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燕
摘要:聲樂表演本身是一門高雅的藝術,聲樂表演中會伴隨著豐富的內容,通過唱演結合的形式能表現出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唱及表演本身就是一種相互促進的關系,通過聲樂技巧來表現出歌曲本身所蘊含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表達出的內容,在此基礎上適當地滲透表演者的肢體語言,使歌曲的情緒更加飽滿,表現出更加立體的人物形象。而肢體語言則是一種通過表演者的各種表情、手勢和身體部位來使自身的思想感情得到具體表達的媒介,肢體語言是一種其他的語言方式,在表演過程中通過肢體語言來突出聲樂表演的藝術特色。本文針對聲樂表演中肢體語言的實際功能以及使用的原則進行分析,探討聲樂表演環節中使用肢體語言的具體方式。
關鍵詞:聲樂表演? 肢體語言? 音樂演奏
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17-0026-03
在欣賞聲樂舞臺表演時廣大的民眾可以獲得聽覺與視覺上的豐富體驗,而在聲樂舞臺表演中演員要重視肢體語言的合理化運用,可以提升聲樂演唱舞臺的整體效果。聲樂表演主要是包括聲樂以及表演兩部分的內容,因此在實際中不但需要表演者通過聲樂來展現出表演的細節部分,還需要適當滲透一些肢體動作,發揮表演者的能力,使表演者能夠和觀眾達到心靈方面的溝通和交流,使表演者的五官得到充分的調動,共同感知到藝術本身體現出的一些重要價值。在此基礎上,聲樂和表演能夠實現完美的融合以及碰撞,體現出良好的表演效果。以下主要圍繞著聲樂表演藝術中肢體表演的主要功能展開簡單的分析與探討。
一、聲樂表演中肢體表演的主要功能
肢體語言在聲樂表演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能夠使整體的表演效果更加出眾和獨特,讓觀看者產生不同的觀看感受,使作品更加震動人心,為觀眾帶來豐富的體驗。
(一)聲樂表演中運用肢體語言能夠表明音樂本身的一些風格元素
音樂本身體現出差異性的特點,不同的音樂作品表現出的風格也體現出差異性,在聲樂表演的環節,表演者的每一個動作都能夠體現出整個曲子的風格和藝術效果。除此之外,曲子的音樂風格會受到詞曲創作者的客觀影響,包括創作人的人物背景以及對歌曲進行創作時的整個心路歷程情況,這些都會影響到整個聲樂作品的風格。因此在表演的過程中,聲樂表演者要能夠根據一些細節性的內容去選擇有差異性的聲樂表演方式,分析美聲、流行音樂以及民族音樂等,使聲樂表演人員能夠采取多樣化的方式表達出樂曲本身所蘊含的一些思想感情,同時不同的唱法本身還包括各種種類,聲樂表演者要能夠了解到自身的特點,結合具體的興趣愛好尋找相應的音樂風格,了解具體的聲樂唱法,從而帶給觀眾更加獨特的感受。
(二)聲樂表演中運用肢體語言能夠幫助表演者展示出表演技巧
當表演者進行表演時,肢體語言的應用能夠使舞臺的效果更加明顯,突出音樂的藝術風格,將表演者的歌聲襯托地更加完美,同時為表演者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基礎支撐,讓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更加專心致志,落實細節方面的一些技巧,更加穩重地去應對各種表演環節的突發情況,從而能夠長久性地促進聲樂表演者的進步,提高表演者的表演效果。具體來說,聲樂訓練時,教師會采取一些具體的肢體動作對學生進行教學,使學生的表演狀態更加良好。包括一些聲樂表演人員,在唱高音時會刻意張大嘴,或者做出其他的一些抬手踮腳的動作,這些有差異性的動作最終的目標都是要幫助聲樂表演人員更加快速地融入聲樂作品的演唱過程中,使其整體的表現效果更加統一。
(三)聲樂表演中運用肢體語言能夠幫助表演者更好地展現出情緒
聲樂藝術作品在開始創作時,整體的感情基礎就是基礎的內容,通過感情基礎來對表演者進行教學和訓練,使肢體語言的動作更加形象,能夠和聲樂作品產生相應的聯系。比如說,一首節奏相對輕快的聲樂表演作品能夠使大家對其整體的基調產生更深的理解,但是如果聲樂作品本身的節奏比較慢,就能夠了解到聲樂作品的基調是比較沉悶的,會導致聲樂表演人員不斷帶領觀眾融入悲傷氛圍中。
