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群
摘 要:實驗是生物教學重要組成,在于直觀呈現生物知識。隨著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高中生物教師注重創新實驗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參與生物實驗積極性,改變以往單一枯燥的課堂教學氛圍,積極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動手操作,從而對所學生物知識產生深刻印象,為理解和應用知識做好鋪墊,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改進;創新;路徑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獨立思考與自主創新能力培養,成為生物教學的重點。生物實驗因為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與自主創新能力,也受到廣大教師的高度關注。教師可結合學生學情多方面創新和改進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一、創新實驗教學理念
相關調查研究指出,目前很多高中生物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依舊沿用傳統教學理念和方式,即為學生灌輸式傳授知識,學生被動記憶和背誦實驗過程,未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生物實驗內容。究其原因,多和生物教師未及時更新教學觀念,有待提升專業素養。部分學校在傳統教學觀念影響下沒有重視實驗教學,未在軟硬件等教學設備方面過多投入,長此以往造成生物實驗沒有分配到足夠課時,學生自然未重視實驗學習,降低整體生物實驗教學效率。
高中生物教師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應摒棄傳統教學觀念,積極吸納素質教育內容體系,在此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創新型思維,提升教學水平。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可采取探究式方式,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形成尊重、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而教師在此過程中則發揮引導和組織作用,促使學生高效探究生物實驗。學生在做實驗時嘗試提出自身觀點并加以驗證,隨后歸納總結生物現象和規律,還要引導學生反思自身在實驗操作中存在的非規范行為。與此同時,在生物教學中開展科學探究是一種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生物學習積極心和主動性并學會主動獲取和解答重難點生物知識。科學探究涉及計劃制定、假設猜想以及后期實驗和結論歸納。學生科學探究活動后能有效增強對生物知識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創新能力和科學探究思維,有效提升生物教學效率。與此同時,高中生物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還需培養學生合作精神與自主思考能力。此外,高中生物教師需結合學生學情設計集創新性與趣味性于一體的實驗,使學生通過實驗學習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技能。教師還需注重建設實驗硬件建設,盡可能做到軟硬件雙管齊下,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越的實驗學習條件和氛圍。高中生物教材收錄的實驗十分典型,涵蓋較多生物科學原理與概念知識內容,教師不單單要指導學生反復操作實驗,最重要指導學生在實驗操作中充分熟悉基本流程與操作規則,并在現有典型實驗基礎上做出優化和創新,引領學生汲取經典實踐經驗,基于此產生創新意識,強化創造力,為長遠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實驗方法有效創新
高中生物教師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應積極優化實驗教學方式,全面調動學生參與生物實驗活動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實驗教學效率。如果生物教師想要切實提高實驗教學效果,那么就要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自身則扮演指導與組織角色,引領學生將所學生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操作中。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生物現象和概括能力,引領學生探究生物知識的同時強化科學探究精神與動手操作能力。雖然高中生經歷小學和初中階段學習,但依舊具備較強的好奇心,教師可通過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與已有知識相結合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深化對所學生物知識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以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影響實驗教學為例,作為高考生物熱門題型,但教材傳統實驗方式過程復雜,裝置煩瑣以及缺乏嚴謹性。其中運用白熾燈作為光源會產生較大的熱量,溫度會干擾實驗。與此同時,運用多種顏色玻璃紙會投射中多種顏色光,再加上玻璃紙薄厚程度不同,會投射出不同強度的光。運用打孔器也葉片進行打孔后再運用注射器排出葉片內氣體,最后統計葉片上浮數量,整個過程歷時較長,煩瑣復雜且不易難操作,因而有必要創新實驗方法。具體從可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準備實驗器材;分別準備一個10w、20w、40w的不同功率LED燈,一個分層模型板,溫度計,若干長勢相同水草,四個500ml燒杯,二氧化碳片劑,若干冰塊等。其次自制分隔式光合作用探究實驗裝置;運用具有遮光性能的復合材料制作該裝置,分為三間,每間分別安裝不同功率的LED光源,由一個開關控制上述光源。由于LED光源為冷光源,在一定程度能避免白熾燈等熱光源散發出溫度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第三具體實驗;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探究光照強度以及CO2濃度、溫度對光和強度產生影響。隨即打開光源開始計時,要求學生認真觀察燒杯氣泡上浮數量,整個過程清晰直觀,簡化傳統實驗,深化對所學知識理解。
