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新背景要求負責旅游人才輸出的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上適時作出調整。旅游英語作為旅游專業的核心課程,只有在教學內容、授課方法和師資隊伍三個方面進行改革才能培養出滿足行業企業需求的復合型旅游人才,才可以更好地為服務地方經濟作出貢獻。
【關鍵詞】文旅融合;旅游英語;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吳晶,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2020年度寧夏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全域旅游背景下寧夏復合型旅游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研究”(項目編號:NGY2020165)。
隨著我國經濟的穩步發展和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旅游業已成為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關鍵產業。為增強和彰顯文化自信,統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和旅游資源開發,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將文化部與國家旅游局的職責整合,組建文化和旅游部。
文化和旅游部的組建體現了我國旅游業的發展趨勢和廣闊前景,即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文化和旅游二者共融共生,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國家機構的改革和行業產業的發展要求負責旅游人才輸出的各高校調整人才培養方向以更好地契合文化和旅游業的發展。高職院校是培養旅游人才的主要陣地,國家對職業教育發展的鼓勵和資金投入要求各高職院校能適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為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作出貢獻。旅游英語作為旅游專業的核心課程,應該根據行業企業需求和實際教學情況進行改革,以適應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新趨勢。
一、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對旅游人才的要求
近幾年,文化和旅游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和增長期。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新趨勢對旅游從業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旅游從業人員必須掌握過硬的導游技能、擁有扎實的語言功底和通曉中國文化,成為復合型旅游人才。國家和行業對復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給整個文化和旅游產業從業人員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也向輸出旅游人才的各高職院校指明了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旅游英語作為旅游專業的核心課程,開設本課程的目的是使旅游從業人員為入境外國游客和國內出境游客服務時具備扎實的語言功底、過硬的導游技能和通曉中外文化的能力,進行跨文化交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旅游英語課程設定的教學目標符合國家、行業對復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適應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趨勢和廣闊前景。
二、高職院校旅游英語課程教學現狀
旅游英語作為高職院校旅游專業的核心課程,要求學生通過這一課程的學習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較強的英語導游服務技能、較高的中西文化素養和自如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旅游英語課程教學受到教材、課時、教師、設備等軟硬件的限制,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師資隊伍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1.教學內容陳舊,缺乏特色文化。高職院校目前所使用的旅游英語教材大多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大連理工出版社等出版,教材內容主要圍繞導游服務工作的食、住、行、游、購、娛等各個環節,全國各地一些景點的英文導游詞講解外加部分中國傳統文化展開,內容紛繁復雜,針對性不強,部分中國傳統文化的篇幅和內容對高職學生在理解上有很大難度,而地方特色文化在所有旅游英語教材中幾乎沒有涉及。旅游英語實際教學中由于受總體課時和教材內容的限制,授課教師只能將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學內容依舊沿襲對傳統的食、住、行、游、購、娛或全國部分景點英文導游詞的講解分析,課時稍微寬松時會拓展一些中國傳統文化內容,課時緊張時這部分內容會被縮減掉。旅游英語教學中,特色文化內容的缺失會影響將來從事旅游行業學生的文化知識儲備。旅游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導游只有真正掌握和熟悉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化才能真正了解這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和風土人情,才能更好地為游客提供專業滿意的服務。
2.教學方法單一,實踐實訓不足。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和信息化快速發展的當下,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旅游英語課程依然采用傳統的線下教學方式,圍繞書本、教案、課件、書面作業等開展教學。在新冠疫情比較嚴重的2020年,旅游英語線上教學開始慢慢普及。學生返校以后,旅游英語課程逐步采用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但是個別院校的教師為了省事,仍然采用純線下的教學方式。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教授旅游英語是很好的嘗試,但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受到課時的限制、教材內容的繁瑣、學生英語水平差異等因素的影響,旅游英語授課教師往往會壓縮或者忽略實踐實訓課時或環節,導致學生的導游實踐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有所欠缺。旅游英語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程,單純的線下教學或者缺乏實踐實訓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還遠遠達不到設定的教學目標和學習效果。因此,旅游英語課程的教學方法需要改革,單一、死板的授課方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能動性,更難滿足行業企業對復合型旅游人才的要求。