二、聲樂表演中肢體語言的應用基礎要求
(一)需要體現出聲樂作品的實際價值
聲樂作品的表演環節需要表演人員能夠對歌曲的創作背景進行更加及時的分析,了解歌曲的實際創作年代以及歷史背景,判斷歌曲是否具有一些獨特的民族特點或者地域特色,在歌曲背景分析的基礎上對歌曲的演奏方法進行了解。在這個環節,要求在聲樂演唱時,表演人員能夠提前對肢體語言進行設計,使其在表演的過程中整體思路更加清楚,使表演者的感情得到相應的體現,烘托表演氛圍,同時還要求演奏者能夠了解音樂作品的不同內容以及所表達出的情感,使肢體語言能夠和音樂本身的表達內容產生緊密的融合,發揮出音樂本身的特點。
(二)需要和時代的主流發展情況相匹配
現代聲樂表演設計本身具有多樣化的風格,這些風格需要和群眾的審美需求相匹配,使肢體語言體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同時肢體語言也不能太過于俗氣,缺乏創新,在演唱的過程中,優秀的表演人員所做出的肢體動作本身應當體現出大方得體、自然美觀的特點,同時蘊含時代的特征以及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精神,使觀眾在欣賞藝術表演作品的過程中獲得美的感受,實現表演人員以及觀眾的情感交流。
(三)需要體現出差異性的特點
聲樂演唱本身是針對聲樂主體所完成的再次創作。這種藝術作品中需要通過演唱表現出情感的良好效果。因此,表演的過程中需要基于作品原本的思想以及情感基礎對肢體動作進行合理的設計,使歌曲內容得到進一步的詮釋和豐富。而民族歌劇本身體現出多樣化的特點,需要通過演唱使聽眾更好地了解到不同種類和樣式的地域風情,滲透一些更加細膩的演唱情緒,努力配合聲樂表演人員的肢體語言來傳達演奏者的情感。
三、聲樂表演中肢體語言的有效運用方式
聲樂表演過程中普遍使用的肢體語言主要是包括聲勢、語言、面部表情以及眼神溝通等多個環節,這些環節的存在會使肢體語言的表演形式更加豐富滲透,在表演的過程中使表演者的表演效果更加全面,為觀眾帶來更良好的視覺感受。以下主要從聲樂表演中身勢語言的合理運用、合理運用聲樂表演者的面部表情、在聲樂表演中眼神以及語言的運用以及在聲樂表演中其他肢體語言的運用等方面進行分析。
(一)聲樂表演中身勢語言的合理運用
聲樂表演環節,身勢語言本身就是要求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能夠實現儀表以及神態的和諧以及統一,要求聲樂表演者在具體的表演過程中,能夠始終保持每一個環節以及細節部分的身勢良好,表演時挺胸抬頭,運用各種優良的身勢語言配合表演者的演唱。比如說在表演的過程中,嘆息時將身體放松,能夠使表演者的氣息下沉。而如果在表演的過程中挺胸直背,保持身體的挺拔,就能使表演者演唱出更加具有熱情、奔放效果的一些歌曲。除此之外,在聲樂訓練的過程中還可以充分利用身勢來解決聲音方面存在的問題,具體來說,聲樂表演中演唱高音時表演者可以伸開雙手,使雙手的高度能夠隨著音調的變高而同步升高,提高高音的演唱效果。具體來說,在聲樂表演者演唱《送給媽媽的茉莉花》作品時,曲中的“永遠也忘不了你唱的那支茉莉花”一句,在表演環節可以融入一些肢體語言,使表演者將手從胸前升至前方,從而使整個聲樂歌曲的表演效果更加良好。除此之外,如果聲樂表演人員在表演的過程中無法掌握作品的藝術節奏和藝術的內涵,出現了肢體僵硬的情況,就可以要求在訓練過程中,聲樂表演者能夠對著一面大的鏡子來練習其四肢的表現,盡量能夠使肢體的表演效果更加協調,和表演的內容體現出統一性的效果,實現整體聲音以及情緒的完美融合和呈現。
(二)合理運用聲樂表演者的面部表情
聲樂表演環節的面部表情能夠直接傳達出演唱者的情感,這些細致的變化都可能會對音樂作品的表達效果產生影響,因此在聲樂表演的過程中需要演唱者能夠控制自身的面部表情,體現出良好的表現力,營造表演現場的氛圍。在表演的整個環節,表演人員的任何情緒都會帶動觀眾的情緒變化,使觀眾的聽覺神經受到相對應的影響,進而能夠對樂曲的變化情況做出相應的反應。從本質上來說,舞臺表演過程中對于表演人員的面部控制方面是一個整體性的過程,通常需要演唱者能夠對整個作品的情感變化做出相對應的掌握和了解,深入探討在作品中所蘊含的一些思想精神內涵,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吸收,并結合自身的音樂天賦以及表達能力和演唱技巧,將其通過自然的表情進行展示,體現出良好的輔助性效果。