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龍
摘要:綜合實踐課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并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中有著巨大的作用。然而綜合實踐課在中學的開展常常流于形式。為改變這種情況,我們進行了如下方面的探索:改變綜合實踐課分工合作方式使每個學生都能真正參與到活動中來;改變綜合實踐的開展思路,使其開展盡可能的常態化;改變綜合實踐課的內容,確保所有學生都有最充分地發揮自己潛能的機會。最終培養了學生的交往協作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利用和創新等綜合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綜合實踐課;綜合素質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勝出的常常是即具有某種專業技術又具備一定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是有主觀能動性的、有創造性思維的活生生的人,在這種教育教學模式很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動手能力和實踐精神。復合型人材的培養也就成了難以實現的空中樓閣。為了改變這種情況,綜合實踐課被引入到了新課程的理念中。
盡管我們認識到綜合實踐課在素質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其成效的“外顯性”遠不及學科課程,顯現的速度也遠不及學科課程快,特別是在數理化等理科中表現更為明顯;結果造成綜合實踐課的開展流于形式而失去實質的內涵,綜合實踐課被畸變為:創辦特色學校的工具或拿獎金獎牌的游戲;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那么能否通過綜合實踐課讓學生即提高綜合素質又掌握學科知識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開展了形式多樣化的綜合實踐課,下面談談幾點體會:
一、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確立好綜合實踐課的內容和運作形式
1、所選內容易于模塊化,不同模塊的內容相互鉸鏈較少。浙江省高中課改目標:確保所有學生都有最充分地發揮自己潛能的平等機會。因此教師在選擇綜合實踐課內容的時候要選擇易于模塊化的而且不同模塊之間的相互鉸鏈要盡可能少的內容,這樣就保證每個小組的主要內容都有不同于其他小組。這就即讓每個小組感覺到自己小組的東西獨一無二,防止不同小組之間的相互抄襲,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的信息收集、歸納及發表和討論等綜合素質的能力。
2、確立好運作形式,確保每位同學都樂于參與其中。進行分工有以下一些優點:
(1)首先,學生自己更了解自己的興趣喜好,自己選擇參與內容更容易將自己的特長展示出來。如果讓老師來指定某人負責某項目,常常很難將每位同學都安排到自己最感興趣或最擅長的地方去,這樣就降低了他們的參與熱情,最終可能是敷衍了事。而讓學生自己來安排自己,就可以大大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讓學生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促使他們養成積極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習慣!
(2)以更豐富的形式開設綜合實踐課可以讓更多的人樂于參與進來。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興趣,我們不斷的豐富綜合實踐課的內容和形式,在客觀條件上滿足了學生的愛好需求,更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進綜合實踐課的興趣。例如有人想做小記者,他就要學習做一個小記者的基本知識和與采訪內容相關的化學知識,同時提高了其綜合素質能力。
二、做一名優秀的“導演”——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
1、提供咨詢服務。在綜合實踐課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讓學生更積極、更主動地進行學習,同時要盡量避免讓學生盲目地嘗試,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而毫無所獲,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充當起咨詢員的角色。由于思想發育的不成熟、知識水平沒有達到足夠的高度,學生的很多想法是不完善的、甚至是錯誤的。這個時候他們就很需要一位經驗豐富、知識豐富的人幫助他們判斷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是否合適或合理。例如,在綜合實踐課《愛護水資源》中,學生提出想去取附近的河水來化驗其中含有哪些重金屬離子、濃度是多少。
2、提供技術支持
在綜合實踐課中,很多學生還不具備較強的信息收集、多媒體制作等能力。這個時候教師應該在這方面提供幫助和指導,防止學生因為不懂又得不到幫助而處于無助狀態,造成積極性受到較大影響。
三、不宜要求“太完美”——重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參與過程
綜合實踐課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的能力,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所以我們注重的不是學參與綜合實踐課的結果,而是學生參與綜合實踐課的過程。因為有時候犯錯也能增強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有時候失敗反而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有時候矛盾更能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四、給學生一雙自由的翅膀——不斷創新的活動內容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且更有利于學生的創新等能力的培養
高中課改目標:確保所有學生都有最充分地發揮自己潛能的平等機會。怎樣才能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充分把自己的豐富多彩的潛能都發揮出來呢?讓學生自己來豐富綜合實踐課活動內容是關鍵。
例如:在班級中常常存在這樣一類學生:他們不喜歡傳統的基礎課程,但是他們卻喜歡玩電腦和掌握信息技術,并且在這方面有一定的特長。于是就有4位同學提出通過設計制作愛護水資源的網站,來向人們宣傳愛護水資源的重要意義。我們覺得這個創意非常好:第一,通過制作網站提高了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能力,培養了團隊合作能力。第二、在制作網站過程中,學生必然要詳細的閱讀理解水污染和改善水質的知識,然后才能根據知識的前后銜接、框架結構來設計網頁的層次和版面布局。這樣就使學生情不自禁的主動去學習相關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科知識水平。第三、通過展示其才華,學生樹立了“只要努力去做,總會成功”的信心。樹立起了成功的信心,對他們學習其他東西也非常有幫助。
為培養適應21世紀的創新型人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應大膽探索創新,真正將新課程所改革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融入到綜合實踐課中,最終為祖國培養出即具有某種專業知識技術又具備一定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榮剛.農村小學綜合實踐課的探索.邳州市八路鎮中心小學
[2]賀志平.綜合實踐課怎樣上[EB/OL]. http://altedu.6.hot6.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