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敏
【內容摘要】美術是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性課程,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并不斷深入,該門課程的重要程度逐步提升。眾多周知美術不僅可以傳遞學生基礎的繪畫技巧,同時還是培養學生觀察以及審美能力的學科。如果初中美術教師能夠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將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作為最終的教育目標,教學效果也會事半功倍。本文就美術和觀察能力之間的關系、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意義進行闡述,分析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應遵循的幾點原則,提出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美術觀察能力關系意義原則
從小學階段學生就開始接觸美術,但是由于教育的大環境以及學生的年齡限制,使得學生只能在美術課堂中學到基礎的繪畫方式,缺乏了和美術課程相關素養的提升。進入初中階段后,學生的思維獲得成長,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師主導的課堂,將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如若教師只做一個引導者,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會大大提升,各項能力也會逐步展現,這對于促進初中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美術和觀察能力之間的關系闡述
大多數人認為美術就是畫畫的,只要掌握繪畫技巧即可,其實不然。想要學好美術這門課程,就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能夠看到生活中存在的美術作品,并對其深入分析。就美術這門課程而言,本就是和生活聯系非常密切的學科,無論是哪一副美術作品的產生,其都是以生活中的事物為基本的載體或者是原型,后期加上自己的想象力或者是創造力,將其描繪出來。如若學生缺乏對生活的觀察和了解,很顯然在進行美術創作時就是空有繪畫技巧,卻缺乏生活觀察的能力和靈感,最終所創造的作品也必然缺乏可鑒賞性。由此可以看出美術和觀察能力之間是密不可分的,學生擁有較好的觀察能力,才有可能創造出優秀的美術作品。反之,一味地模仿訓練,是很難幫助學生領悟學習美術的真正意義的[1]。
二、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意義
1.符合了社會的現狀以及新課改的要求
信息技術在快速的發展,當下的初中生基本家家戶戶都有智能手機和電腦,學生在放學之后不再熱衷于在生活中尋找快樂,反而將更多的娛樂時間用于刷手機、打游戲,這種生活現狀也影響了學生對生活的了解和觀察,更不利于學生積累生活的美術知識。通過在初中美術課堂中,將其和生活進行聯系,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繼而提升初中美術這門課程學習的質量。其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是新課改中的基本要求。在新課改中提出了一個美術核心素養的概念,這個概念指的是初中的美術教師在教學環節,應注重培養學生能夠適應其終身發展的一種美術能力,其包含觀察、鑒賞等相關能力[2]。
2.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觀察能力體現在美術教學的方方面面,除了通過對生活的觀察,為學生的美術創作打下基礎之外。同時在美術鑒賞環節也需要學生能夠細致的觀察美術作品,了解美術作品和生活之間的聯系,感受美術作品所傳達的情感。這種由外到里的分析,其實考察的就是學生的觀察能力。如果學生的觀察能力較強,那么美術鑒賞能力也會較為突出。
3.有利于提升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質量
在初中美術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則需要從傳統的教師主導的課堂轉變為教師引導,為學生創設合理的觀察的環境和氛圍,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觀察和分析。在這個環節不僅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逐步落實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而觀察能力對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繪畫質量等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三、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應遵循的幾點原則
1.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的原則
通過上文的分析了解到,在初中美術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提升美術教學的質量具有一定的意義。而想要發揮出作用就要要求初中美術教師轉變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模式,遵循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的原則,開展一系列的觀察活動,引導學生對生活或者是作品進行觀察,繼而逐步提升學生自主觀察的興趣和能力[3]。
2.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并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并非讓學生主動進行觀察即可,還需要教師合理的引導,教會學生觀察的技巧。在引導的過程中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對一個生活中的事物或者是美術作品逐步進行鑒賞。以美術作品鑒賞為例,教師應先引導學生觀察作品中的生活元素,拉近學生和作品的距離,接著再從該作品聯想到和其情感相關的內容。由外到里循序漸進的分析,這樣才能夠逐步提升學生的觀察、鑒賞等相關美術素養。
3.遵循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原則
培養初中生在學習美術時的觀察能力,除了要遵循新課改中所倡導的學生本位的思想之外,還應該明確一切教學活動應遵循核心素養的這個原則。即是觀察活動必須和教學的目標、內容息息相關,要能夠通過設置的相關活動,落實學生的素養,發揮出教育性的根本功能。
四、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策略
