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作成
【內容摘要】初中生物是初中教育環節一門極其重要的課程,同時具備理科性質與文科性質,注重探索大自然與生物之間的關聯性,通過科學的方式解釋自然中的各種生物現象與發展規律。初中生物課程中多以理論性的概念性知識為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于思維能力略顯不足的初中生而言,學習起來就有一定的困難。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在初中生物課程教學環節引入案例教學法的作用以及實踐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教育生物課程案例教學法作用分析實踐策略分析
初中生物課程與生活具有緊密的關聯,這也為案例教學法的引入提供了助力。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可以在案例引入后,主動參與到課堂思考、課堂討論以及課堂發言當中,通過激發學生興趣、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思維能力等方式,為生物課程教學效率提供保障。
一、在初中生物課程教學環節引入案例教學法的作用
1.激發學生生物興趣
將案例教學法引入到初中生物課程中,需要教師引入或者設計出一個精準的生物教學情景,使學生在教學情景中發現其中的問題,并且對自身所發現的問題展開討論與分析,使學生在探索與分析環節形成自身獨特的理解。這樣使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主體意識都得到了有效鍛煉,通過激發學生生物興趣的方式,凸顯學生主體學習地位,使學生將親身經歷引入到課堂學習環節中來,不再做生物課堂中的旁觀者,以中心位置看待生物課堂教學環節,并且在案例教學環節凸顯生物課程生動特點、真實特點,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體會到生物課程的魅力所在。在這樣優質的課堂氛圍下,學生具有較高的自由度,可以將自身的思想以及理解充分表現出來,結合初中生的性格特點,為學生提供表現空間,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1]。
2.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初中生受到自身年齡限制,無論是生活閱歷或者是思維能力都略顯不足,對生活中部分常識問題處于一知半解狀態,這也是開展生物課程教學的重要性所在。為彌補學生創新能力、創造能力較為薄弱這一問題,而為保證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在案例教學法的助力下開展生物教學就是最好的應對措施。在案例教學法引入后,學生可以通過自主思考、小組研討等方式發揮主體作用,并且趣味性案例以及生活化案例導入,可以使學生對生物課程充滿好奇心,學生會積極參與到生物知識學習環節中,全神貫注地跟隨生物教師完成整堂課的教學任務,在完成任務環節時,學生之間可以通過小組研討、向教師求解等方式提升思考的效率、深度,同時結合其他小組成員以及教師的思想,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通過代入他人思維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最終形成一種獨特的創造能力[2]。
3.提升課堂互動效率
以往的初中生物課程多以教師理論灌輸為主,教師在課堂中將生物知識滔滔不絕的講解,而學生真正接受與領悟的知識點卻少之又少,追根溯源還是由于課堂氛圍沒有被合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意識嚴重不足、課堂參與度不足,導致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沒有得到很好地發揮。在案例教學法應用后,教師可以將更加優質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形式應用到案例教學法當中,在案例教學法中融入優質的互動環節,可以使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有效提升,在完成階段案例講述以及講解后,得到學生的回應后方可繼續講解,這樣一來,初中生與生物教師的互動變得頻繁起來,學生在課堂的參與深度也有所提升,在保證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教學效率也得到保障[3]。
二、在初中生物課程教學環節中合理運用案例教學法的實踐策略
在傳統生物教學環節中,理論講述法是核心教育模式,而教學材料則是教師的重要參考依據。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思維能力都得不到有效的培養與激發。這種現象導致生物教學效率始終得不到保障,而案例教學法與生物課程教學環節極為契合,在案例教學法的引入后,學生具有更高的興趣去聆聽教師講解,對生物知識進行分析與記憶,有效避免了傳統課程教學模式的弊端,但是在開展具體教學活動時,還需教師精準把握課堂教學反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課程設計,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發揮案例教學法的作用與優勢[4]。
1.挑選優質教學案例,保證案例教學效率
案例教學法中最為核心的環節,就是教師結合具體的教學任務以及教學目標制定與篩選案例。必要時,教師可以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行教育案例編寫,而在教學案例挑選以及教學案例編寫環節,需要注意以下原則:首先,結合生物教學與日常生活中的關聯性,在案例教學法中突出生物課程特點,保證案例貼近生活、來源于生活,使初中生可以結合自身的生活實踐經驗進行知識理解以及知識點掌握[5]。生活元素的引入,不僅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性,而且可以使學生全神貫注性得到顯著提升,使學生了解到生活與生物課程學習的實際關聯,并且鼓勵學生將生物課程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解釋生活當中的各種現象與規律。其次,案例教學法需要具備一定的連貫性,與生物教材中的主要內容極為貼合,這樣可以保證學生在中考考核環節能夠更好地發揮,并且生物教材都是由國內專家學者共同編制的,具有一定的科學性。為此,初中生物教師在進行生物案例導入環節應該注重以生物教材為基礎,對現有的生物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與升級,通過挑選或者編制出最為優質的案例進行細節講解。最后,案例導入需要具備一定的典型性,這樣才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生物案例學習的價值以及意義[6]。
