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提升,現階段小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愈發便捷。互聯網技術的發達對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會有一定積極影響,但是互聯網中繁雜的信息也會為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一些負面影響,需要教師作出干預以及指導。本文深入研究了互聯網時代下的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希望能給廣大教師一定啟示。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小學生;思想政治
中圖分類號:G62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5-0096-02
On the Strateg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Internet Age
(Binhe Primary School, Linze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WANG Dong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the way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obtain information at this stag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nvenient.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will have a certain positive impact on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but the complex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will also bring som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requiring teachers to intervene and guide. This article has thoroughly studie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rategie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Internet age, hoping to give some enlightenment to teachers.
【Keywords】Internet ag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一、互聯網時代對小學生的正面影響
首先,小學生普遍求知欲強、好奇心重,因此,傳統教學模式中枯燥、乏味的知識傳輸過程并不能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會對其學習積極性造成打擊。而互聯網技術的出現能讓小學生由較為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更加主動的“知識探索者”,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盡情地探索、學習相關知識,進而全面提升其學習能動性;其次,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運用了互聯網技術的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內容也變得更加豐富,同時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現階段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的承載形式也由傳統教學模式中扁平化、僵硬化的形式逐漸轉變為更加立體化、生動化的形式內容。由此,小學生就可以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去獲取有效的知識信息,不僅能加深其對相關知識的記憶與理解,也能提升其學習興趣,使其以更主動、積極的學習心態配合教師完成相關教學任務。在網絡平臺中人人平等,而引入了網絡技術的思想政治教學課堂也會變得更加公正,學生與教師都能根據相關學習內容在網絡平臺以及班級中自由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進而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相討論、促進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實現了民主教學。
二、互聯網時代對小學生的負面影響
首先,在互聯網時代,小學生會不自覺被多元化網絡信息所吸引,從而長時間沉溺在網絡信息的瀏覽以及操作網絡游戲中,但長此以往就會使其上癮,從而變得無心學習,也失去外出游玩的興致。最終不僅會導致小學生荒廢學業,還會使其身體以及心理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并且,長時間的網絡沖浪還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現實生活中小學生與父母、長輩以及朋友之間的關系,使其在遠離現實生活中的交往活動后性格愈發變得沉悶、孤僻。
其次,部分營銷號與組織會為了賺取點擊量而在網絡信息平臺中發放大量不實信息、偽科學信息以及各種有毒、有害信息,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認知能力尚處于發展階段,因此他們并不具備與成年人一般的,能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當他們在接觸了不良信息后就很容易被影響,最終導致其思想受到侵蝕,其行為習慣也愈發乖張、不受控制。
最后,由于小學的年齡較小,其自我保護能力與防范意識也較差,因此,他們也是網絡不法分子的重點行騙對象,一旦受騙,不僅會損失大量錢財,還會對其心靈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需要教師以及家長加以防范。
三、互聯網時代下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豐富教學內容
教師在講解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過程中,要根據教材中提供的知識內容來開展兼具實效性與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引導小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不間斷地在生活中以及學習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進而達到知行合一的教學目標。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小學生的思想意識變得較為薄弱,極易受到外界影響而誤入歧途。由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利用互聯網技術來豐富小學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內容,并幫助小學生養成正確的上網觀念,使其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能養成良好的習慣與意識,獲得身心健康成長。如此一來,教師就可以根據教材中的不同教學章節來帶領小學生利用網絡技術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在提升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使其能充分感知思想政治知識的實用性。
例如,在學習《我在這里長大》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帶領小學生調查其所在地的發展歷程,意在使小學生能體會網絡技術的便捷性,并且帶領他們以更直觀的方式來了解其家鄉的發展與變化,促進其萌生出更加強烈的“建設家鄉”“回饋家鄉”的意愿,從而使其能自覺地加強對自身的約束,以更專注的態度去完成各個科目的學習。又如,在學習《我和我的伙伴》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小學生為全班同學介紹自己的網絡好友,甚至是虛擬好友,此舉能加強班級學生的相互理解,進而營造更加和諧、友好的班級氛圍。同時,在小學生分享過后,教師也要針對學生的分享內容進行總結性發言,意在使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學會充分尊重其他同學的交友自由,同時,教師要為其灌輸一定的網絡常識,避免其在網絡交友活動中受到欺騙與傷害。
(二)拓展教育載體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網絡技術是教師為小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之一,它的存在能讓實際的思想政治課程變得更加多元化。由此,教師在開展相關活動的時候就應該有意識地通過拓展教育載體的方式來加深小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從而獲得更加高效、高質的教學效果,促進小學生獲得更加優質的成長與發展。因此,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為了全面提升小學生對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以及認知程度,教師不宜只利用班級內的多媒體播放設備來為小學生傳播知識,而是要合理地運用生活中可以使用的一切資源與手段,潛移默化地對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以及思想品質的形成產生影響。
例如,教師可充分發揮校園載體的優勢,通過校園廣播在小學生的下課時間為其播放諸如《一分錢》《跪乳的羊羔》等帶有一定教育意義的歌曲;在校園的走廊中增添一定的多媒體設備為小學生播放正確的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優秀個人事跡或對網絡不良信息的警示語;在校園網站中增添馬克思主義的宣傳板塊。凡此種種,都能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為小學生構建更加和諧、友愛、公正、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其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養成更加優良的道德品質,進而增強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結語
總而言之,如今的網絡平臺中充斥著大量豐富的信息,因此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教師有必要引導小學生合理、正確地使用互聯網技術,從而在豐富、多元的平臺中獲取知識和增長見聞。同時,教師也要跟隨時代的變化去靈活地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與方式,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樹立更加正確的思想道德品質,獲得更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伍麗川.互聯網時代下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研究[J].考試周刊,2017(72).
[2]劉國.“互聯網+”背景下小學中年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考試周刊,2018(61).
作者簡介:王東(1983.08-),男,漢族,甘肅臨澤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數學,班主任管理。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