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
【摘? 要】寫作能力是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內容,對于小學生來說,寫作也是一件較為頭疼的事情。不少小學生在進行寫作時,常常面臨半天寫不出幾句話的尷尬境地,這也是對小學語文教師一個不小的挑戰。對此,本文主要從小學生語文寫作面臨的問題分析出發,探討相關的提高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能力;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24?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5-0140-02
Study on Specific Measures to Improve Writing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ianchi School, Zhangdian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LIU Ying
【Abstract】Writing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omprehensive literacy, and writing is also a headache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any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often face the embarrassment of not writing a few words for half a day, which is also a challenge to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faced by students' Chinese writ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ret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ir Chinese writing ability.
【Keywords】Primary language; Writing ability; Measures
對于小學生來說,本身的詞匯積累處于一個較為薄弱的環節,寫作實際上是考察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不僅包括對字詞的理解,還包括對句段的應用,也是對小學生所見所聞內容的情感抒發。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需要前期扎實基礎知識的積累,同時借助合理的、科學的寫作指導課程,在保護學生寫作積極性的同時,幫助小學生逐步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一、小學生寫作時面臨的問題分析
(一)缺乏對寫作的積極性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尚小,積累的字詞、語段較少,在寫作過程中常常會面臨一些用詞用句的難題。基于此,小學生對寫作的熱情慢慢消退。同時,不少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寫出東西,甚至讓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背誦范文。對于小學生所處的語文學習階段,多背、多模范優秀的范文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過分注重模范,注重語文作文的背誦,會讓學生對于寫作產生抵觸情緒,從而難以為小學生打下良好的寫作觀念和基礎。
(二)寫作過程中過分注重技巧,缺乏真情實感的流露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存在過分注重寫作技巧,當學生被灌輸進大量的寫作技巧時,學生自身會受到寫作技巧的影響,在寫作過程中會隱藏或者說壓抑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讓作文缺乏活力,與寫作的本來意圖大相徑庭。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不是要掌握花哨的寫作技巧,而是需要將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感通過寫作的方式記錄下來,表達出去,從而達到寫作的真實目的。
二、關于如何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探討
(一)注重激發小學生的寫作興趣,保護小學生寫作積極性
在寫作過程中,不僅要讓小學生學會模仿,更要讓小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主動性。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正是思維發散的階段,對于語文教師來說,不能將學生的思維局限在某一固定框架下,而是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感悟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借助學生的興趣,更能長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推動寫作教學的順利進行。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基于興趣,學生的注意力才能較長時間集中,學習效率才能有效提高。
(二)合理利用閱讀素材
在實際寫作過程中,學生常常會拿到題目時不知道如何下筆,磨蹭半天常常寫不出幾句話。從背后的原因看,主要是學生自身的綜合儲備知識不足。對此,教師要借助閱讀素材幫助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好段,從而為小學生的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另外,在寫作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合理設置寫作任務的難度,不能過分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合理利用閱讀素材是進行寫作指導的有效方式之一。舉例來說,在講授《春的消息》這一篇課文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與學生互動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程開始可以通過“如果大家自己是春姑娘,你們將會如何將春的消息告訴大家呢?”基于這一問題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然后通過舉手回答的方式進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這種問題導入情境的方式,教師便可以實現文章的導入。之后,帶領學生進行文章閱讀,針對文章中學生可能存在疑惑的問題進行指導解答,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這篇《春的消息》。最后,在課堂即將結束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春天”為作為題目進行寫作。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剛剛進行過課文學習,對于春天有著些許的自我思考與感悟,更容易完成關于春天的作文寫作任務。通過這樣一種指導教學模式,學生的寫作能力便能得到潛移默化的提高。
(三)注重積累教學中的優美詞句
優美詞句是一篇優秀作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課程改革之后,教材內容為了適應教師的作文教學,也進行了相應部分的改動。現有的語文教材中,很多文章中的優美詞句可以作為小學生作文素材的積累來源。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優美語句的記錄、理解,從而變成自己作文中的內容輸出,為自己的作文添光加彩。例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這么一篇文章:《秋天的雨》。在這篇文章中有著大量的比喻句、擬人句,對于小學生學習比喻、擬人的修辭技巧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文章中通過采用比喻、擬人的手法對于秋天的景物進行細致的描繪,讓人讀來仿佛置身其中。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可以將這些擬人句、比喻句讓學生通過閱讀文章找出,同時就某一部分進行變換練習,幫助學生掌握比喻句、擬人句的寫作技巧。同時,教師要借助不同文章之間的聯系,讓學生掌握一種系統的思維方式。比如,將描述春、夏、秋、冬的文章進行一個類別分析,幫助小學生掌握文章的結構行為,從而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積極鼓勵學生對于閱讀教材的留白部分進行補充
在閱讀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采取了留白的寫作方式,這樣一來不僅給了教師教學的指導思路,也有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針對這類留白的文章,教師要合理利用,讓學生進行補充,同時在課堂上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實現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舉例來說,在學習《窮人》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就“我已經把孩子抱回家了”這一文章結尾作為學生寫作的開頭,讓學生設想之后的生活狀況是怎樣的。當學生從讀者的身份轉化為作者,學生自身寫作的積極性被激發。同時,給予學生獨立思考、各抒己見的機會,能讓教師看到學生的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寫作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吝嗇對學生的鼓勵和激勵,當學生敢于大膽表露自己的真情實感時,教師要給予學生眼神的肯定,讓學生敢于在課堂表達自己的看法,抒發自己的真實情感。
(五)注重聯系實際生活
為了讓學生的寫作充滿真情實感,教師也要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聯系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讓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同時將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一些所思所想及時進行記錄,從而成為自己的作文素材。當學生對于實際生活有了深入的觀察,那么在寫作過程中自然會流露出個人實際的想法,體現出真情實感。要知道藝術來源于生活,因此,寫作要注重聯系日常生活。
三、結語
小學語文是小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打基礎階段,如果基礎夯實不牢固,那么直接會影響之后的語文學習。要注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其中就包含寫作能力的培養。對于小學生來說,寫作能力是重要且必要的,但是寫作能力的培養要遵循科學的原則,注重素材的積累、日常生活的觀察等。
參考文獻:
[1]王偉.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
[2]周清志.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34).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