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燕鳳
在市場經濟快速改革的過程中,醫院所面臨的外部環境產生了明顯的變動,醫院需要加大對治理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積極創新管理策略和管理手段,深化自身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認知及理解,在全面調整以及改進的基礎上,確保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能夠大放異彩、重煥發生機。本文將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相結合,著眼于醫改背景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深入了解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及矛盾。針對問題出現的相關原因提出具體的解決對策,以期為推進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改革及創新提供相應的參考。
作為內部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及核心,固定資產管理對醫院的穩定建設及發展有非常深遠的影響。與其他的板塊相比,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難度系數相對偏高,實踐性和應用性較為明顯,具有全局性的影響。醫院一方面需要關注公共管理層面的改革及創新,另一方面需要調整管理策略,積極分析醫改背景下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重點以及難點,在改革關系策略創新管理理念的基礎上,確保各地資產管理工作能夠發揮相應的作用及價值。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所包含的管理內容,管理策略、管理環節較為復雜及多元,管理制度的構建不容忽略。醫院需要意識到這些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站在時代發展的角度,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注重不同管理策略的有效利用以及全方位整合,保障各類資產管理工作能夠有所創新。
一、醫改背景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意義
(一)優化配置管理資源
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有助于實現各項管理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將財政損失控制在有效的范圍內,實現醫院成本的有效控制及降低,確保醫院能夠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主動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占據一席之地,我國醫療行業的整體水平也會有所提升。
(二)提升內部管理質量
為了實現自身的穩定運作,醫院需要反其道而行,以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及創新的基礎,積極促進管理重心的有效轉移,保障管理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其中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不容忽略,這一個管理板塊直接關乎整體的內部管理成效,因此,在醫改背景之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有非常關鍵的影響,醫院需要意識到這一工作的重要價值,積極設置專門的工作人員以及機構,加強對固定資產的有效管理及協調。其中固定資產的驗收、領發、保管、調撥、登記、檢查以及維修最為關鍵,這幾個工作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較為復雜及多元。管理工作人員需要以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有效構建及完善為基礎,為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確保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實,真正實現醫院的穩定建設及發展。
(三)順應時代發展變革
在醫改背景之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產生了明顯的變動,工作要求越來越嚴格,因此醫院需要關注時間和精力的有效匹配,以工作中心的有效轉移為基礎,保障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
二、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難度系數相對偏高,對醫院的綜合實力以及管理能力是一個較大的挑戰。傳統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備受詬病,嚴重影響了醫院的穩定建設及發展,無法充分實現不同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醫院出現了許多難以規避的損失,整體的運營成本持續上升。學者在對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進行分析時明確提出,目前的管理質量不夠理想,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及矛盾,主要集中于以下幾點:
(一)確認和計量工作不夠理想
作為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固定資產的確認和計量工作最為關鍵,這兩大工作直接關乎最終的管理成效。首先,在確認和計量的過程中,管理工作人員沒有進行綜合分析以及研究,對固定資產確認工作的理解和認知還不夠全面,無法確保財務與管理科室工作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實質的資產入賬名稱不統一,難以為后期的管理工作指明道路及方向。固定資產所包含的部分比較復雜,不同部分的使用要求以及使用方式差異較為明顯,為了實現醫院的穩定運作,積極提升綜合經濟效益,醫院會使用不同的折舊方式來進行分析,明確具體的價格。財務部門按照不同的組成部分,以單項固定資產為基礎,明確最終的整套設備以及設備管理要求。這一點使得前期的固定資產確認和計量工作備受阻礙,整體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大打折扣。在計量固定資產時,財務以及業務管理科室的計量方式有所區別,沒有著眼于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相關要求對其進行有效的計量。醫院前期沒有設置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無法確保這一工作的有效改革,忽略了對財務制度的進一步健全以及優化調整,整體的管控工作不夠嚴格,各個部門之間的交流以及溝通不到位,無法實現管理信息資源的有效共享以及合理利用。管理部門忽略了對整個信息錄入工程的進一步分析,一部分資產單價不對,難以有更好的調整后期的管理成效。資產負債表固定資產與總資產之間存在一定的區別,因此只能夠通過其他的設備來進行調整,這一點導致資產報損問題時有發生,整體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停滯不前。
(二)醫院采購負擔較重
采購是醫院實現穩定運作的核心,科學合理的采購有助于醫院實現穩定運作,為醫院的進一步發展做好前期的鋪墊工作。但是醫院的綜合實力比較有限,還沒有打下扎實的資金基礎,面臨著較大的采購負擔。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難度系數相對偏高,過于注重對工資績效的管理,有一部分部門所獲得的資金比較少,所購買的設備較為有限,在開展各類醫療業務的過程中,高精尖儀器不容忽略。但是大部分的儀器檢查結果只能夠提供相應的參考作用,進而明確最終的治療方案,有一部分患者對醫儀器的檢查結果比較依賴,這一點使得醫醫院投入了諸多的時間和精力,主動構建高精尖設備、進口設備。醫院管理工作人員對這些設備的認知和理解還不夠全面,忽略了可行性的分析及研究,沒有著眼于各項設備購買的實質要求,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最終導致設備的回收率、利用率相對偏低,無法發揮相應的作用級要求。另外,設備的購置價格較高,因此后期的收費標準也水漲船高,對于一些經濟條件有限的病人來說,很難負擔最終的醫療費用。這一點嚴重影響了醫院的穩定運作,同時也不利于醫院投資成本的有效回收,醫院面臨著諸多的投資風險及壓力,整體的運作模式備受詬病。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不夠理想,與預期目標之間的差距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