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

摘 要:?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的偉大理念彰顯了中國的文化自信、文化自強,增強了中國在國際舞臺的話語權,也為童書中國故事的講述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和表達路徑。本文以博洛尼亞書展為視角,分析童書對外出版肩負的文化使命以及所面臨的挑戰,并以 “ 人類命運共同體 ” 為框架,以期為新時代童書的對外出版提供新思路、新路徑、新表達。
關鍵詞: 人類命運共同體;童書 “ 走出去 ” ;文化自信;文化認同;文化融通
中圖分類號: G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2-8122(2021)09-0082-04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 “ 講好中國故事 ” 的重要性和時代意義,并提出 “ 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 的戰略目標。而 “ 人類命運共同體 ” 這一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偉大理念,彰顯了中國的文化自信、文化自強,增強了中國在國際舞臺的話語權,也為童書 “ 講好中國故事 ” 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和表達路徑。出版作為兼具經濟和文化雙重屬性的產業,在中國文化 “ 走出去 ” 中承擔著 “ 講好中國故事 ” 的重要使命。兒童圖書,因其目標受眾的特殊性,在中國出版和中國文化 “ 走出去 ” 中則具有獨特的意義。因此,如能利用童書對外交流的影響力帶動中國故事的傳播,對于增強中國文化在國外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中的認知度和影響力,提高中國文化的國際地位和文化話語權再構,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提供文化支撐,具有時代意義。
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是出版界公認的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兒童書展和年度兒童圖書博覽會。2018年我國首次成為博洛尼亞書展的主賓國,不僅將燦爛古老的中華文明帶給了全世界童書愛好者,更是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童書出版的歷史、現狀及國際合作成果。因此,本文以2018~2019年博洛尼亞書展為視角,選取書展中有代表性的出版物,探討童書對外出版中的中國故事講述和話語權構建。
一、 “ 講好中國故事 ” :童書對外出版的文化使命
當代的國際社會,文化的傳播與政治、經濟、法律體系、社會結構、生活方式等相互交織,深度融合。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飛躍和綜合實力的提升,中國文化也開始走進世界文化舞臺中央。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讓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走向世界,成為圖書 “ 走出去 ” 重要的使命。兒童圖書是兒童最早接觸的文化載體,幼年時期閱讀的圖書會潛移默化地塑造一個人的價值觀。影響一個國家的兒童閱讀,就是影響這個國家未來的主流意識對中國文化的態度 ?[1] 。在中國文化受到全球關注的今天,怎樣把中國的故事講給世界讀者聽,如何通過 “ 中國故事 ” 的講述,把中國的信息、中國的文化傳遞給世界的青少年,實現中國文化在世界范圍的接受和傳播,是童書對外出版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中國的崛起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緊密相連。中華民族幾千年創造和延續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近代以前,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在世界舞臺上處于領先地位,中國文化不但對東南亞、南亞國家和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更是伴著古代 “ 絲綢之路 ” 遠傳至中亞和歐洲,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文化的氣魄和審韻,傳遞了 “ 和合 ” 共建的價值理想。近代以來,世界仍保持著對中國文化的好奇,童書市場也一直活躍著中國文化的身影。20世紀90年代美籍華人楊志成取材中國傳統故事創作的《狼婆婆》《七只瞎老鼠》,就曾兩次獲得美國圖畫書最高榮譽——凱迪克獎。而2018年海外館藏中國圖書(英文)排行榜中,位列榜單前兩位的,都是用中國繪畫表達中國故事、用中國故事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的兒童圖書 ?[2] 。
