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教學也迎來了新的改革政策,在改革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更加注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問題意識的激發成為數學課堂中的首要任務。在很多的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在教授知識的時所采用的模式都是單一的模式,學生一直是課堂活動中的被接受者,這就使得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降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也沒有積極性,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也沒有動腦思考問題去把知識舉一反三,并不能夠真正地把數學知識吸收到自己的腦海之中進行內化。所以小學數學老師要創新教學方式,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培養問題意識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的養成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在課堂之中對學習的知識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并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問題進行解決,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多媒體的運用,幫助學生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通過有趣生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問題意識萌芽,讓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也獲得一定的提升。
一、創建和諧的學習氛圍
現在的許多教學課堂的教學環境很差,課堂學習也處于一種壓抑枯燥的氛圍之中,導致學生對于學習不感興趣,有疑問也不敢去問,在這樣的教學之中極大程度的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和成長,在教育教學的改革之下,作為小學數學老師,在課堂之中要能夠根據本班學生的年齡性格等特點來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好的學習氛圍,多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獲得自信心,在與學生的相處之間時要建立平等尊重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我會認真傾聽并仔細的講解,消除學生不敢問問題的現象,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對知識進行思考,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例如我在帶領學生學習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時候,有學生會在課堂之中進行提問說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同的呢?為什么都是四個邊長方形不能是平行四邊形呢?當學生提出這些問題的時候我會先說:“你問得很好”,“我怎么沒想到呢”,“你的思路很好”通過這樣的方式鼓勵讓學生更敢于發問,把自己的疑問表達出來。長此以往很多學生都會在課堂中進行提問,把自己對于知識的疑問進行表達,當學生提出問題的時候我也會讓其他有想法的同學嘗試進行解答,讓學生能夠在提問和解答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感受到自己是被老師重視的,最后學生們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也獲得了提升,問題意識也獲得了萌芽。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想要發問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都把信息技術應用在了教學之中,數學知識本就有著抽象的特點,小學生的認知還比較淺薄,對于一些知識并不能夠在腦海中進行想象,所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打破學習數學的畏難心理。
例如我在帶領學生學習到《平移和旋轉》的時候,我就會運用多媒體讓學生更加直觀的觀看圖形是如何進行平移和旋轉的,這時就會有學生提問:“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會運用到平移和旋轉呢?”于是學生都紛紛討論了起來,在思考中學生發現自己家里的電扇、公園里的風車都是在進行著旋轉,平時去商場坐的電梯是平移的現象。接著我會繼續運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幫助學生加深對于這部分知識的理解,最后我會請學生到講臺上在白板上來親身試驗一下平移的活動過程,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產生了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積極性,在觀看的過程中學生們不斷和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連接,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們也都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參與到了課堂的教學活動之中,在學習過后我會組織學生實踐,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會發現更多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中漸漸學會了提問。
三、引導學生樂于提問
在數學課堂中有許多學生都沒有問題,覺得老師講的什么就是什么,從不提問,這樣的學生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比較差,并不是對于知識的掌握不夠,而是沒有一個自主思考的能力,不適用大腦去思考把知識內化為自己的并進行運用,沒有形成問題意識。所以作為小學數學老師,我們要通過適合本班學生年齡段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由內而發地想要提問。
例如我在帶領學生學習到《軸對稱》這一內容的時候,我就會在課堂之中給每個學生都發放一些圖形,有愛心、喜字、蝴蝶等等,讓學生對這些圖形進行觀察和思考,讓學生對軸對稱圖形有初步的認知,接著我會讓學生自己動手來制作軸對稱圖形,在制作完畢后有學生提出了問題,軸對稱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圖形的兩邊分別對應相同就是軸對稱圖形了嗎?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和觀察中了解了軸對稱圖形的各種特征,并且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綜上所述,問題意識的培養對于學生來說有很積極的作用,作為小學數學老師,我們在課堂教學之中要多多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進行思考,發現其中的一些問題,并且能夠勇敢的提出來。
參考文獻:
[1]彭文鳳.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J].讀寫算,20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