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初中數學知識抽象、學習難度大,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不甚理想.通過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可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降低了學習難度,全面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論文以初中數學為研究切入點,對多媒體技術在其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多媒體;初中數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1)26-0044-02
收稿日期:2021-06-15
作者簡介:包蕾(1982.4-),女,江蘇省揚州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數學教學研究.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以其獨特的優勢,已經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逐漸成為教師的“左膀右臂”.將其應用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使得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動態化、形象化、直觀化,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也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數學能力的培養,進而更好地完成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目標.
一、多媒體技術應用原則分析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的時候,應遵循以下兩個基本原則:
原則一: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原則.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時候,應著眼于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充分借助多媒體的優勢,實現多媒體技術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完美結合,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
原則二: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為原則.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的時候,應緊緊圍繞初中數學教學目標,借助多媒體的優勢,引導學生參與到數學知識的自主學習中,最終完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巧用多媒體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課堂學習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原動力.否則,一旦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就會導致其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排斥的情緒,制約了課堂學習效果.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由于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邏輯性,在傳統的“填鴨式”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常常產生厭煩的情緒.據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技術,利用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形式,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景,并借助這一教學情景,點燃學生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到初中數學學習中,自主構建知識.
例如,在“探索勾股定理”教學中,教師就借助了多媒體這一工具,給學生創設了一個教學情景:在臺風中,一棵樹受到影響折斷.臺風過后,人們測量到樹斷口到地面的距離為4m,樹梢的落地點與樹根的距離為3m,問:這棵樹在折斷之前有多高?在這一教學情景中,喚醒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這一節內容的學習中.同時,通過多媒體可以對數學圖形進行裁剪和拼接,如圖1所示,先根據直角三角形的三邊a、b、c做出正方形A、B、C,然后運用多媒體對圖形進行變形,通過增加3個原三角形的方法拼接出如圖2的大正方形,圖中的正方形包括4個原直角三角形和以a、b為邊的兩個小正方形,圖3中的正方形包括4個原直角三角形和以c為邊的小正方形,由于兩個正方形都是以(a+b)為邊,因此,學生可以直接得出以a、b為邊的兩個小正方形面積等于以c為邊的小正方形面積.這樣,通過多媒體的應用,既能夠凸現勾股定理的本質規律,也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好的理解勾股定理.
2.巧用多媒體技術,深化教學重難點
在初中數學學習中,由于數學知識具有極強的抽象性、邏輯性和思維性,對學生的要求相對比較高.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常常面臨著一定的困難,嚴重制約了數學學習效果.面對這一現狀,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就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這一工具,將數學知識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進而促使學生在動態的變化中,掌握重難點.例如,在“一元一次函數”的教學中,系數k對圖像的影響是教學的重難點.在具體的教學中,單純地借助黑板和粉筆進行教學,教師要畫出多個圖像,才能引導學生明確系數k與圖像之間的變化.但是如果采用多媒體技術,則可以借助視頻的形式,將其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如圖4所示,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一次函數的移動、旋轉操作,讓學生觀察不同狀態下一次函數y=kx+b的k值有什么特點,常數項b值是如何變化的,通過多媒體的動態展示,將函數的數與形統一起來,深化教學的重難點,不僅節約了教學時間,也促使學生在動態化的知識中,掌握了教學的重難點.
3.借助多媒體技,豐富教學內容
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的時候,必須要突破數學教材的限制,不斷擴充教學內容,進而全面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但是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在豐富教學內容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靠教師進行口頭補充,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而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就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將數學知識的起源、應用場景、知識發展等呈現在學生面前,有效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拓展了學生的數學知識面.例如,在“投影與視圖”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將生活中的常見物體資源進行整理,并借助多媒體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對圖形進行旋轉和視角變換,讓學生能夠從空間的角度理解一個圖形的投影與視圖的真實含義,諸如,如圖5,四棱錐從正面和側面看是兩個三角形,從上面看是一個長方形加對角線,圓錐從正面和側面看也是兩個三角形,從上面看是一個圓形等等.通過視圖讓學生將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聯系起來,并思考不同視圖所代表的真實意義,幫助學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豐富教學內容.
4.巧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數學綜合能力
在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教師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的時候,不僅要加強基礎知識教學,還要在此基礎上關注學生數學思維、數學能力的培養,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據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這一工具,引導學生在動態感受知識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的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在多媒體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知識的探究學習中,進而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進而促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如在學習平行四邊行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平行四邊行進行變形,讓學生觀察在變形的過程中,平行四邊形的哪些量不變,哪些量改變,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激發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習難度,全面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因此,教師在具體的數學教學中,必須要充分借助多媒體這一工具,借助其創設教學情景、深化重難點、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等,不斷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興泰.淺論新課改下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20(02):125-126.
[2]郭海霞.初中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4):133+135.
[3]張海軍.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名師在線,2019(35):91-92.
[4]李國英.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應用的對策建議[J].才智,2019(32):126.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