中國童書對外傳播的核心是文化,只有講好中國故事,建立自己的文化話語體系才能獲得尊重,贏得市場。這既是童書對外出版的責任,也是出路。 “ 酒香也怕巷子深。 ” 近年來,素有童書 “ 奧斯卡 ” 之稱的博洛尼亞書展,成為又一展現中國文化、中國故事、中國元素的國際文化展臺。2019年4月第56屆博洛尼亞書展中,參展的中國優秀童書共計2 015種、 3 332 冊 ?[3] 。其中,孔子學院承辦的 “ 孔子學院總部 ” 展位展出的《日月山川》《森林雪野》等水墨漢字繪本、《花木蘭》《田忌賽馬》等傳統文化繪本以及《天地熊貓》《嘻哈說唱學漢語》等兒童漢語學習教科書,以孔子學院為文化符號,以童書為載體,獲得了很好的文化傳播效果。
二、跨文化傳播背景下童書 “ 走出去 ” 現狀與挑戰
近年來,在圖書市場增速整體放緩的情況下,我國童書的銷量卻一直保持較高增速,成為市場的一抹亮點。2018年童書碼洋規模占整體圖書市場的 25 . 19% ,約223億~225億元,同比增長13 . 74%,銷售規模排名第一,成為帶動圖書零售市場增長的重要引擎 ?[4] 。在繁榮的圖書貿易市場格局帶動下,童書對外的出版質量和影響力 也有了質的飛躍。《草房子》 《青銅葵花》《團圓》《辮子》等一大批原創童書在原創圖書 “ 安徒生童話獎 ”? “ 布拉迪斯拉發國際插圖雙年獎 ”? “ 意大利博洛尼亞兒童書展 ” 等國際童書大獎或書展上展露頭角,并帶動了童書的對外出版。2018年博洛尼亞書展參展的4 000多種中國童書中,對外輸出的童書占比就高達40% ?[5] 。2019年的博洛尼亞書展上,版權輸出洽談會議也近100場 ?[6] 。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童書的海外進軍步伐。在國際圖書貿易方面,童書也在我國圖書商品出口中占據重要地位,并在哲學社會科學、文化教育、文學藝術等圖書出口趨緩甚至下降的情況下,總體保持增長趨勢(如圖1所示)。僅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2018年版權輸出就達455種,且數量呈穩定上升態勢 ?[5] ;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則有900余種圖書被海外圖書館館藏,其中《青銅葵花》已實現19國版權輸出 ?[7] 。
與持續快速發展的國內市場相比, 中國童書在國際圖書市場中的地位卻呈強烈反差。2017年我國累計進口少兒讀物類讀物690 . 59萬冊,貿易金額 2371 . 98 萬美元;出口539 . 70萬冊,貿易金額僅 802 . 35 萬美元 ?[8] 。雖然進口數量差距不大,但總碼洋相差近3倍,而且,在整個國內少兒零售市場中,境外少兒圖書所占的碼洋比重從2014年的34 . 61%上升到2016年的41 . 56%,2017年更是占到整個少兒市場 41 . 03% 的碼洋和30 . 6%以上品種 ?[9] 。 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童書的影響力與國際童書差異明顯,文化逆差現象十分嚴重。
文化逆差所傳達的是現代性與地方文化所固守的民族性之間交互作用的產物,也是一國跨文化交際的張力所在。跨文化傳播是人類傳播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文化產品,圖書在傳承文明、推動信息資源和文化交流共享的同時,也必然面臨文化觀念、價值取向、意識形態等多種因素的困擾、制約甚至是沖突。雖然,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受意識形態浸潤程度較低的兒童讀者更容易接受跨文化產品,但由于顯性的語言差異和隱性的文化差異,少兒圖書在對外出版中仍遇到許多障礙。
