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時旋
摘要:幼兒園是兒童學前教育的重要啟蒙時期,在這一階段幼兒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理解水平都處于發展初期,需要教師給予積極和正確的引導,為其今后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對于幼兒來說,培養其良好的習慣能夠讓其以一種正確的方式進行學習,對于幼兒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都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兒園教育時期教師一定要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盡最大努力養成幼兒良好的習慣,為其今后的成長提供保障?;诖耍疚尼槍τ變毫己昧晳T的養成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幼兒教育;良好習慣;指導策略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知識更替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在幼兒階段就是奠定其文化基礎與道德素養的重要時期,因此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身上承擔著重要的職責與使命。在幼兒園教學時期,教師要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綜合發展。在幼兒階段讓其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僅能夠為其今后的成長奠定基礎,而且會為幼兒終身學習能力的養成提供有力的支撐。
一、幼兒良好習慣的概述
想要在幼兒園階段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首先要明確幼兒良好習慣的內容主要有什么。幼兒習慣的內容主要指幼兒在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等方面的重復練習,從而養成固定的一種行為方式,這種行為方式就可以形成幼兒的良好習慣。因此,良好習慣的培養要立足于科學訓練的基礎上,通過反復且趣味的練習讓幼兒能夠自覺形成這些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的行為習慣。幼兒良好的習慣主要包括好問、善思、探究、評價等,這些習慣將會貫穿于幼兒參與的各種區域活動和教學游戲中,當幼兒形成這些良好的習慣后,教師在組織任何教學活動時都可以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兒的配合度也能大大提高。
二、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必要性
首先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能夠為幼兒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幼兒時期是其成長的重要啟蒙階段,這一時期形成的思想和行為基本能夠對幼兒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在這一階段,幼兒如果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幼兒思想意識已經形成之后,就很難再糾正其錯誤的行為。對于教師來說,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就是幼兒園學前教育時期,這能夠為幼兒今后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也能讓幼兒在今后的學習中通過良好的習慣、積極的學習態度來保證自身的學習效果,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其次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也能夠形成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幼兒通過良好習慣的引導,可以自覺、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與教師和其他伙伴進行有效的互動溝通,將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表達出來。這樣幼兒可以在交流溝通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三、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策略
(一)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
所謂“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對于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教師一定要以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為首要目標,在此基礎上再開展接下來的教學活動。為了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教師首先要從幼兒園環境建設方面入手,通過環境的有效建設,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思想和行為。比如說教師可以在幼兒園走廊、班級、活動區域內張貼各種插畫,插畫的內容是各種正確的學習方式,比如說正確的書寫姿勢、良好的作息時間、有效的學習方法等。通過圖畫這種趣味性的形式來吸引幼兒的關注,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受到這些良好習慣的熏陶,從而自然地學習這些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而且通過圖畫的形式也可以解決幼兒識字不全的問題。另外,教師要從教學活動及教學游戲的組織內容和開展形式方面進行探究。區域游戲和活動是幼兒園教學中最主要的教學手段,因此教師要通過教學活動的有效設計,保證其趣味性和教育性的協調發展,以此讓幼兒在教學活動中能夠感受到趣味的同時接受良好習慣的熏陶。
(二)科學投入區域活動材料
對于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教師要科學地投入區域活動的材料,科學的活動素材是區域活動有效開展的必然前提。因此,教師在投入區域活動材料時,要結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認知能力、培養目標、興趣愛好等進行綜合性的考慮,慎重篩選之后再投入活動材料。比如說在幼兒園閱讀區域內,教師對于書籍的投放就要以繪本、插畫等為主,選擇文字少圖片多的書籍,讓幼兒能夠自主閱讀。文字過多的書籍,幼兒可能會因為看不懂而放棄閱讀,不利于養成幼兒良好的習慣。同時教師也要針對幼兒小班、中班、大班的不同特點在閱讀材料的投放上有所區別。比如針對小班幼兒,教師選擇的材料可以比較簡單,主要培養幼兒識字、認字的基本能力;對于中班幼兒,教師可以投放一些故事性較強的書籍;針對大班幼兒可以投放一些文字較多的書籍,鍛煉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幼兒的閱讀水平,通過閱讀區域活動材料的科學投放來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全面觀察幼兒,發揮引導作用
對于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教師一定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在尊重幼兒主體性的前提下,全面觀察幼兒,對于幼兒在日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習慣進行觀察和記錄,能夠對于幼兒現有的習慣有一個全面且科學的分析,發現幼兒習慣中的錯誤之處,再通過有效的引導來糾正幼兒的這些學習行為,逐漸轉化為良好的習慣,幫助幼兒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比如說,在幼兒進行書寫訓練時,教師可以進行巡視,當發現幼兒的書寫姿勢不正確時要及時糾正。幼兒的自律性較差,糾正一次可能并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要不厭其煩地反復糾正,直到讓幼兒將正確的書寫姿勢形成一種條件反射,這樣就自然養成了幼兒良好的書寫習慣。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教育發展趨勢下,幼兒園階段作為學前教育的重要啟蒙時期,越發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對于幼兒園教育的目標和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要正確發揮自己的指導作用,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形式,通過多種方法來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讓幼兒能夠以正確的學習方式、端正的學習心態、良好的習慣來參與各種幼兒園教學活動,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共同提升,為其今后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巧玲.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策略分析[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0):12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