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課程思政”正式成為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基本內容,得到了廣泛的推動和發展。但是如何打破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隔絕的現狀,將立德樹人貫徹到高職院校課堂教學全過程、全方位、全員之中,是新時代中國高校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本文通過對部分高職院校課程思政現狀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思政教育進課堂過程中存在缺乏統一規劃、標準落后、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本文以空中乘務專業課程思政為為研究重點,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意見。
關鍵詞:信息化;職業院校;課程創新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空中乘務專業主要培養掌握航空服務專業必備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能從事空中服務、機場地面服務等一線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由于專業安全因素要求高的特殊性,思政教育尤為重要。
一、我國職業院校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
不過就現階段的成果而言,我國高校教育工作者對思政教學的理念仍然沒有達到有效協同其他課程同時教學的高度,尤其是高職院校空中乘務專業,思政元素在專業課程中體現不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學生缺乏思政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思政教育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對于學生情感、智力、德育、人格等多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大多數學生缺乏對于思政理論課的重視,再加上思政內容普遍存在內容枯燥、趣味性差等問題,從而給學生帶來思政教育不被重視的錯誤認知,造成學生抵觸課程思政。由于學生學習降低了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進而拉大對思政學習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對于學科教學質量提升呈負面影響。
(二)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素質不夠高且思政教學資源使用不合理
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師思政專業素質不夠高問題成為制約教學取得成效的關鍵所在。教師思政實踐水平不高,對于理論專業知識認識不足,在教學過程中很難積極展開。專業課程的教師往往會對專業知識更加注重,在傳授專業知識時只關注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困惑,忽視對學生德育的引導,導致很多專業知識中涵蓋的思政理論教育無法被發掘,降低了思政教學效果。
(三)缺乏課程思政育人機制與環境
部分高職院校缺乏有效的思政教育的培養機制及良好的思政育人環境,尚未形成良性的人才培養互動機制,導致思政教育無法與時俱進、不斷革新,這在根本上降低了人才培養質量,不利于從根本上提升思政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二、高職院校空中乘務專業課程思政教育建議
(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空中乘務專業課程建設全過程
在空中乘務專業育人過程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扣學院文化的特點,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實習實訓、社會實踐、黨團建設、社團活動、新媒體等多種育人途徑開展課程思政。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二)以校企合作、聯合辦學為載體,搭建專業與企業對接的平臺,引進企業文化元素,豐富專業課程內涵。
我院先后與海南航空有限公司、江蘇無國界航空發展有限公司等國內航空領域高端企業合作,對空中乘務職業行為標準在高職專業教學過程進行歸納總結,進一步豐富內涵,探究“空乘專業+思政教材”教學模式創新實踐,深化提煉形成理論指導思想,為同類院校的教學模式改革提供參考借鑒。
(三)教學改革創新
以“愛國”、“愛崗”文化為驅動,創建“課程+活動”為特色的空乘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設一批可供學生多元選擇的“思政教育+專業教育”課程并將空乘行業的職業規范、標準融入到課程中,開發被學生接受的在線課程、微課等信息化教學資源,使學生具備航空服務人員的素質和職業規范。
(四)提高教師道德素養
育人先立德,樹人德為先。為一線教師搭建師德和技能提高的平臺,讓教師進入空乘專業校企合作訂單班的企業中,使之具備航空服務企業的職業標準。建立教師社會實踐、企業實踐和教學研究機制,引導教師深入學習職業教育理念、模式、技術。
(五)營造文化育人環境
將航空服務企業文化融入到平時教學生活的點點滴滴,讓學生了解行業企業的規范,按照行業特有的性質、規范、責任和服務對象、服務手段,培養學生遵守行業道德規范,在信息傳播、文化建設、歷史傳承等方面發揮文化育人的作用;建設空乘實訓基地,包括黨史文化展示長廊、世界航空發展史展示廳、動態艙實訓室,地勤安檢實訓室等,提升師生專業文化素養;通過“黨史文化教育”“工匠精神講壇”“企業專家講壇”等活動,使思政元素融入到學生日常生活點點滴滴,提升在思想教育中的功能與成效。
總之,以培養高水平航空服務業精英為導向,進行空中乘務專業建設、教學改革研究。在專業建設、教學改革中融入思政元素,加強高職學生價值觀教育,傳播正能量。通過課題教學、制度文化、環境陶冶,逐步樹立起學生的職業人生觀與價值觀。通過一系列教學改革創新實現對職業學院空中乘務專業思政教育實踐研究,探尋思政教育與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最佳結合點。探尋構建職業院校思政元素進專業、進課堂的基本范式,使職業院校思政育人的理論和思想真正“落地”,對同類院校空中乘務專業思政教育具備一定的實際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黃春花,常瀟丹.找準切入點開展課程思政教育:以高職藥學專業有機化學課程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19(5):56-57.
[2]王曉梅.本科通識課程的思政教學改革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2):165.
[3]戴麗蘭.課程思政理念下高職院校專業課程協同育人的思考和研究[J].現代農業研究,2019(1):84-85.
[課題項目]? 2020年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院級基金項目,課題編號2020jg05,主持人:張正
作者簡介:張正,1988,男,山東棗莊,碩士,專業教師,講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