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信息技術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并對這一課程的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師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要轉變教學觀念,將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與其他學科相比,信息技術課程的實踐性比較強,并且信息技術應用于現代社會中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要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本文將分析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性,進而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問題解決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1)16-0238-02
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可以有效地開發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視野,對學生未來發展有積極的作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指出,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的信息技術知識,還要使其形成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深入挖掘課程內容,將信息技術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信息技術成為學生解決問題的新工具,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1?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性
信息技術在小學是獨立的科目,目前的教學內容以計算機操作與網絡技術為主,不僅能培養學生運用信息知識的方法,還可以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信息技術課程可以培養學生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獲取信息、傳遞信息以及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使學生具備分析問題、處理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再僅僅停留于學習軟件的操作。教師在信息技術課堂中要將學生培養成具有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新型社會人才,并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1]。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化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人類正式步入信息社會。在這種大環境下,掌握先進的信息技術知識是學生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信息素養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2?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現狀
現階段,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面臨著一些問題。首先,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固定,注重問題解決方法的總結,忽視了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教,卻忽視了學生的學,學生容易出現解決問題能力差、理論知識無法很好地應用于實踐等問題[2]。具體來說,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比較注重介紹計算機的使用方法,卻很少會告知學生在什么情況使用哪一種計算機技術,使得學生無法充分地理解計算機技能。其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比較習慣套用解決方法,缺乏反思和總結,沒有重視新舊知識的貫通,無法使知識形成網絡。這些問題使得信息技術教學在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上受到了一定的阻礙。
3?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策略
3.1?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提問
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教師要先保證學生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也就是發現問題的能力[3]。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比較嚴肅,學生面對教師會比較緊張。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良好的課堂環境有助于學生進行探索和發現,有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形成,使學生敢于大膽提問。并且,小學生好奇心比較強,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如教學“設置個性桌面”這一單元,主要是讓學生學會設置電腦桌面、背景以及屏幕保護的方法,使其了解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同時在操作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可以提前將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進行換臉,用這些卡通人物作為導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引出今天的教學內容——設置電腦桌面。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兩種不同風格的電腦桌面,讓學生討論一下兩者有什么不同、怎么才能更換桌面,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問題意識。最后教師講解操作方法,然后請學生進行實踐。
3.2? 以學生為主體,精心設計教學內容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操作性比較強,教師在課堂中要留給學生充足的實踐操作時間,使學生可以有效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4]。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根據任務教學法,將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進行有效結合,制定相應的教學任務,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其實踐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也可以采取游戲教學法。
如“認識鍵盤”這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是讓學生掌握鍵盤的四個分區,了解鍵盤的分布規律,并明白特殊控制鍵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能夠熟練地使用主鍵盤輸入字符,提高學生的鍵盤輸入水平。教師可以采取闖關游戲的教學方法。首先利用謎語“方方豆腐塊,功能各不同。指尖下跳舞,電腦好幫手”作為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出今天的教學內容——鍵盤;然后請學生感受一下鍵盤的手感,并了解鍵盤一共有多少個鍵;再為學生講解鍵盤的分區,主要分為主鍵盤區、控制鍵區、數字鍵區、狀態指示區、功能鍵區。當學生掌握鍵盤的分區后,教師即可組織闖關游戲:第一關請學生嘗試輸入兩行小寫的英文短語,幫助其掌握Backspace、空格鍵、回車鍵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第二關輸入開頭為大寫字母的英語短句,請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思考如何解決,讓學生明白Caps Lock的使用方法;第三關為學生講解Shift鍵的作用。這節課中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讓學生進行自主嘗試,在遇到問題后獨立解決,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在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在實踐中收獲了知識,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3.3? 創設教學環境,拓展學生思維
小學生心智水平發展較快,思維也相對比較活躍,不容易受控制,經常會產生一些新奇的想法。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現代教育倡導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尊重和保護學生新奇的想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也要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空間,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拓展學生的思維,進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在學習“填充顏色”這一課時,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插入黑白線條圖,并能夠使用倒色工具進行填色,掌握放大鏡的特點及使用方法,并在填色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操作能力,提高學生色彩搭配的水平。教師可以提前填充好一幅作品,利用這幅作品進行課堂導入,與學生討論:你最喜歡的顏色是什么?再向學生展示兩幅作品,一幅是線條畫,另一幅是在上一幅的基礎上填色而成。并提問:你喜歡哪一幅畫,為什么?請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后再帶領學生學習填充顏色,在填色的過程中提問:有時候顏色會跑到外面去,這是什么原因呢?鼓勵學生思考并獨立解決這一問題。最后教師引導學生使用放大鏡,發現畫的線條沒有完全閉合,導致顏色跑出來了。當學生完全掌握填色的方法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隨意創作,并為自己的創作填充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與同學進行交流探討,讓學生之間互相提出意見,方便學生改進自己的作品,最后教師可以挑選出優秀作品向大家展示。在自由填色的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充分發揮,問題解決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總之,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然后再結合實際生活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養成聯系生活實際思考問題的習慣,并且提高其主動探索的欲望,從而促進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許國華.將信息技術融入“解決問題”教學,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19(14).
[2]柯麗芬.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中),2018(1).
[3]張利娟.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以《圖表的制作》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7(33).
[4]王鳳茹.巧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小學
科學《設計新食品》教學反思[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3
(5).
【作者簡介】
徐劉志(1991~),男,漢族,江蘇如皋人,本科,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教育技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