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錫儀 周 全 黃紹鵬 伍榮華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第七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廣東佛山 528226
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若不積極采取治療易并發糖尿病腎病。以往臨床常口服二甲雙胍降血糖,但超重及肥胖T2DM伴尿微量白蛋白患者應用二甲雙胍降血糖效果欠佳,且持續損傷腎功能[1]。因此,尋找能同時降糖和保護腎臟的藥物具有重大的意義。利格列汀通過依賴葡萄糖刺激胰島素濃度的升高[2],達格列凈通過抑制腎臟對葡萄糖的重吸收,是新型口服降糖藥物[3],兩者在T2DM患者中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比較達格列凈和利格列汀用于治療超重或肥胖T2DM 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臨床價值。
選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第七人民醫院診斷為超重或肥胖T2DM 伴微量白蛋白尿的58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達格列凈組和利格列汀組,每組各29 例。利格列汀組中,男15 例,女14 例;年齡41~62歲,平均(50.61±7.25)歲;病程8~14年,平均(11.31±2.34)年;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24~26 kg/m2,平均(25.02±0.75)kg/m2。達格列凈組中,男17 例,女12例;年齡42~63 歲,平均(51.22±7.69)歲;病程8~14年,平均(11.03±2.57)年;BMI 24~26 kg/m2,平均(25.82±0.85)kg/m2。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曉本試驗內容,并簽定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患者年齡>18 歲,符合《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的診斷標準[4];②患者以往服用降糖藥物2 個月以上,但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③患者入組前未服用降壓藥和抗甲狀腺激素的藥物。排除標準:①合并泌尿系統感染或結石患者;②泌尿系癌變者。
兩組患者均接受適合糖尿病健康教育,采用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服用二甲雙胍進行降糖治療。先服用二甲雙胍(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規格:0.25 g/片;生產批號:72007162)15 d,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 片。利格列汀組患者口服二甲雙胍15 d 后,每天早晨口服5 mg 利格列汀(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規格:5 mg/片;生產批號:AB2140A)。達格列凈組患者口服二甲雙胍15 d 后,每天早晨口服10 mg 達格列凈(Astra Zeneca;規格:10 mg/片;生產批號:MC3230)。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6 個月。
比較兩組患者的血糖相關指標、胰島素抵抗指數、腎功能相關指標及不良反應。①血糖相關指標:用鄰甲苯胺法(三諾EA-12 血糖儀)測定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 血糖(2 h postprandial glucose,2 h PG)、糖化血紅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②胰島素抵抗指數:采用sysmex BX3010 生化分析儀測定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胰島素和FPG,將兩個值相乘再除以22.5 得到的數值,數值>2.69 則為胰島素抵抗。③腎功能相關指標:用全自動尿液分析儀(邁瑞UA-600)測定患者治療前后的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Alb)、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用酶法(邁克AU-5421)測定血清肌酐濃度(serum creatinine,SCr)。④不良反應:包括夜間低血糖、惡心/嘔吐、腹瀉、尿路感染。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PG、2 h PG、GHb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PG、2 h PG、GHb 均低于治療前,且達格列凈組患者的FPG、2 h PG、GHb 均低于利格列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相關指標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相關指標的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FPG(mmol/L)治療前治療后2 h PG(mmol/L)治療前治療后GHb(%)治療前治療后利格列汀組(n=29)達格列凈組(n=29)t 值P 值8.63±1.21 8.51±1.34 0.358 0.722 6.88±1.01a 6.23±1.12a 2.321 0.024 13.79±3.65 13.64±3.47 0.160 0.873 8.25±2.17a 7.06±2.06a 2.142 0.037 9.33±1.05 9.24±1.21 0.303 0.763 8.07±0.91a 7.25±0.83a 3.585 0.001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胰島素抵抗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胰島素抵抗指數低于治療前,且達格列凈組患者的胰島素抵抗指數低于利格列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胰島素抵抗指數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胰島素抵抗指數的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治療前治療后利格列汀組(n=29)達格列凈組(n=29)t 