例如:在《保護生物的多樣性》這一課程教學環節,生物教師可以引入“可可西里”這部優質影片作為教學案例,之所以運用影片作為案例導入,就是由于這部影片與生物教學具備諸多互通之處,可以作為典型的生物教學案例。影片的中心思想講述了可可西里遇到一位老獵人,清晨起來跟隨獵人去捕獵,見到了一只肥碩的藏羚羊,獵人迅速舉起獵槍對準藏羚羊胸部,但是由于藏羚羊受到驚嚇出于本能拼命奔跑,被射殺時跪在地上眼含熱淚,而獵人在此時想拉起跪在地上的藏羚羊,卻怎么也拉不起來,無奈獵人獵刀剖開了藏羚羊的腹部看到其中小藏羚羊,獵人恍然明白,而從此可可西里就再也沒有遇到過這個獵人,影片為開放式結尾,多數觀眾會覺得獵人受到藏羚羊的感動而放棄了獵人這一職業。這一案例應用到生物教學環節,同時具備多樣性與典型性。因此是極佳的生物教學案例,除此之外,這一故事具有極強的真實性,可以為學生帶來更強的思考以及震撼,而這個教學案例的最終展示也為學生帶來了保護生態平衡的優質理念,使學生學會如何保護自然,這種優質的教學案例在教學運用中,非常值得學習與借鑒。
2.結合實踐教學環節,突出案例教學法作用
案例教學法更像是生物教師為學生帶來的一個優質的例子,而學生對這一例子中的各種元素具有極強的理解,可以加深學生對案例中出現的知識點以及生物原理理解性與記憶性。為保證學生對生物教學知識的理解,教師應該選用來自生活中的案例開展教學,提升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效率。案例引入環節注重來源于生活、理解生活,將生物課程教學作為日常生活中的體現形式之一,結合這一理念,就是應該在案例教學法應用時,將課本內容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這樣才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調動整體生物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生物課堂學習環節中[7]。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在自身實踐操作后,理解到生物課程知識的真正含義。更加深入地對案例教學法中的知識點進行探索,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記憶點,不容易在日后的學習環節中將生物知識遺忘。通常而言,通過大腦操作的情景再現,可以使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合理運用到生活當中,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這也是將理論知識轉化成實踐能力的一種突出表現。是應用案例教學法的重要作用之一,而為保證這一效果,還需初中生物教師對現有的課程教學環節進行精準設計,結合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思維能力,為學生帶來更加具有實踐性、更加具有教育意義的生物教學案例[8]。
例如:在《動物細胞》課程教學環節,由于細胞這種物質是極其抽象的,初中學生難以通過肉眼觀察到生物細胞的整體面貌。因此,即便在教學案例引入后,學生也難以對生物細胞的整體形態進行了解,而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卻略有不同沒有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壁,在很多部分與植物細胞具有一定的相同點。因此在兩節課程學習后,學生很容易將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混淆。這也是目前生物細胞教學環節中的難點之一。針對這一情況,需要教師進行深度的講解,在教師進行精準的案例講解后,學生可以通過自主操作、自主觀察等方式,提升對案例中內容的理解。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以及自主想象后,可以使生物知識更具說服力,增強學生的記憶點,使這些生物知識形成一種連貫的形式,為學生記憶提供重要幫助。而生物實驗剛好為學生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機會,在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對比環節,教師可以采用洋蔥鱗片葉表細胞實驗操作環節,將洋蔥細胞與動物細胞進行對比,學生在實驗中觀察到動物細胞與洋蔥細胞的不同之處。為此,教師還需幫助學生實現顯微鏡的熟練使用,學生才可以對教師講解的內容進行自主探索。
結語
總之,初中生物課程教學環節與案例教學法十分契合,二者之間具有諸多互通之處。初中生物教師可以通過挑選優質教學案例,保證案例教學效率、結合實踐教學環節,突出案例教學法作用等方式開展初中生物教學工作,為初中生核心素養教育、綜合素質發展奠定堅實而穩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陸瓊衡.跨學科素養對上海初中科學教師生物學業務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以美國耶魯大學《進化,生態和行為原理》中“地質領域的大事件”為例[J].中學生物學,2020,36(2):141-144.
[2]林碧紅.淺析探究性初中生物實驗的改進策略——以《制作并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為例[J].新課程導學,2021(5):65-66.
[3]錢云飛.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深度學習能力的培養——以《觀察葉片的結構》為例[J].新課程導學,2021(5):67-68.
[4]周秀蓮.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學科教學策略研究——以“植物的光合作用”為例[J].考試周刊,2021(11):135-136.
[5]楊守菊,梁海全神貫注TEM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學主題式教學——以“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為例[J].中學生物學,2021,37(2):18-20.
[6]袁錦明.在初中常規生物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微項目式學習——以“鳥類適應空中飛行的特征”一課為例[J].中學生物教學,2020(12):31-34.
[7]邱景鑫.基于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分析與思考——以2019年陜西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學試卷第35題為例[J].考試周刊,2020(46):140-141.
[8]寇小永,竇繼紅,郝雪,等.基于人文教育的初中生物學教材比較研究——以“人的性別決定”知識塊的呈現為例[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20(4):15-20.
(作者單位: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通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