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鑫蕓
摘 要:課程思政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環節,以專業課程為載體,恰當地運用教育方法、手段,將意識形態、價值引領的教育性因素滲透、融入教學過程中,使思政教育融入學科教學的全過程,最終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境界。本文以基礎會計課程為例,以課程思政融入點為切口,結合教學內容、理念、方式等,挖掘會計課程的思政元素,將思政教育貫穿全過程,真正體現其育人價值。
關鍵詞:高職院校? ? 會計專業? ? 課程思政
在高職院校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尚未與專業教學相結合,思政教育處于一種相對獨立的狀態,不能有效實現課程與思政兩者同向同行的育人目標。學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一、將“愛國、誠信”融入會計課程
基礎會計是會計類專業的基礎課程,也是學習其他財經類課程的基礎。掌握會計基本理論和方法,有助于學生搭建會計專業基本知識框架,了解企業的基本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在基礎會計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形成正確的“三觀”。
學習會計專業知識,要先了解會計的發展史,早在西周時期就已存在專門負責收支的官職,名為司會,宋代的四柱清冊標志著中國會計學發展的一個重大成就,明末清初的龍門賬及后來產生的四腳賬都體現了會計嚴謹的專業特色。學生通過了解會計的發展史,建立了民族自信心,厚植了愛國主義情懷,增強了文化自信,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個人層面的“愛國”二字。
企業籌資一般來源于債權人借款和吸收投資兩部分,不同的籌資方式其籌資成本不同,風險也不同,企業籌資來源必須合法,數量合理,方式合規,要在企業能償還的能力范圍內籌資,負債融資,到期歸還,誠實守信,做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信”二字。切不可為了達到籌資目的弄虛作假,要注意降低籌資成本,增強節約意識。
在會計的資產要素中,存在著“應收賬款”的會計科目,企業的應收款項一般是由銷售業務產生的,在核算應收賬款時,財務人員要以公允、客觀的態度對待每一筆資金往來,嚴格遵守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樹立嚴謹的工作作風,發揚敬業精神,嚴格遵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個人層面的“敬業”準則,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二、將“依法合規”融入會計核算教學
資產要素中的存貨項目,根據2019年增值稅稅率調整的變化,以增值稅為例,由16%降至13%,10%降至9%,大大減輕了企業的稅費負擔,刺激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更讓一批中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起來,從而快速增加了企業的財務收入,增強了國家的經濟實力從而惠及民眾。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在改革開放中的優越性,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信心。
在負債要素中,“應交稅費”項目表示企業或個人應繳納的各項稅費,明星偷稅漏稅被罰巨款的反面案例時常被媒體曝光,正所謂“偷稅抗稅違法,納稅協稅光榮”,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好公民,合法納稅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每位公民都應該嚴格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信二字,樹立擔當意識,做一個自覺納稅的好公民。
在講解會計報表編制時,審核原始單據要真實合法,處理票據業務要認真嚴謹,編制記賬憑證要精確細心。通過仿真實訓,做到不粉飾報表數據,做到真實準確、客觀公正,自覺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利益、集體利益,做到誠信、公正、認真、嚴謹。
三、思政融入課堂教學之變
將思政融入課堂后,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一)教學理念的變化
教學理念的變化首先要求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在會計專業教學中充分挖掘課程思政教育融入點,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自然地銜接思政內容,在課堂舉例或課堂活動安排中,巧妙地引導啟發學生,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也不忘進行思政教育,將專業與思政相結合,使其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教師要從自身做起,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好言傳身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教學方式的變化
思政融入課堂后,教學方式由傳統的滿堂灌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互動教學模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用互動式、體驗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由“被動聽課”變為“主動參與”。利用信息化手段,通過學習通App、云課堂、微課等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學生可隨時隨地進行課程的學習與討論,完成作業并及時得到反饋。線上教學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線下的面對面交流促進了學生與教師的情感交流,同時教師能有效地把控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這種混合式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
(三)教學內容的變化
在課程思政的引領下,會計專業教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美融合,充分發揮了專業課的思政教育作用?;A會計教學內容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課堂理論教學中,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養成良好的會計職業素養,具備會計職業道德,遵守會計職業行為規范,在日常工作中做到誠實守信、愛崗敬業。
在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通過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變化,做到課程與思政的同向同行,既拓展教學內容,又收到了立德樹人的效果。教師在講解會計專業知識時要善于發現思政教育在課程教學中的融入點,通過引入案例、混合教學模式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僅讓學生學習了專業知識,同時提高了自身的道德素養,為成為一名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素養的會計專業人才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錫成.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經濟師,2019(11).
[2]何彥.課程思政融入高職會計專業教學的實踐路徑探討[J].高教學刊,2020(4).
[3]王瑋.中高職銜接思政專業課程教學方法研究[J].長江叢刊,2018(29).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