3.師資隊伍缺乏導游實踐經驗。教授旅游英語課程的教師應該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功底、豐富的旅游行業實踐經驗、深厚的文化知識素養和很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但現實是,廣大高職院校旅游英語課程的授課教師大部分為英語專業的碩士畢業生,缺乏旅游行業背景和實踐經驗,部分教師甚至不了解旅游行業的發展和前景,課堂授課只是單純地關起門來照本宣科,忽略了高職院校辦學的基本思路:產教融合、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旅游英語課程授課教師在旅游行業背景和實踐經驗方面的缺乏使得這一課程的授課只是單純的英語語言學習,學生的導游服務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處理突發問題的能力、具體的實踐實訓環節等均有部分程度的欠缺和不足。因此,旅游英語課程師資隊伍的整體素養需要不斷提升,具體包括旅游行業實踐經驗、綜合文化知識素養、突發狀況處理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等。
三、文旅融合發展背景下旅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路徑
面對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文旅融合發展和旅游英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旅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可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師資隊伍建設三個方面展開。
1.整合教學內容,增加特色文化。對于旅游英語教學內容方面的問題,筆者建議在教學中整合教材內容,添加文化板塊。旅游英語主要應用人群是為入境游客服務的導游和為出境游客服務的領隊。因此,作者認為旅游英語課程內容應包含英語導游服務基本技能、文化板塊、應急處理、實踐實訓等內容。文化板塊需包含中國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只有通曉以上兩種文化的導服人員才能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以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英語課程為例,旅游英語課程組全體教師經過多次行業企業調研并與同專業組英語視聽說、英語導游實務和英語國家概況等課程授課教師商討后,刪除了課程間的重復部分,最終確定了教學內容:導游服務基本技能、地方特色文化、應急處理、實踐實訓等。地方特色文化主要圍繞寧夏的經典文化展開,如沙漠文化、史前文化、黃河文化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將授課內容和相關文化緊密銜接,語言、導服與文化相互融合,增強了學生的語言基礎、導服技能和文化素養。
2.革新教學方法,加強實踐實訓。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旅游英語課程教學也應跟上時代和技術發展的步伐,授課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方法,將新的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在課程教學中增加實踐實訓環節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導游服務水平。以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英語課程為例,課程組全體教師集思廣益,在學習通平臺上傳教學基本內容、拓展資料、應急視頻、實訓項目、課后作業等。在線上平臺的輔助下,學生可以課前預習相關內容,課中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課后完成實踐視頻的錄制。線上平臺的使用不僅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學習,而且能夠幫助教師很好地了解學習和教學效果。在實踐實訓方面,旅游英語課程組進行了大膽的嘗試,舉辦了導游服務技能大賽、紅色故事講解大賽和配音大賽等,并在學期內聯系合作的景區和旅行社資深導游將學生帶進景點,身臨其境的體驗景區與文化,進行實地講解與模擬練習。與此同時,學校還有英語角、相關社團和文化節等第二課堂活動。各種實訓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有效展示了學生的語言水平、導游服務技能和多樣文化風采,豐富了教學活動和校園生活。
3.加強師資培訓,提升專業素養。師資隊伍是教學中的重要因素。廣大高職院校旅游英語課程的授課教師大都是英語專業的碩士生,缺乏旅游行業背景和專業實踐經驗。因此,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對旅游英語課程至關重要。提升師資隊伍專業素養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一是外部引入,二是內部培養。外部引入主要是從旅游行業企業引入資深的英語導游以加強師資隊伍力量,內部培養主要把校內老師派到旅游行業企業進行英語導游的各種實踐,加強導游專業素養和實踐經驗積累。另外,通過上述兩種方式培養的教師還要經常參加各種關于旅游的論壇、發展研討等以了解行業發展態勢,更好地為教學服務。以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學院和系部通過外引內培、送師進企、專兼結合、技能競賽、承擔課題、信息化大賽等方式培養了一支優良的旅游英語教學團隊。團隊中有5名教師已經考取英語導游資格證書,并在假期、周末等閑暇時間親自帶領外國來寧旅行團體驗寧夏風情;團隊成員均擔任過區級、國家級導游大賽指導教師,參加過區級、國家級信息化大賽;團隊成員主持并參與過區級、國家級文化旅游相關課題,發表文化旅游相關學術論文若干篇;團隊成員均擔任過旅游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的指導教師。優秀的教師隊伍為旅游英語教學提供了強大的師資保障,更為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旅游英語需根據行業發展要求適時調整授課內容、教學方法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旅游英語教學中,只有通過整合教學內容、革新教學方法、添加文化板塊、加強實踐實訓等才能培養出行業企業需要的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較強的導游服務技能、較高的文化知識素養的復合型旅游人才,從而更好地為游客進行導游服務、跨文化交際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姚瑤.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職旅游英語教學改革研究——以南京旅游職業學院旅游英語專業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 (6):121-122.
[2]費小琴.旅游文化視角下的高等旅游外語教學改革[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3(1):47-49.
[3]馮小巍.淺談旅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J].牡丹江大學學報, 2013(3):147-148,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