一是語言的民族化與世界化矛盾。與成人書籍相比,童書翻譯的文本數量和詞匯難度都略低,但受限于讀者群體的認知水平,在翻譯過程中不僅要求譯者對目的語有著熟練的掌握,更需要對兒童的思維方式、行為心態和語言動作精準把握。中國童書 “ 走進去 ” 效果不理想,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譯者沒能充分把握國外讀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特點。2018年博洛尼亞書展中,《 “ 墨·中國藝術啟蒙系列 ” 看懂名畫》叢書,根據兒童的欣賞需求和認知水平,向國外的小讀者們介紹了五幅經典中國名畫——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顧愷之《洛神賦圖》、閻立本《步輦圖》、張萱《搗練圖》、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該叢書把畫面層層拆解,從前情背景、畫面看點、繪畫技巧到畫家傳說,由點到面,層次非常清晰。一個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娓娓道來,絲毫不會讓讀者感到艱深晦澀,讓外國的小讀者可以在輕松愉悅的閱讀中真正了解中國畫的奧秘,學會看懂中國畫,為他們打開了走進神奇瑰麗的中國文化的大門,為中國文化的世界展示提供了有益借鑒。
二是文化差異。 “ 某種異質的文化通過翻譯進入另一種文化,憑借語言去完成文化交流,彌合差距、沖突,無法回避這一兩難境地:語言既是交流工具,同時也是妨礙交流的障礙。 ” 在跨文化傳播中,傳播者與接收者割裂的文化環境和文化立場,造成了多樣、復雜的文化需求和內容認知。在文化多元框架下,語境、受眾、產品三者共同促成了少兒圖書 “ 我者 ” 與 “ 他者 ” 的跨文化認同。跨文化傳播中,只有被接受的文化才具有傳播價值。國內暢銷書在 “ 走出去 ” 的過程中水土不服、折戟沉沙,文化隔閡是重要因素。因此,在正視文化差異的前提下,童書的對外出版必須創新文化傳播理念,尋找 “ 我者 ” 與 “ 他者 ” 的共鳴,才能有效溝通。
三、人類命運共體框架下童書 “ 中國故事 ” 的邏輯表達
習近平總書記 “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 的重要論述,為中國文化的偉大復興探索出一條現代化與全球化新路。2018年博洛尼亞書展中國展區的主題是 “ 夢想 ” (Dream),其靈感源自于 “ 中國夢 ” 。而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僅成為中國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也是 “ 中國夢 ” 在世界舞臺展示的新話語,為中國文化的自信傳播構建了強有力的話語體系,值得童書在對外出版中探索實踐。
(一)從 “ 以我為主表達 ” 到 “ 世界為我表達 ”
文化的傳播背后是經濟、政治、軍事等國家綜合實力的比拼和角逐。新時期以來,包括童書在內的中國文化產業在域外開疆拓土,從 “ 走出去 ” 向 “ 走進去 ” 邁進。在如何在國際市場與海外讀者產生共通共感接受和共鳴的時代命題下,整個圖書出版業都身處對話交流融合語境和話語自覺的格局中。對自身的文化有著堅定的信念和自信,把本國的文化充分融入世界文化中,才能讓 “ 他者 ” 接受認同。在2019年博洛尼亞書展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習近平講故事(少年版)》意文版的發布。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習近平主席就多次在國際交流中引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故說明問題,解疑釋惑,闡述理念。《習近平講故事(少年版)》針對兒童的閱讀特點選取的47個故事中,有關于品格、勵志等了解中國文化的對內視角,也有國家交往、文化融通的國際關注。書中講述的故事,正是當代國際讀者想要了解的中國歷史文化、中國改革發展的心路歷程,也是中國想要表達的與各國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愿景,實現了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與深邃的思想內涵與 “ 他者 ” 的共鳴。
可見,在跨文化傳播中,童書要對自身的文化價值具備客觀清醒的理解、認知和認同,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具有當代價值、富有永恒魅力的中華文化精神展示出來,才能培養互動文化,建立起共同認可的價值觀和規范制度,讓域外讀者不僅了解更要 “ 走近 ” 直至 “ 走進 ” 中國的話語和思想體系。要積極創新宣傳理念、話語體系構建,完善國際傳播工作格局,把 “ 我們想講的 ” 融入 “ 讀者想聽的 ” ,再把 “ 讀者想聽的 ” 轉換為 “ 他們想講的 ” ,從而使中國話語更具創造力、感召力和影響力。
