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櫻酈
摘要: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對班級進行有效的管控,確保學生各項素養得以均衡發展。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較為繁雜且系統化的工作,對于班主任的素養要求也較高,需要班主任主動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革新陳舊的管控觀念,預防各種容易出現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
班級既是學校管理的基本單位和核心對象,也是學生自主學習和成長的主要場所。因此,對于班主任個人來說,一方面需要關注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實,另一方面還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新課改背景下班級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是主體和核心,只有掌握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及方法,才能夠切實提升班級管理水平。
一、班級管理工作的意義
一方面,通過班主任對班級的有效管控,可以保證各科授課活動有序開展,同時還能夠使課堂變得更加高效,達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所以班主任需要采取差異化、多維度的管理方式,針對學生的個體狀況,作出相應的管控,這也是班主任的職責之一。另一方面,高效的班級管理,對于班級紀律的維持也有著很大的作用。班級作為學生日常學習以及生活的場所,如果沒有良好的紀律作為保障,那么就無法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會降低學習的總體效率,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各項素養的培育,所以通過班級管理來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也是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意義。
二、當前中學生普遍存在的不良行為習慣
(一)言行失禮,不懂做人的基本準則
比照《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可以發現,當前有相當一部分中學生存在言行失禮的情況,具體表現為說臟話、給同學起外號、校園暴力事件、與教師說話態度強硬、公共場合大喊大叫,不懂得顧及他人感受、隨意破壞公物、敲詐他人錢財等等。學生的這種言行著實讓雙方都不愉快,甚至引發沖突。
(二)缺少誠信,不懂得尊重理解他人
據調查,校園內很多學生都會有這樣的情況,沒有做家庭作業,到學校后騙老師說忘記帶了,或者家里有特殊的事情;還有學生放學后不回家先和同學去玩,回到家里向父母撒謊,說作業在學校寫完了;有學生在路上撿到別人的東西收為己有。更有學生認為幫別人隱瞞錯誤則是講義氣、守信用的表現,等等。
(三)責任感和公德心薄弱,違法違紀現象屢禁不止
部分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德心非常淡化,他們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做事情只為自己著想,很少考慮他人和集體。一些學生在公共場合不注重衛生,亂扔果皮紙屑,隨地吐痰;公交車上與人搶座、欺負低年級同學;肆意損壞學校公共物品,在課桌上亂寫亂話,考試屢屢作弊,等等,這些惡習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以身作者,樹立榜樣
教育應該從行為訓練入手,采用多樣化的德育教育方法,發展學生的知道、情、意、行,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初中生的自我意識以及辨別正誤的能力還比較薄弱,因此養成教育需要教師來充分落實。教師必須主動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道德素質以及專業能力,以身立教,用小細節讓學生習得其中的大道理。因而教師在平時要嚴格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只要是要求學生遵守的,做到的,教師自己首先必須做到。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教師的楷模作用,才能使與學生相處的小細節產生潤物無聲的影響。
(二)家校合作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一些西方國家的不良思想觀念也趁機而入,沖擊著學校教育這一陣地。對于學校來說,應該加強中學生抗腐蝕的能力,同時,還要聯合家庭、社區等多方形成德育合力,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學校可以通過家訪、家長會、家長接待日、舉辦家長學校、開展家庭咨詢等多種方式,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及時了解學生的品行,同時也可以幫助家長改進家庭教育方法。學校也要注意發動社區力量,使其支持并在積極參與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建立學校與社區相互協作的社會教育網絡,加強社會責任感,切實做到學校、家庭和社會德育在方向上協調一致,促使學生將良好行為習慣內化為品德。
(三)培育學生綜合素養
首先,班主任要將培育學生綜合素養作為主旨,并將其作為班級管理的主要內容。其次,班主任需要結合相關部門以及學校所制定的制度,來制訂班級管理制度。班主任需要尊重每一個學生,愿意聽取學生的建議,給予學生充分的話語權。例如,在選班干部時,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出候選人,然后由學生來投票抉擇,這樣既能確保班干部的人選能夠達到相應的素質要求,也尊重了學生的想法。最后,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還需要注意個別學生的心理變化,對于個別出現極端心理的學生,需要盡早察覺、盡早干預,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擁有健全的心理。
(四)多種方法融合
比如,針對紀律問題開展班級管理時,班主任可以采取制度與人融合的方式,具體來說,就是不僅是使用制度來約束學生的行為,同時還需要引導學生實行自我管控,提升學生的自控能力。其次,營造良好的管理氛圍。班主任應當盡量避免使用專制的管理方法,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班主任自身要起到帶頭作用,為學生作出表率,讓學生信服,這樣便可以更好地開展管理工作。再次,創建公平的管理機制。無論班主任采取哪種方法對班級進行管理,都要做到公平公正,這樣管理的效果才會好。
綜上所述,要打造良好的班級環境,離不開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對學生的教育不能夠只關注知識與成績,還應當涵蓋個人素養的培育,而班級管理是培育學生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盡管在班級管理中會出現各類問題,但是相信隨著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提升,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從而為初中生的素養培育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付偉.論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踐探索研究[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教育理論研究(第九輯).重慶: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74.
[2]曾尚才.初中班主任如何搞好班級管理[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9(五).[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2019:528-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