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萍
摘 要:新時期教育現代化建設步伐加快,學前教育受關注程度不斷提升。為了給孩子的未來學習與快樂成長筑牢基礎,應重視家園共育問題。面對幼兒園親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應進行系統性的總結與分析,并積極施以優化對策,密切家長與幼兒園的聯系,促進科學教育理念的共享。從而,讓家長在參與幼兒園多樣性親子活動中,增強對孩子與幼兒園的了解,助力雙方的有效溝通,以便為孩子的茁壯成長保駕護航。在此,本文展開對幼兒園親子活動問題與對策的探析。
關鍵詞:幼兒園;親子活動;問題;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0-0051-02
【Abstract】In the new era,the pace of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s accelerating,and preschool education is receiv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order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hildren's future learning and happy growth,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issue of home-education. Fac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kindergarten parent-child activities,a systematic summary and analysis should be carried out,and optimized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actively implemented to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kindergartens,and promote the sharing of scientific education concepts. In this way,parents can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 and kindergarten in participating in the kindergarten's diverse parent-child activities,and facilitat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parties,so as to protect the children's growth. Here,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arent-child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Keywords】Kindergarten;Parent-child activities;Problems;Solutions;Countermeasures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應當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大領域促進幼兒的個性化學習與發展”。隨著家長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他們更加關注對子女的教育問題。為了增強家長的參與感,使其了解孩子在幼兒園中的學習、生活情況,應舉辦特色化、多樣化的親子活動,密切家園互動,使家長更加信任、尊重幼兒園的教育理念與方式,積極配合幼師教育工作的開展。如此一來,也將有助于先進教育理念的共享,使家長為幼兒園親子活動的開展提供好的建議與意見,構建家園互通機制,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協調發展。
1.淺議組織幼兒園親子活動的必要性
3-6歲兒童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重要時期,他們的心智懵懂,對未知世界、各種現象及事物充滿好奇,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同時,其既是實施游戲教育的最佳年齡,該階段的教育工作落實將對孩子的性格養成、習慣形成等產生較為深刻的影響。組織多樣性、趣味性幼兒園親子活動,不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也將有利于促進家長與幼兒園的溝通,讓家長走進幼兒園,了解孩子的日常學習、生活環境,感受幼兒園教育理念,具有更多與孩子一同游戲的機會。
家庭、幼兒園作為幼兒身心成長的兩個重要的組織,其既是各自獨立,又有著密切關系。很多家長認為幼兒教養問題是老師、幼兒園的事情,這樣的看法是錯誤的。在幫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紐扣中,家長對孩子的影響遠超老師。因此,為了形成幼兒教育資源整合,舉辦幼兒園親子活動,是一項必要的明智之舉。
其有助于提升幼兒園的教育質量,也將促進部分對幼兒教育認識不足家長的觀念轉變,形成教育合力。在西方國家,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便認識到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并形成《高質量早期教育標準》、《0-8歲兒童適宜性教育發展方案》等,其中明確指出應促使家庭與幼兒園形成緊密、長期、有效的合作關系,雙方均需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國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也強調應促進家園共育,指出“應建立家長開放日制度”。可見,應當重視幼兒園親子活動的開展,促進家長與幼師之間的互動,科學合理的安排幼兒園教育活動,使家長關注并參與其中,確保幼兒教育活動的高效、高質推進。
畢竟,構建家園共育體系,構建相互尊重、和諧融洽的教育合作關系,有助于助力孩子認知、性格、情感等綜合能力的發展。通過積極參與幼兒園的親子活動,將使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等具有一致性、連續性與互助性,讓孩子在快樂游戲、自主實踐、觀察思考中獲得有益經驗。譬如:在親子競賽活動中,既有助于增強孩子的社會認知,使其具有規則意識,也將密切家長與孩子的關系,培育孩子的協作意識。這對于新時代的學前教育工作開展而言,是較為重要的。在很多家庭中,都是以孩子為中心,祖父母或家長對孩子極盡呵護,導致孩子缺乏自主意識,內心敏感,動手能力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