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菁菁
摘要:近些年,在應試競爭之下,"時間戰術"、"題海戰術"在我國的教學中愈演愈烈,師生負擔有增無減。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視。下面就"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策略"話題談一些自己的想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一、吃透教材與全面了解學生,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礎
(一)用新課程理念指導備課,提高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
備課是教師教學的關鍵環節。備課前首先認真解讀課程標準,把握新課標新理念。首先,通覽教材,不僅要熟悉自己所任教年級的教材內容,還要熟悉小學階段所有年級數學教材,領會編寫意圖,從整體上把握教學內容,弄清教材前后聯系,使知識系統化。其次,精通教材,把教材內容弄懂弄透,明確教學中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哪些基礎知識,培養哪些能力,讓學生到達什么程度。考慮如何把握重點和難點,并選用恰當的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再次,根據學習內容,確定不同的學習方式。對一些簡單容易的內容,引導學生自己去學,學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師不代替,學生能自己發現的,教師不暗示。教學中運用順應原理和遷移類比方法讓學生學習新知。
(二)了解學生,找準教學起點
現代學生的知識儲備有時是教師所始料不及的。許多課本上還未涉及到的知識,學生已經熟悉。這就要求教師清楚地了解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或者部分掌握要求學會的知識,沒掌握的是哪部分知識。全班有多少學生掌握了,掌握到什么程度。摸清了這些情況,教師就可以因學定教,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創設有效情境引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引入新課時,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吸引注意力。
例如在教學”抽屜原理”時,教師從學生熟悉的”搶椅子”游戲引入。課前準備了3把椅子放在講臺前,請4名同學到前面圍著椅子站好。要求他們圍著椅子轉圈走動,聽到”停”的口令搶坐在椅子上,而且每個人必須都坐下。教師背對4名學生發出開始的口令,當”停”的口令發出,4名學生都坐下后,教師就對全班同學們說:”同學們,老師沒有看到他們坐的情況,但是老師敢肯定,不管怎么坐,總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兩個同學。”同學們齊答對后,爭求老師快速判斷的絕招,這時告之學生,學習了本節課知識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學生們懷著渴求知識的欲望進入新知的學習。
三、反思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補充
我一直覺得,作為理性學科,最重要的不是最突破最新的知識,而是溫故而知新,相比而言,國內大多數數學教育一直都是趕鴨子上架式的教育,而學生就是"猴子搬玉米,邊搬邊丟"的狀態,比如現在的大學生,隨便問幾道高中數學問題就啞口無言,問題就在于他們不懂得反思知識,也不善于利用知識,這也是現代應試教育的弊端所在,我們學習的目的不再是突破創新,發現新大陸般的學習熱情,不說是為了改變世界的激情,簡單來說,我們缺少的是求知欲。所以小學數學教學應該從簡單的反思開始。培養學生溫故而知新的思維。
四、用好現代教育技術這把利刃,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
隨著科技的發展,使得教育的發展邁向了一個新的臺階,運用多媒體和網絡上海量的教學資源,實現情景化的教學模式,現代教育技術與課堂的結合,大大提高了課堂有效性。學習數學是要讓學生明白學習內容的可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方式,講解一些學生不容易聽懂的數學題,學生會對數學產生更多的親和力。
小學數學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需遵循新課標下”以學生為本”的發展理念,比如在學生多邊形的邊與角這一知識點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方式播放一部紀錄片,或者動畫片之類的,或者老師也可以自己錄一段教學視頻或者vlog,內容涵蓋課堂所講知識點,然后學生看完視頻,老師提出問題”同學們,看完視頻誰能說出視頻中出現的邊和角”,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活躍了課堂氛圍,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優秀習慣。
五、因材施教
對不同學生要因材施教,數學是一個智力要求比較大的學科,可能有的學生有先天的優勢而對數學課游刃有余,有的學生可能就會相比而言比較困難,在學生中間會出現智力落差而喪失對數學的興趣,所以作為數學老師一定要公平對待,因材施教。
比如可以對數學底子差的學生在上課的時候盡量提問一些簡單的問題,會極大的滿足學生的自尊心,也會更自覺的去學習,對一些數學學的好的同學,可以安排跟水平比較低的同學做同桌之類的,帶動其他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也更能滿足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學習是一個互助的過程,這樣成績差一點的學生也會更自覺的去學好數學。
五、結語
小學數學是提高學生數學能力最好的階段,我們要善于利用這個時期小學生的心理和心智優勢加以正確的引導,不斷創新教學策略,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數學思維,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吉林.情境教學典型案例設計與評析[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9
[2]陳洋.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研究[M].考試周刊,2018
[3]王毛雨.探討新課程改革后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