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柳青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狠抓教育,現如今,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為我國輸送了很多人才。不過,在傳統的教育中由于過分注重分數而忽略了身體素質的教育,導致了現如今學生身體素質差的狀況。新課改的提出,要求學生應該全面發展,不止要抓知識文化的學習,也需要重視身體素質教育,很多學校積極響應,效果驚人。但是分析我國國情,發現農村和城市之間的教育效果差距很大,很多農村學校受到地區限制、設施設備缺乏等原因,身體素質教育的推廣并不普及。筆者通過農村學校教學經驗,分析了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并給出對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身體素質;原因;改善方法
從新課改的實施以來,教育界一直在不斷地對當前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探索,以尋求最佳的教學方式。由于當前農村小學生身體素質教育的改革一直沒有特別大的進展,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發展提出的高要求。針對農村小學生身體素質教育的改革變得十分緊迫。就目前農村小學生身體素質的現狀來看,還存在很多問題,導致學生們的身體素質一直得不到提升,極大地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有必要對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進行綜合分析,從而為農村小學生身體素質教育的改革提供建議。
一、身體素質的概念
身體素質能夠反應一個人自身的運動能力、力量大小等機體能力,也是最能直接衡量一個人身體健康的標志。身體素質包含了運動素質、運動能力以及身體形態。其中運動素質可以細分為五個方面:(一)速度素質能夠反應人的反應、爆發力等等;(二)力量素質能夠反應人的身體部分肌肉收縮的時候產生的力量大小;(三)耐力素質能夠反應人在長時間活動下抵抗疲勞的能力狀況;(四)靈敏素質能夠反應人的應變能力、平衡能力等;(五)柔韌素質可以反應人自身的肌肉、韌帶的彈性和伸展能力。人的運動能力指的是人運動時展現出來的各方面表現,比如,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坐、臥,勞動時的蹲、投、拉等。而身體形態則指的是人身體外部形狀和特征,主要包括體形、身體姿勢、生長發育情況等。
二、農村小學生身體素質差的原因
(一)缺乏合理的營養飲食搭配
小學生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必要的營養飲食才能夠保障小學生每天活動所需的能力。因此,在小學階段必須要有合理營養的飲食搭配。雖然近幾年來,國家大力發展農村,但是城市和農村仍然存在較大的貧富差距,很多家庭為了能夠省錢,在準備飲食時忽略了小學生身體發展所需要的營養補充,學生的身體素質較為低下。也有的家庭雖然步入了小康,但是缺乏營養合理搭配的知識文化,溺愛孩子,滿足他們的一系列飲食愿望,但是在這一階段的小學生喜歡膨化食品、碳酸飲料、辣條等,這些沒有營養的零食影響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
(二)學生具有較大的學業壓力
作為農村地區的人來說,很多人都認為,只有讀書才是出路。因此,很多父母對學生的學業抱有很大的期望,繁重的學業使得小學生無法參與課外活動。過去,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注重升學率,學生們的作業與考試不堪重負,霸占了他們的體育活動時間,嚴重影響了小學生們的身體素質發展。
(三)體育設施不完善,缺乏專業的教師團隊
很多農村學校在教學中仍然以文化教育為主,減少了體育教學在日常教學中的比重,很多體育設施成為擺設。有的農村小學由于地理位置偏遠,給學校提供的體育設施與設備無法滿足體育教學的需求,因此,有的農村學校都選擇了大力發展知識教育。除此以外,農村小學由于教師隊伍人員的缺乏,不少農村學校用非體育專業的教師進行教學。
(四)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食品安全問題
社會的發展帶來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特別是網絡科技時代的到來,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很多農村家長不注重學生對網絡的正確認識,致使小學生們容易染上各種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沉迷打游戲、刷抖音等問題,對其自身的身體素質產生了嚴重的影響。除此以外,各種食品公司參差不齊,大量的低營養食品出現,更加弱化了小學生體質,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和健康成長。作為農村學校,無法對食品安全進行徹底控制。因此,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也得不到保障。對于這些地區而言,學生大多為留守兒童,家中只有老年人,對兒童的食品營養方面并不重視,這些學生的營養難以保障。
三、提高農村小學生身體素質的策略
(一)提高家長和學生對身體素質的認識
分析當前小學生飲食不合理的原因可以發現,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家長和學生對身體素質的認識不夠。因此,農村小學應該多展開教育宣傳班會,定期對家長和學生進行健康宣傳,讓家長和學生了解個人成長發育所必須的營養飲食搭配等知識,提高小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同時,還應該向家長強調,正確的教育方式是讓學生們能夠全面發展,走出“成績為上”的誤區,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學生們多展開體育運動,加強身體鍛煉,提高學生們的身體素質。
(二)農村學校多開展體育活動
新課改提出,不僅要狠抓知識教育,也要保障學生能夠有足夠的體育鍛煉,提高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因此,從學校方面來說,應該在教學中提高體育教學的比重,讓學生們能夠有充足的鍛煉時間。除此以外,學校還需要多展開體育活動,比如,運動會、趣味體育等,還可以舉辦親子運動會,讓家長也參與進來,這不僅有益學生們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有益于學生的身心發展。
(三)建立完善的體育設施,構建專業教師團隊
學校應該積極地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充分利用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時機,完善農村學校體育設施設備,積極地開展各類體育活動,加強健康意識。除此以外,農村學校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向社會招聘專業體育教師,并統一進行培訓,構建專業的體育教師團隊,以此讓農村的小學生也能夠獲得專業的體育教學。
(四)改革農村小學體育教學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很多教師由于缺乏專業知識或者遵循守舊,教學中僅進行一些十分枯燥的體育活動。長此以往,很多學生對體育課感到枯燥乏味,把體育運動當成壓力。因此,有必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改革農村小學的體育教學,讓學生能夠通過有趣的活動愛上體育課,熱愛鍛煉。體能教育的目標不僅僅在于傳授一項運動的技術要領,更重要的是在學生心中建立起運動意識,讓小學生們在日常的教學中理解體育和健康之間的關系,從而保持持之以恒的健康鍛煉,提高學生們的身體素質。
四、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身體素質應該從小抓起,要改善當前農村小學生身體素質差的問題,學校首先應該意識到學生們全面發展的重要性,以增強學生素質教育為目標,多開展素質拓展訓練。與此同時,還需要對教師團隊進行完善,以保證體育教學的專業性,促進整體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道東.對農村中小學生身體素質的訓練方法與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4(33):19.
[2]朱明鋼.農村小學生身體素質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新紀實·學校體音美,2020(2):153-154.
[3]李毅.如何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有效地提高農村小學生的身體素質[J].新作文:教研,2018(6):210.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