在這個過程中,聲樂表演者在演唱一些音樂作品內容積極向上、樂觀熱情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充滿激情以及開心快樂的面部表情進行展示和表演,使其面部的表情和音樂作品本身的內容產生緊密的融合。而演唱孟姜女等一些極具悲慘內涵的聲樂作品時,就要求表演者能夠在表演的過程中體現出愁容滿面、凄慘連連的一種面部表情,使氣氛得到相應的渲染,在整個聲樂表演過程中,使肢體功能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三)在聲樂表演中眼神以及語言的運用
聲樂表演的過程中,眼睛是面部表情中最為關鍵和核心的部分,眼睛所要表達出的一些情感相對來說會更加真實和靈活,表演者需要通過眼神和其他的肢體語言進行溝通,體現出眼波流轉的效果,使演唱者的一些情感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使聲樂表演者的眼神具有更高的辨識度,觀眾能夠從中感受到一些豐富的內涵。具體來說,在聲樂表演的過程中,表演聲樂部分的內容時,本身作品中會體現出思念的感情,這就要求聲樂表演者在演唱和表演的過程中具有縹緲的神情,從而能夠突出聲樂本身所具有的思念價值。而針對茉莉花等具有民族性價值的音樂作品進行表演時,要求表演人員能夠融入更加堅定的信念,適當滲透閃爍的眼神,從茉莉花這種傳唱度極高的音樂作品中體現出深深的民族自豪感。
(四)在聲樂表演中其他的肢體語言的運用
聲樂表演環節會對演唱者提出更豐富的要求。需要演員在表演的過程中能夠對其形體動作進行全面性的塑造,并且在演唱的過程中形神兼備,體現出良好的精神氣質特點,表達出對于藝術作品方面的一些具體情感認知,提高表演者的舞臺魅力,使其在舞臺的表現過程中更加具有表現力,對于各種動作的掌握程度更加深刻,同時形體也更加靈活,另外也需要聲樂表演者本身能夠實現整個面部表情以及動作的協調性,使其演唱的內容能夠帶動觀眾的想象,拓展觀眾思維,使觀眾了解作品本身想要傳達出的一種精神境界。比如說我國一些專業的著名演唱家所表演的一些歌曲通常是軍旅歌曲,他們給人的印象相對來說比較刻板、正直、溫和。他們在表演的過程當中會通過一些和軍人氣質更加符合的肢體語言使自身的聲樂表演效果得到最大化的體現,主要是通過堅定的眼神以及一些簡單的手勢變化傳達出情感,使整體的聲樂表演效果能夠和觀眾共鳴,讓觀眾及時地了解到表演者本身的情懷。
四、結語
總而言之,聲樂表演本身體現出復雜的特點,作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內容,肢體語言發揮著重要的價值。本文對此進行思考,分析聲樂表演中肢體語言本身的具體功能以及實際的應用,希望能夠了解肢體語言的一些細節體現,將其滲透在聲樂表演的過程中,突出表演的價值和特色,讓觀眾獲得良好的身心感受,促進聲樂表演作品表演效果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吳沁柯.互聯網時代下的聲樂表演混合式教學探究——評《高校聲樂教學的歌唱技法與歷史變革》[J].中國教育學刊,2019(09):146.
[2]常立穎.高校大學生聲樂表演訓練方法與實踐研究——評《大學聲樂表演訓練教程》[J].教育發展研究,2019(23):86.
[3]張曉炳.“五音體感”音樂治療對于緩解聲樂表演專業學生“表演焦慮”的研究——以淮南師范學院聲樂表演專業學生為例[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9(10):78-81.
[4]韓麗書.聲樂表演藝術創作中“心理暗示”的效能與表象研究[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20(01):158-162.
[5]宋璐.從歌劇《傷逝》《紫藤花》復排中的創新性看當下聲樂表演專業的教學改革[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7(03):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