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興 劉芳平 唐鑫 申紀偉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為建筑行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堅實有力的物質基礎,同時國外先進的建筑施工以及管理模式逐漸流入國內,沖擊了傳統建筑市場,形成了全新的高效施工及管理體系,進一步推動了建筑行業的創新發展?;趧撔掳l展背景,BIM技術在建筑行業的應用勢在必行,為了凸顯其積極效用,必須深入探索其應用途徑。
關鍵詞:BIM技術;道理橋梁工程;實踐課程;應用途徑
引言:
BIM技術是現代建筑施工的主要技術支撐,通過分析發現,BIM技術具備可視性、模擬性、交互性及靈活性等顯著特征,利用互聯網、計算機等先進科技實現對傳統施工技術的創新與交融,摒棄傳統施工技術中的缺陷,完善現行施工管理體系,及時反饋施工過程中發現的施工質量或規范問題,有效規范工作人員施工規范,提高建筑施工質量。
一、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現狀
自我國落實改革開放的發展戰略以來,創新發展理念在建筑行業持續深入,為了進一步推動建筑行業的施工技術革新以及管理模式創新,必須探究BIM技術的有效應用途徑,以此作為建筑行業整體創新發展的重要輔助手段,實現建筑施工及管理領域技術、理念及模式等方面的全方位創新。現階段,國內道路橋梁工程專業教學效率有待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一)校內實訓局限性強
前文提到,改革開放等一系列全新發展政策推動了建筑行業的創新發展,而與之對口的專業教學也需要及時革新課堂教學模式,以此滿足建筑行業的現代化創新需求。眾所周知,對于道路橋梁工程而言,校內的實踐培訓非常重要,有助于學生充分掌握課上所學知識,教師在此過程中也可引導學生學會如何運用建筑學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校外缺乏實踐基地
結合國內的道路橋梁工程專業的教學現狀分析,除了校內實踐培訓局限性強之外,校外也缺乏實踐基地。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而樹立的重要方針,主要是通過學校與企業之間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設備齊全、身臨其境的施工環境,但是由于路橋工程的規模大、工期長,因此學生頂崗實習的時間有限,因此校外實踐效率持續下降[2]。
(三)學生缺乏創新意識
對于建筑系學生而言,創新意識非常重要,尤其是施工設計與室內設計等專業的學生而言。在實際的道路橋梁實踐課程當中,學生往往很難看到正處于施工狀態下的半成品建筑,而成品建筑對學生的實踐及學生帶來任何有意義的積極影響,不利于創新意識的培養與建立。即使學生在實踐學習時設計出創新方案,但難以應用到具體的施工過程中。
二、BIM技術在道路橋梁工程實踐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
近些年來,國內的科研水準持續增長,為建筑領域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計算機、互聯網等高新科技更是促進了我國建筑行業對BIM技術的有效應用,凸顯了BIM技術的實際效用。之所以將BIM技術應用到道路橋梁工程實踐教學當中,主要是因為該項技術可模仿實際施工現場,建立虛擬現實的施工場景及其周邊環境,提高實踐教學效率[3]。
三、BIM技術在道路橋梁工程實踐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一)創建“電子工地”
所謂的電子工地就是通過BIM技術的仿真效果,制造一個與實際施工現場完全相同的虛擬現實場景,并利用3ds Max、Lumion等軟件來渲染場景真實性,提高道路橋梁工程實踐教學的效率與質量。相關教育工作者可從設計院或施工方獲取與課程相關的工程設計圖,并通過一系列的電子軟件與信息技術創建三維場地模型,促使“電子工地”更加貼合實際。
(二)模式實際施工方案
結合工程設計圖紙,教師可通過Autodesk Civil3D以及Revit等軟件建立三維工程模型,依據教學實際需求劃分建筑板塊,例如路基路面、橋梁涵洞等施工工序模型庫,基于此,為學生的實踐學習提供具體的數據支撐。除此之外,學生在嘗試設計工程方案時,可利用BIM技術的可視性、模擬性以及真實性等特征360°無死角旋轉模型,展現實體外觀的同時顧及建筑的內部構造[4]。
(三)建立校企合作平臺
校企合作是提高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必須充分重視校方與實體建筑企業之間合作關系的建立,完善彼此之間的合作關系,為學生的實踐學習提供優質環境。結合道路橋梁專業教學現狀,多數院校尚未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導致實踐教學無效化,因此應及時改進,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相對完善的軟硬件設備及實訓基地。
(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建筑系學所必須具備的基礎素質之一,故而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采取一切可利用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以此滿足建筑行業現代化發展對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具體而言,教師可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深入滲透BIM技術,以此推動對一系列高新科技的應用,凸顯BIM技術在道路橋梁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中的積極效用。
四、結束語
總體而言,建筑行業的創新發展需要復合型人才的支持,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又需要BIM技術的參與,因此路橋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應當充分重視對BIM技術的應用。具體來說,BIM技術可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引導學生以審視的目光設計建筑整體的施工方案,滿足現代建筑對功能、外觀及使用質量的實際要求。
參考文獻:
[1]張志強. 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控制重點和技術對策研究[J]. 綠色環保建材,2021(3):96-97.
[2]馬汝杰,夏建平,徐潤,馬文琪,張常勇. BIM技術在改擴建公路橋梁勘察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 公路,2021,66(3):85-89.
[3]廖林,周應華,瞿浩,景磊. 基于CATIA的橋梁BIM參數化建模技術研究及應用[J]. 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21(3):79-85.
[4]王欣,田石柱. 基于Dynamo的變截面連續梁橋BIM建模方法研究[J]. 蘇州科技大學學報(工程技術版),2021,34(1):23-28.
項目資助:重慶三峽學院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GYB2106;重慶三峽學院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
作者簡介:魏興(1993-),男,重慶三峽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教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土木水利工程教學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