值P 值3.91±1.08 3.87±1.03 0.144 0.886 1.68±0.32a 1.51±0.27a 2.187 0.033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UAlb、UACR、SCr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UAlb、UACR、SCr 均低于治療前,且達格列凈組患者的UAlb、UACR、SCr 均低于利格列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相關指標的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相關指標的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UAlb(mg/L)治療前治療后UACR(mg/g)治療前治療后SCr(μmol/L)治療前治療后利格列汀組(n=29)達格列凈組(n=29)t 值P 值120.35±12.36 116.68±12.28 1.134 0.262 64.56±8.37a 40.32±7.92a 11.328<0.001 186.32±16.15 188.37±15.84 0.488 0.627 143.12±12.23a 118.14±11.48a 8.020<0.001 76.49±12.16 75.78±12.34 0.221 0.826 71.11±10.17a 65.15±10.62a 2.183 0.03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比較[n(%)]
超重或肥胖T2DM 患者的糖代謝紊亂導致患者腎損傷,腎功能異常早期尿中伴隨微量白蛋白,發展到后期常為難以治療的糖尿病腎病[5]。臨床常用傳統降糖藥物二甲雙胍,但其口服吸收利用率低,且容易發生低血糖,也忽略了T2DM 對腎臟的影響。因此尋找能有效降糖且能改善腎功能的藥物具有重大的意義。利格列汀是胰島素依賴性降糖藥,通過促進腸分泌胰島素來降低血糖;達格列凈是非胰島素依賴性降糖藥,通過抑制近端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葡萄糖的排泄[6-7]。上述兩種藥物應用與超重或肥胖T2DM 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研究較少,可能會提高治療T2DM 的臨床療效,基于此,本研究比較上述兩種藥物應用于超重或肥胖T2DM 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臨床效果。
二甲雙胍可減少肝糖的生成與輸出,并促進組織利用葡萄糖[8]。利格列汀可抑制胰高血糖素樣肽-1 的分解并增強其內源性活性,同時降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濃度,促進外周組織利用葡萄糖[9],有引起低血糖的風險。達格列凈是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SGLT2)的抑制劑,通過抑制SGLT2 抑制腎臟對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并促進葡萄糖從尿排出[10],上述藥物聯合治療可改善超重或肥胖T2DM 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腎臟的糖代謝紊亂。
患者的FPG、2 h PG、胰島素抵抗指數(<2.69 為正常)反映胰島素分泌情況和敏感程度,GHb 反映血糖控制情況[11]。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PG、2 h PG、GHb 均低于治療前,且達格列凈組患者的FPG、2 h PG、GHb 均低于利格列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胰島素抵抗指數低于治療前,且達格列凈組患者的胰島素抵抗指數低于利格列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達格列凈相較于利格列汀,可有效改善超重或肥胖T2DM 伴微白蛋白尿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島素抵抗現象,達格列凈不通過胰島素來降低血糖,其選擇性抑制SGLT2,阻斷腎近曲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入血液[12],并增強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機體血糖水平恢復正常后,降低機體代償性分泌胰島素,有效降低血糖的同時可抑制腎對血糖的吸收,減少腎損害。胰島素水平較低的患者胰島素敏感性較高,減少胰島素抵抗的現象[13-14]。與二甲雙胍合用,可強效控制血糖升高,穩定患者的病情。
超重或肥胖T2DM 伴微白蛋白尿患者尿中UAlb、SCr、UACR 升高代表腎臟受損[1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的UAlb、UACR、SCr 均低于治療前,且達格列凈組患者的UAlb、UACR、SCr 均低于利格列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達格列凈相較于利格列汀可有效改善超重或肥胖T2DM 伴微白蛋白尿患者的腎功能,達格列凈可減少近端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同時減少了Na+、Cl-的吸收,提高了遠曲小管中Na+、Cl-的濃度,可調節腎小球對Na+、Cl-的容量,將Na+、Cl-收縮進腎小球動脈,降低腎小球壓力,減少血液或組織液的量[16],從而降低腎小球壓力,起到保護腎臟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達格列凈相較于利格列汀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利格列汀經胃腸排泄,通過升高胰島素的濃度來降低血糖,所以可能會引起腹瀉、惡心/嘔吐、夜間低血糖等不良反應。達格列凈通過抑制腎對葡萄糖的重吸收,導致尿液中葡萄糖濃度較高,有利于細菌增殖,引起泌尿生殖道的感染[17-20]。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無統計學意義,可能與本研究的樣本量較少有關,此研究結果與范曉霞等[21]的研究一致。
綜上所述,與利格列汀相比,達格列凈可有效改善超重或肥胖T2DM 伴微白蛋白尿患者的血糖,降低其胰島素抵抗指數,改善其腎功能,且不良反應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