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柳紅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初中生物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訓練與綜合素質的提升。生物實驗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探究與創新的能力具有重大意義。然而,在農村中學,欲實現正規化的生物實驗教學卻是一大挑戰。不管是學校層面、教師還是學生層面,亦或是條件設施層面都存在著問題。理性看待并剖析問題的存在,找到合理可行的改進策略對實現素質教育,提高農村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的意義不容小覷。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改進策略
一、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對生物實驗教學不重視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農村學校過于注重成績而不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以至于生物課程的安排相對較少,一周兩節,沒有專門的實驗課程。除去理論知識的講授,基本沒有時間進行實驗操作。今年中考的改革,生物科的分值只剩40分,生物課程由原來的一周兩節變成了一周一節,時間安排更加緊迫。但凡涉及的實驗,教師照搬課本的操作,讓學生記憶一般的操作步驟與注意事項。這失去了實驗設計的真正意義,十分不利于學生動手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教師教學觀念的落后
近兩年來,由于學校創均創強,國家加大了對農村學校的硬件建設力度。部分農村學校的生物實驗室慢慢建成,有了實驗操作的場地與部分器材。但是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觀念仍未轉變。有的教師一味追求成績,不愿意花時間進行實驗操作,經常利用視頻或直接要求學生記憶課本的操作步驟,以代替實際操作。此外,農村大部分學校缺乏專業的生物教師。因受到專業的限制,教師對實驗操作有種回避的態度。在實驗前不重視準備工作,缺乏良好的實驗素養。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操作不規范、不嚴謹,以至于實驗效果不明顯,實驗質量不高。在指導學生實操的過程中,教師不會引導學生去了解實驗目的,多想幾個為什么,純粹照搬課本步驟,任務式完成。這樣不利于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與創新思維的挖掘。
(三)實驗室基礎條件的不足
由于農村教育經費的不足與教育發展的滯后,近兩年才有了專門的生物實驗室。而實驗設備及實驗試劑仍不夠齊全。比如,顯微鏡的數量,有些實驗室里,顯微鏡才20臺左右。而顯微鏡的操作實驗是非常重要且需要學生親身去體驗才能更好地掌握實驗。數量的不足,導致一半以上的學生在真正的實驗過程中只能觀望,而不能親自操作體驗。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全面培養,還會影響整個課堂紀律。
(四)學生實驗過程隨意
在生物實驗操作過程中,場面往往是比較混亂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紀律差。由于少接觸實驗,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會控制不住自己主動去碰各種實驗設備與試劑,課堂上沒有注意教師的任何話語;2.實驗操作隨意。學生不愿開動腦筋,在小組內,通常把整個實驗任務交給某一個學生完成。不會多問幾個“為什么”,照搬課本的步驟,也不管實驗現象,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所有的步驟走過場。在實驗報告填寫的過程中也馬虎對待,不按照實際情況填寫;3.實驗操作習慣不好。每次做完實驗后,學生都會爭先恐后地走出實驗室,無人理會試驗臺的臟亂,試劑與器材亂放。無形中干擾了后面進行實驗的學生。學生的隨意根本無法實現真正的教學目標,更談不上對學生動手能力與創新思維的培養。
二、改進策略
(一)加強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基礎學科。生物實驗教學的情況會影響生物教學的質量,阻礙實行素質教育的步伐。學校應該花點人力、物力與財力建設相對完善的生物實驗室。根據學校的辦學規模添置合理數量的操作器材。此外,應配置專門的實驗員進行管理與維護。比如,在實驗前,實驗員可以將所用試劑與器材分配好,這樣有利于促進實驗的順利進行,為實驗教學爭取更多的時間。
(二)制定合理的實驗教學方案與實施計劃
首先,學校需要根據生物實驗的數量安排合理的生物實驗課程,而非理論與實驗混在一起,這樣教師將不好去把控教學進度。其次,生物學科教師在開學前應該梳理好整個學期的生物實驗,制定好生物實驗的教學計劃,確定好哪些實驗為示范性實驗,哪些實驗需要學生親手操作,哪些實驗需要實地考察等。此外,在每一次實驗之前,教師要按照課本的實驗要求,反復操作,以確保實驗操作的規范性與熟練度。除了備教材外,還需要備學生。在實操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什么問題,哪些步驟可能會影響實驗結果,學生在哪些步驟會出現疑問等。作為教師,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使實驗課程順利進行。
(三)加強對生物任課教師的專業培訓
在農村的大部分學校,生物教師是相對缺乏的,很多生物課的任課教師都是“半路出家”的。而實驗的操作相對專業性較強,以至于讓部分教師專業不過關而有點回避。加強生物任課教師的專業培訓為促進農村生物實驗教學起關鍵作用。學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時間組織相關生物教師參加生物專業的培訓或到一些發達城市的學校參加課程觀摩。讓教師樹立終身學習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加強專業素養,從而讓教師更加自信、更加專業。
(四)強化實驗教學的管理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實驗室的教學也需要有配套的課堂管理條例,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正常有序地進行。首先,學校與教師一定得合作制訂一套實驗室的相關管理條例。比如,在實驗操作前,需要保持安靜,認真聽取、觀察教師示范;在實驗操作中,不得隨意走動,全員參與,共同討論;實驗結束后,如實填寫實驗報告,收拾整理好實驗器材與桌面等。在進行實驗教學之前務必讓學生了解每條規定,若不按規定進行,則按學校的處理措施作出相關處理。其次,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進行合理的分組。確定好每個小組的組長、發言人、記錄員、監督員。讓每個組員在實驗課中都有各自的職責,有事可做。當然每個角色可以定期更換,讓每個學生在不同的領域得到鍛煉。
三、總結
在農村的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不少問題,但只要學校加大重視力度,教師樹立終身的學習觀,不斷地吸收新觀念,學習前沿知識。那么,這些問題都會慢慢被解決。農村的教育也會跟上時代的步伐,農村的學子也可以得到應有的鍛煉與培養。作為教師,我們有義務讓生物實驗教學更具活力,讓生物理論與實驗有效地結合,讓實驗成為學生掌握生物知識的階梯。
參考文獻:
[1]黃菲.淺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改進策略[J].才智,2015(4).
[2]李文堯.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現狀與對策[OL].https://doc.wendoc.com/bb79dd3a7a816dd2866381074-2.html.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