(二)打造融通中外的新表述、新場域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共享跨界的時代,協同發展已然成為趨勢和潮流。多元時代與統一目的的美好世界,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也是 “ 人類命運共同體 ” 建構的必然要求。受眾的復雜性和信息不對等是 “ 中國故事 ” 跨場域傳播的最大障礙,不同的文化背景、價值觀、信息接收能力,需要講述者通過故事構建具有情感共融的文化空間來產生共鳴。 “ 童書無國界 ” 是兒童圖書對外出版最大的優勢,中國童書出版的時代使命和未來發展是成為中國出版 “ 走出去 ” 的尖子兵,與世界同行走向深度合作、共同創造、激發相互深度共鳴。隨著版權的不斷輸出,中國作者的創作能力逐漸受到國際童書出版界的認可,也催生了童書 “ 走出去 ” 的新方式。2019年博洛尼亞書展獲得最佳童書新人獎特別提名獎的繪本《珠穆朗瑪峰》就是中國插畫作者與國際出版社聯合創作的成果。而兒童文學作家薛濤正在創作的繪本故事《腳印》則是直接由國外著名出版人擔任策劃,并在策劃者的建議下選擇了 “ 留守兒童 ” 這一獨具中國特色的話題所進行的創作。隨著作品創作過程的國際化,中文與外文版本的出版協作也因此變得更加順暢。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 “ 萬國咸寧 ” 的天下情懷與 “ 和合天下 ” 的精神追求,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哲學自信、文化自信。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和為貴、和合共生、協和萬邦、天下為公等 “ 和 ” 文化精髓基礎上的。新時期的 “ 一帶一路 ” 倡議,是構建共商、共建、共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探索和重要實踐,也為跨文化交往和 “ 中國故事 ” 講述提供了新場域。兒童文學《泥土里的想念》中,猶太女孩在中國的大愛故事不僅跨越種族、信仰、文化和國界,更詮釋了愛與和平的永恒主題。小說在選題策劃之初就充分考慮了國際市場的需求,選題規劃上注重融入國際化元素,并在圖書定稿后就與國外出版社商討版權輸出事宜,利用 “ 一帶一路 ” 倡議造就的時代契機和共融的文化場域,圖書出版不到半年便已成功將版權輸出到 “ 一帶一路 ” 沿線8個國家。而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以現有合作版圖為基礎,發起成立的 “ 絲路童書國際合作聯盟 ” ,推動了童書產業鏈的合作共贏,目前面向絲路國家的版權輸出項目已達300多種。 “ 一帶一路 ” 沿線連通著中華文化、印度文化、希伯來文化、埃及文化、希臘文化等豐富的世界文化,多元復雜的文化在 “ 一帶一路 ” 框架下互融互通,彰顯了中華民族 “ 貴和尚中、善解能容 ” 的寬容品格和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 ?虞洋,王睿.童書市場外強中干[N].中國文化報,2017-06-03(002).
[2] ?人民網.2018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報告新鮮出爐[EB/OL].(2018-08-23)[2019-09-30].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8/082 3/c1013-30246670.html.
[3] ?第56屆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在意大利開幕:中國代表團攜2015種優秀童書亮相[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9-04-03(003).
[4]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開卷2018年少兒圖書市場數據顯示——新書不新 增速放緩 投入產出比高[EB/OL].(2019-03-18)[2019-09-30].https://www.chinaxwcb.com/info/551042.
[5] ??中國童書,飄香到遠方[N].人民日報,2018-03- 29(022).
[6] ?博洛尼亞書展上的中國童書[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04-12(007)
[7] ?版權貿易必須要有國際化視野[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9-09-12(006).
[8]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網.國家新聞出版署:2017新聞出版業基本情況[EB/OL].http://www.nipso.cn/onews.asp?id=42833.
[9] ?中國出版傳媒網.“中國童書市場發展趨勢”報告會在博洛尼亞童書展舉行[EB/OL].(2018-08-17)[2019-09-30].http://www.cbbr.com.cn/article/120743.html.
[責任編輯: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