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鴻羨
摘 要:素質教學改革下,小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受到社會各界對的重視,包括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為此,實踐性作業設計成為了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的創新教學手段。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以及實踐性作業設計展開全面論述,并針對性提出實踐性作業設計應用策略,旨在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實踐作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4-0139-02
【Abstract】Under the quality-oriented teaching reform,the cultiv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s valued by all walks of life,includ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and so on. Therefore,practical homework design has become an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 for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practical homework design,and put forward practical homework design application strategy,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majority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teaching practic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Practical work;Design
在我國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包括教學模式的陳舊滯后、對核心素養培養的不重視以及教師教學素養的有待提升等,都嚴重影響著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為有效改善這一現狀,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順應素質教學改革要求,以實踐性作業的設計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綜合素養,從而顯著提升教學效果。
1.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1)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不高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是一個存在非常普遍的問題,之所以會存在這樣一個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就是陳舊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主體位置得不到凸顯。在陳舊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是以自身為課堂主導,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和填鴨,導致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模式。其次就是陳舊的教學模式下,課堂氛圍沉悶枯燥沒有趣味性。在陳舊的教學模式下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機會較少,同時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又較為呆板。由此,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降低。
(2)核心素養培養不被重視
盡管素質教學改革一再強調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關鍵能力和思維品質的培養,包括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文化傳承能力和文化鑒賞能力等[1]。但是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將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教學注意力都投入到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上,而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基本不夠重視。這主要是長期處于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無論是學校、學生還是家長都基本只看重成績,導致教師的教學壓力和學生的學習壓力都非常大,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3)教師教學素養有待提升
教師作為學生全面成才的關鍵教育者,尤其是小學教師,其教學素養的高低對于學生學習思維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影響巨大,關系著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和人生發生。但是就現階段我國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素養來看,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亟待提升。而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素養不足主要可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就是不少教師都缺乏教學創新的意識,受制于傳統陳舊滯后的教學模式無法自拔,其次就是不少教師在使用創新教學手段的時候往往不能充分考量學生實際學情,最終導致創新教學手段的應用流于形式。
2.小學語文實踐性作業的設計概述
(1)小學語文實踐性作業的設計定義
對于小學語文實踐性作業在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有明確規定和定義:實踐性作業是讓學生通過自主實踐探究來完成的一種作業形式。其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同時讓學生在實踐探究中深化知識理解和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同時也作為一門生活實踐型學科,實踐性作業的設計對于其教學質量的提升意義重大。
(2)小學語文實踐性作業的設計意義
第一,提高作業趣味。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作業中,作業形式通常是文字書寫的形式,包括試卷書寫和各類問題、表達的書寫。這樣一種作業形式不僅枯燥,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而實踐性作業是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去探索和鍛煉,具有很強的趣味性,由此,其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此基礎上,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將大幅度提升。
第二,豐富作業形式。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為學生設計實踐性作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學生的作業形式,讓作業不再受制于書面書寫這樣一種枯燥形式。實踐性作業包括很多形式,如繪畫形式、課后討論形式以及資料查閱形式等,在不同的作業形式中,學生的學習思維、學習能力以及動手、動口能力都將獲得顯著提升,從而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