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超群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提出的戰略,提出有限發展農業農村,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濟制度。但在此背景之下桂平市農村中學生輟學的問題依然較為顯著,一方面是因為政策的實施改變了原有的鄉村教育模式,另一方面源于中學生本身的思想不夠成熟。農村中學生教育發展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一環,本文針對此現象進行調查研究,希望適應新形勢,探索新手段,推動農村教育新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 中學生輟學;對策分析
引言:農村人才振興是鄉村戰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現階段農村教育發展對于戰略實施有重要的影響。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義務教育的普及農村中學生輟學現象已經有了改善,但并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而農村中學生輟學的原因,與社會、學校、家庭和個人都有關系,農村教育發展任重而道遠,只有全方面解決各層次出現的問題,才能保障農村中學生受教育的權益,推動鄉村戰略落實和實施,
一、農村中學生輟學原因
1.缺少良好的社會環境
從社會因素來看,農村中依舊有許多封建腐朽的錯誤觀念殘留,而這樣一種價值觀對于學習氛圍的營造,起了消極的阻礙作用。鄉村振興戰略的進一步實施使許多農村開始設廠發展經濟,這就促使不少中學生輟學去打工。同時由于國家開始實行大學生自主擇業制度,出生在農村的學生就業無法得到保障,于是選擇輟學。
2.殘缺不全的家庭環境
從家庭因素來看,農村中大人外出務工,孩子交給老人照顧,留守兒童的現象常見。鄉村戰略的實施讓部分家長從外地歸家,但仍因為打工繁忙導致中學生缺少監管。此時的中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克制力弱的階段,無法得到家庭的正確教育和引導,很容易造成學業成績下滑,自信心無法建立,最后造成厭學的現象。
3.機制松散的學校環境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后,為了實現一定程度的教育公平,我國很快啟動了大規模的撤點并校。撤離低質量學校,建立統一中心學校。但對于交通不便的農村中學生來說,中心學校就意味著只能選擇寄宿制。但農村師資力量薄弱,教師配備不到位,學校體制松散,對部分中學生忽視,使其心理得不到有效疏導。
4、片面薄弱的教育環境
農村的精神文化教育相對薄弱,學校本身要積極推進全面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樹立正確的辦學方針。同時利用好國家政策和經濟補助,提高教學環境質量,為中學生提供優質學習環境。不能一味推行“應試教育”,要做好“減負”工作,合理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開拓第二課堂,例如在植樹節開展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的研學活動等,也要在保證教育質量的基礎上合理控制作業量。同時也要注重學校周邊環境的改造,農村對于網吧的管制力度較弱,學校要加強監管,防止中學生參與賭博,從而出現無心向學的現象出現。
二、中學生輟學對策分析
1.國家加大監管力度
我國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招工的最小年齡是16歲,但仍然出現一些不法用人單位招收“童工”的現象,再加上中學生家長的疏于管教,出現了中學生輟學打工的現象。對此國家要進行嚴管嚴查,加大法律的監督和執行力度,對不法分子給予堅決打擊,引導家長進行子女教育,對不負責家長追究法律責任。當地政府也要積極配合,落實政策的部署和實施。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對中學生輟學教育的“收尾”工作,即對農村中學生的心理疏導、教育安排和學業安排。在面對輟學中學生時,制止這一現象相對容易,難的是如何讓輟學中學生做出改變。所以當地政府要本著負責的態度,與學校對接好中學生的學業安排,不能只做“面子工程”。
2、社會共同參與建設
雖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對于農村經濟建設有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但很多地方教育水平依然落后,農村中學生輟學的極大一部分原因也來自經濟條件的落后。所以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有義務行動起來為貧困地區學生捐款助學,社會中的企業也可以為農村學校捐贈教學器材,其他地區的學校也要積極動員老師去農村支教。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保住農村中學生能夠實現返校就讀。
3、教師轉變教育方法
由于農村的教育發展相對較緩慢,部分教師仍采用體罰等手段進行教育,這對于身心正在發展的中學生來說,無疑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也打擊量他們的學習信心。所以教師要做到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鼓勵學生,提升中學生自信心和進取心。由于農村的中學生的家庭特殊性,要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重點關注,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在課下關注中學生的情緒起伏,保持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不能片面用成績評判學生的好壞,要培養綜合素質人才,才能為農村經濟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4、家長加強教育引導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逐步推進,越來越多的打工者從外地返回家鄉開始加入農村創新創業項目中來,在離子女更近一步的同時也要更加關注家庭教育對中學生的引導。家長要以身作則為中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更要注意家庭教育方式的轉變,不能過分溺愛也不能暴力教育,與學校老師及時交流情況進行合理的教育引導。由于農村中學生普遍缺少家庭的關愛,家長應該抽出空閑時間多陪伴兒女,解開中學生心里的結。
結語
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一定程度上為現代農村帶來來經濟上的改變,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也為農村教育帶來了曙光。但目前的農村教育依然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只有政府加強監管,學校轉變教育理念,家庭營造學習氛圍,才能為農村中學生帶來優質的學習條件。總之,農村中學生控輟保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全社會多方的共同努力,相信農村的教育發展將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黃文博, 王江.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中小學生輟學原因及對策分析[J].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9,38(10):P.146-148.
[2]程仕萬. 論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中學的辦學方向[J]. 數字化用戶, 2017, 23(050):183.
[3]楊彪. 淺談農村中學生輟學原因及對策[J]. 貴州教育, 2014, (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