三、開展有趣數字實驗
數字化實驗是蓬勃發展信息技術下衍生的產物,安全性高,能以直觀清晰方式呈現重難點生物知識,改變以往生物實驗耗時過長未使學生看到明顯變化情況,對所學生物知識產生深刻理解和印象,提高生物教學質量。毫無疑問,生物教師在開展實驗時需要運用各種裝備,只要具備硬件資源才能順利開展數字化實驗,以清晰直觀地方式為學生呈現生物實驗,并基于此引領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明確實驗原理以及物質真相。良好的實驗裝備需依附于各種軟硬件配備與定期更新,生物教師要在現有條件下充分整合資源,全面優化數字化實驗教學,增強學生觀察能力、歸納總結問題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在整合資源時需充分發揮數字化實驗優勢作用和功能,并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配備、完善硬件極其應用軟件;實驗裝備是順利開展實驗重要條件,尤其數字化實驗無法脫離有效地實驗裝備。其中計算機數據采集處理系統是數字化實驗常見系統,該系統包括智能接口、開放式軟件系統、在線/離線系統等應用軟件。多媒體實驗廣泛應用PPT與Flash等軟件,傳感器實驗運用DataStudio數據處理軟件處理數據。同時數字化實驗廣泛應用如COREL Chemlab等仿真實驗軟件。實驗硬件設備包括電子白板、溫度傳感器、電流傳感器、pH值傳感器、投影儀等各種實驗器材,上述軟硬件為數字化實驗不可缺少的基礎條件。其次完善各種實驗資料;一般實驗資料配備包括實驗資料光盤、教學案例、教學影片,或借助生物教材教案、學術期刊等教學輔助工具查詢與實驗有關的資料與數據,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四、實驗試劑儀器改進
生物學實驗需要相應的儀器設備和試劑作為輔助,不同于其他學科,生物學科實驗運用的實驗材料都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正因如此在獲取和保存生物材料時不可避免會受到空間與時間等因素限制。與此同時,生物材料具有顯著的發展性、靈活性、多樣性、生命性等特征,一個高質量和高水平的實驗材料在不斷改進、創新和探究中逐漸完善與發展,從某種意義層面而言,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極其旺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創新實驗試劑和儀器,提高實驗教學效率。例如針對實驗試劑創新要求,生物實驗試劑種類極其豐富,具體操作過程中用量較小,然而試劑配制相對復雜,無形中加大實驗工作量,需要師生具有足夠的耐心。如果在實際中運用生物教材呈現實驗試劑濃度,并非會取得理想實驗效果,因而需要在實驗中結合實際情況配置試劑,經多次反復操作調整實驗試劑濃度、用量、比例等,盡可能達到理想實驗效果。與此同時,針對實驗裝置創新也有相應要求;實驗裝置是生物實驗不可缺少的組成,學生只有充分了解實裝置特征與操作才能提升實驗教學效果。雖然高中生物實驗裝置相對簡單,然而部分實驗裝置設計缺乏完善,無法直觀且有效地反應實驗效果。對此,生物教學需基于原有實驗創新和改進裝置,要求創新和改進后的實驗裝置簡單且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易于控制實驗條件,最重要能直觀呈現實驗現象。
以“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實驗為例,該實驗在裝置方面存在檢測手段缺乏嚴謹、難以控制條件以及實驗耗時長等缺陷,因而需從供氧條件和優化酒精檢測等方式加以創新,使學生形成良好核心素養。首先在改進供氧條件方面;部分生物教師已改進實驗裝置,例如在密閉錐形瓶中開展實驗并觀察有色液滴的具體移動方向,雖然能體現氣體含量變化,然而卻無法直觀反映酒精產生情況,故而無法確定細胞呼吸方式,再加上在測量中較易受環境等非人為因素影響。對此,生物教師在通氣導管下端運用塑料管制作一個具有多個微孔的曝氣頭并以延伸狀態分布于整個培養液當中,由此一來,各個地方酵母菌就能獲取足夠氧氣。在上述實驗裝置改進中參考人體肺部支氣管結構,簡化實驗裝置的同時為優化有氧條件提供方式,再結合空氣主要成分事實條件為形成無氧條件提供有力證據,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強化科學思維。其次優化酒精檢測;生物教材中在該實驗中運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酒精成分,然而該溶液中的鉻離子屬于致癌性較強,為自然環境有著較大危害。再加上濃硫酸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學生在運用時普遍產生畏懼心理,十分容易出現安全隱患。對此,教師可基于質量分數為11%重鉻酸鉀水溶液與濃硫酸體積比為1:1可運用酒精檢測。該比例檢測酒精能有效降低酸性重鉻酸鉀用量,只需運用滴管滴3滴就可直接反映實驗現象,提高實驗效果的同時降低實驗危險性。
結束語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學要關注學生的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素養培養,而上述教學目標實現與生物實驗有著密切的關聯。通過創新和改進實驗教學深化學生理解,激發學生探究興趣,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先華、謝佳.例談中學生物學實驗的改進與創新[J].中學生物教學,2020(7).
[2]王紅玲.高中生物實驗現狀分析及實驗技術改進與創新[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000(004):P.5-6.
[3]張淑偉.中學生物實驗改進的誤區及解決策略[J].實驗教學與儀器,2020(1):21-22.
[4]黃若梅.聚焦中學生物學實驗創新--綠葉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材料及過程改進[J].中學生物教學,2020(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