1.多媒體創設情境,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和意識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落實學生的觀察能力,并不是讓學生對一些畫面掃幾眼即可,需要學生靜下心,對生活或者是作品進行分析,透過事物的表面看到本質。但是就當下的初中學生而言,過于的浮躁,在美術繪畫課程中,對于事物不夠了解就直接下筆,直至畫到中途而中斷。還有一些學生由于缺乏對物體的細致觀察,導致所畫出的物品和原型相差較大,缺乏整體情感的滲透。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在學習這個課程時,將完成繪畫當成最終的學習目標,忽略了對事物觀察的興趣和意識。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就要善于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情境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對相關事物進行觀察。例如在學習《了解紋樣》這一內容時,需要學生能夠掌握紋樣的基本知識、色彩的應用、構圖的形式和原理,了解在生活中紋樣的應用。在學習該節課程之前,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出生活中的一些物件,比如花瓶、建筑、衣服、陶瓷等,然后提出問題。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哪一個物品,為什么?生1:我喜歡陶瓷,因為它上面的花紋非常漂亮。生2:我喜歡衣服,因為上面的裝飾品好看。教師總結:這些物品的外觀之所以美麗,深受學生們的喜歡,正是因為它有了圖案的裝飾,而紋樣也是這個道理。接著引導學生欣賞教師準備的具有紋樣的網絡作品。通過這種創設情境以及循序漸進的引導之下,學生逐步學會了對事物進行觀察,同時也落實了學生對事物觀察的興趣和意識[4]。
2.問題引導式教學,傳遞學生觀察的技巧
在初中階段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除了要培養學生的觀察意識,還要傳遞學生觀察的技巧,讓學生了解在看到一個事物或者是拿到一幅作品時,應該如何進行觀察,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觀察到事物的本質現象。只有掌握了較好的觀察技術,學生才會有良好的觀察體驗,觀察能力也能夠逐步提升。通過融入問題引導式教學的方式,逐步讓學生感悟觀察方法,提升教學質量。例如《豐富多彩的亞非拉美術作品》這一節課程,需要學生能夠對亞非拉美術作品進行欣賞,全面的認識并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感受不同文化所產生的美術特色,體會其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傳遞學生觀察作品的技巧。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出波斯浮雕《武士像》,讓學生從作品的形式、地域文化的特點、作品本身的內容、內涵等多個方面分析。其中對作品本身內容和內涵的分析應成為分析的重點。在分析時可以引導學生采用整體觀察法,從局面到整體環節,了解整個構圖和畫面,科學把握作品的內容和形式。
3.融入美術創作活動,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的培養除了要結合美術鑒賞活動之外,還應融入實踐活動,在實踐探究的過程中感受觀察的力量。例如臨摹和創造均是提升學生觀察能力的一種有效的方式。首先以臨摹為例,學生想要臨摹一個較好的作品就需要先了解作品所展現的內容,背景以及其所表達的情感,這就需要融入觀察,如先對事物整體結構進行觀察,再觀察局部,最后全方面細致觀察事物的特征,把握好局部和整體之間的關系,在這個環節就達到了事物的基礎觀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興趣和能力。再例如教師所布置的創作活動,以《漂亮的手工燈飾》這一節課程為例,該節課程需要學生掌握制作手工燈飾的方法,通過立體的造型設計一個具有美感,且有創意的燈飾。在設計手工燈飾之前,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存在的漂亮手工燈飾,了解手工燈飾設計的相關步驟和方法,結合自身對于手工燈飾的了解以及自我的創新手法,制作合適的手工燈飾。這種創作活動就融入了學生對生活實際物品的觀察,也提升了學生在整個美術創作活動中的質量[5]。
4.制定觀察的計劃和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除了可以在課堂中進行滲透之外,生活也無處不在,都存在觀察的相關內容。想要提升整個初中美術教學的質量,就需要將觀察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只有形成了習慣,才會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一個個素材,提升創作時的興趣和整體創作的質量。但是想要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日積月累,長期的堅持。就初中生而言學習的壓力較大,每天的工作也較多,如若初中美術教師不合理進行引導,是很難激發學生對觀察對象的興趣的。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定期制定計劃,培養學生觀察的習慣、能力。如在學習《和諧溫馨的生活空間》之前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定義何為溫馨和諧?并對生活空間的搭配在課堂上進行闡述。這是一種課前自主探究和預習的計劃。當然在學習完一節課程后,教師也可以布置觀察的計劃,并在下一節課程開始前給予時間闡述和發揮的空間。只有將觀察融入美術教學的方方面面,逐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才能夠在循序漸進的觀察中提升能力,落實美術核心素養。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符合了美術課程的特征,是落實新課改要求的體現,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鑒賞以及創作能力。具體在培養學生的美術觀察能力時,應從觀察的興趣、觀察的技巧、觀察的習慣以及觀察的能力等角度出發逐步引導。比如在引導環節可以基礎生本位的思想融入多媒體情境法、問題引導法以及實踐活動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美術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文君.淺談初中美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0):138.
[2]丁瑜.淺談初中美術的生活化與智慧課堂相融合的教學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21(1):160.
[3]楊學俊.生活化情境教學融入初中美術課堂的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1(1):136.
[4]姜騰博.關于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嘗試[J].新課程,2021(1):196.
[5]鄧富娟.初中美術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路徑分析[J].考試周刊,2021(1):157.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燕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