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萍 黃文菲 黃智剛


摘 要:近年來,江州區縣域經濟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也存在經濟綜合實力不強、財政矛盾突出、城鄉民生問題突出等問題,應加強政策支持,完善人才培育制度;以優勢樹品牌,增強經濟實力;抓好民生建設,統籌城鄉發展,以促進縣域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縣域經濟;發展現狀;問題;對策;江州區
中圖分類號 F127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17-0210-02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體系的基礎單元,其發展問題一直深受國家重視。“十四五”規劃中也強調要繼續發展縣域經濟,不斷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江洲區位于廣西西南部,居左江中游,是桂西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和商品集散地。全區共轄3個街道(太平街道、江南街道、石景林街道)、6個鎮(新和鎮、瀨湍鎮、江州鎮、左州鎮、那隆鎮、馱盧鎮)、2個鄉(羅白鄉、板利鄉)、2個林場(群力林場、那達林場)以及2個華僑經濟管理區(左江華僑農場、新和華僑農場),縣域面積917.83km2[1]。江洲區在縣域經濟發展方面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對江州區的縣域經濟發展進行研究,有助于推進江洲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1 江州區縣域經濟發展現狀
1.1 一二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十三五”期間,江州區第一產業增加值從2016年的26.44萬元增加到2020年的33.71億元,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8.87%、16.31%,占比降低2.5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從2016年的70.81萬元增加到2020年的59.93億元,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44.34%、28.99%,占比降低15.3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從2016年的62.42萬元增加到2020年的113.07億元,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39.09%、54.70%,占比提高15.61個百分點。由此可見,江州區一二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產業結構從以第二產業為主導逐漸轉變為以第三產業為重點發展方向。
1.2 地區生產總值呈增長趨勢 由圖1可知,“十三五”期間,江州區地區生產總值在2016—2018年呈逐年增長趨勢,2019—2020年雖有所下降,但總體上是呈增加趨勢,從2016年的159.68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206.72億元,5年間增長47.04億元,年均增長率6.67%。
注:數據來源于2017—2020年廣西統計年鑒、江州區統計局,下同。
1.3 居民收入持續增加 隨著江州區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其地區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均呈增加趨勢。由表1可知,2020年江州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69元,較2019年增長5.5%,總量排全市第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20元,較2019年增長7.5%,總量居全市第2。
2 江州區縣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經濟綜合實力不強,總體經濟水平不高 雖然江州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在崇左市排第1位,縣域經濟發展良好,但與廣西其他發達縣市相比,其縣域經濟水平總體低下。廣西唯一上榜“2018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的是平果縣,江州區無緣此榜,但江州區地區生產總值卻比平果縣還要高出45.39萬元。縣域生產總值雖高,但綜合實力卻不強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科技綜合水平低下,自主創新能力弱;二是專業人才稀缺,發展后勁不足。
2.2 財政矛盾突出,資金存在缺口 據統計,2016年江州區完成財政收入總額5.58億元,2017年完成財政收入總額5.98億元,2年財政增長速度都低于預期目標要求,財政收入增長緩慢。近年來,江州區經濟發展步入高基數發展階段,2017年重點推進168個項目,2018年共完成377個財政評審項目,2019年推進重大項目177項,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財政矛盾日益突出。另外,江州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速度落后于支出增長速度,財政收入增長基礎不牢固,財政收支矛盾一直存在,資金缺口大。
2.3 城鄉民生問題突出 江州區在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民生問題。一是城鄉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由表1可知,2016—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相差17451、18687、19672、20240、21049元,收入差距逐年加大。二是水污染和大氣污染問題。江州區污水處理廠處理效率低下,各鄉鎮污水處理區域不明確,相關部門對水源的監管力度不夠;大氣污染主要來源于制糖企業制造的煙氣污染以及建筑施工、汽車尾氣帶來的粉塵和揚塵污染;農村仍存在農作物秸稈燃燒現象,既破壞了土壤結構又造成了大氣污染,極大地危害農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三是教育、醫療問題。鄉村教育質量不高,教師結構性缺人;城鎮教育資源跟不上新型城鎮化發展步伐、隨遷子女就學得不到保障等問題突出;醫療基礎設施不完備、水平低、費用高等問題突出。
3 江州區縣域經濟發展對策
3.1 加強政策支持,完善人才培育制度 首先,加強對江州區縣域經濟發展的財政支持力度,通過營造寬松、開放的財政政策,吸引優質外部企業到當地進行投資建廠[2],拓寬資金來源渠道,為江州區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撐。其次,完善人才培育制度,加快培育科技、管理型人才,增強企業發展活力,促進科技創新,既要重點培育當地人才,根據縣域經濟發展的不同需求培育不同類型人才,同時也要與高等院校進行定向合作,使教育與社會接軌,確保人才的對口性、穩定性。最后,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其積極性。
3.2 以優勢樹品牌,增強經濟實力 抓住機遇,以優勢樹品牌,促進江州區縣域經濟高速發展。江州區最大的優勢產業是甘蔗。多年來,江州區人均產蔗量、產糖量均居全國首位,有“中國第一甜縣”之稱。首先,把握“一帶一路”的建設機遇,把蔗糖產業推向東盟國際市場,同時也向全國各地擴展,努力擴大市場范圍,提升市場影響力;其次,江州區是中國糖業產業園“一園三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借助國家政策的扶持,打造區域特色品牌;最后,抓住我國開展特色小鎮培育的機遇,發展特色小鎮創建工作,以特色小鎮的發展促進優勢品牌的發展,以優勢品牌的發展增強區域經濟實力。
3.3 抓好民生建設,統籌城鄉發展 首先,打造城鄉互聯互通交通網絡,實現3個街道、6個鎮、2個鄉生產要素的區域流動,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其次,加大對本地高污染企業的管制力度,適當征收環境保護稅[3],拒絕高污染的外部投資企業進入。最后,加強教育、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一是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鄉教育資源平等分配,保障城鄉平等受教育權利,統籌城鄉受教育水平;二是做好城鄉醫療社保工作,完善醫療設備,培育和引進優秀醫療人員,調控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讓城鄉居民看得起病、看得安心。
基金項目: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6JJA130212);廣西科技重大專項(AA17204078)。
作者簡介:黃麗萍(1995—),女,廣西博白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發展。 通訊作者? 收稿日期:2021-07-04
參考文獻
[1]江州區志辦.江州區基本概況[EB/OL].2021-2-9.http://www.czsjzq.gov.cn/zjjz/jzgk/t2791370.shtml.
[2]段歡喜.株洲市縣域經濟發展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7.
[3]周維現.中國欠發達縣域經濟發展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13.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