h、24h出血量,統計兩組的產后出血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分別以(%)、(x ?±s)表示,數據應用SPSS22.0處理,采取X2、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產后2h、24h,觀察組產婦的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1。觀察組發生產后出血1例,發生率1.67%;對照組發生產后出血7例,發生率11.67%,差異明顯(P<0.05)。
3.討論
陰道分娩雖然是一種安全性較高、對產婦影響較小的分娩方式,但仍可能出現嚴重并發癥,威脅產婦生命安全。其中,產后出血就是陰道分娩常見的并發癥,與子宮收縮乏力、軟產道損傷等多種因素有關。在以往的產科護理中,主要采取基礎護理、病情護理等措施,缺乏對產后出血的預見性護理措施,較為機械化,被動性較強,導致產后出血時有發生,不利于產婦的身心健康。
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產婦實施了預見性護理,該護理方案以護理程序為基礎,以疾病演變規律為依據,針對相關危險因素、現存及潛在護理風險,采取前瞻性、預見性的護理措施,從而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為預防產后出血發生,首先應對產婦的高危因素進行評估,對高危產婦進行重點管理。同時,對可能引起產后出血的相關因素進行預防性干預,例如,研究發現,負性情緒可引起產婦內分泌紊亂,增加兒茶酚胺釋放,減弱子宮收縮力,因此,應關注產婦的心理狀態,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在本次研究中,產后2h、24h,觀察組產婦的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且產后出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其應用效果良好,可有效預防產后出血發生。
綜上所述,對陰道分娩產婦應用預見性護理可降低其產后出血量,對預防產后出血發生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郭冬青. 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護理效果的影響研究[J]. 母嬰世界,2021(12):185.
[2] 賴靜,鐘瑞儀,祝建華. 陰道分娩產后出血應用預見性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1,12(8):143-145.
[3] 朱琳琳. 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護理效果觀察[J]. 當代臨床醫刊,2020,33(2):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