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錚
【摘要】在實施新課程標準時,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必須做到科學化、正規化和高效化,但受經濟條件限制,農村小學開設的英語課程難以提供教學支撐結構。因此,本文結合農村教育的實際,從培養興趣、學習習慣等方面對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進行了探討,分析優化農村小學英語課堂的現實意義,提出優化與提高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具體策略,希望有助于推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與創新。
【關鍵詞】新課標;農村小學;英語課堂;優化策略
在新課程理念的支持下,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育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它賦予學生學習的主導力量,并將認知過程和情感過程的培養結合起來,這是新課程背景下英語教育的重點。因此,優秀的小學英語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還要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和良好的教學技能。教師充分利用身邊的一切條件,通過自制教具、簡筆漫畫、肢體語言、歌唱等方式,創造性地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并巧妙地設置游戲等形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農村小學的英語課堂更加高效。
一、優化農村小學英語課堂的現實意義
優化教學是基于素質教育目標和學科核心素養的具體教育任務。從教師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教育規則設計更好的教育體系,然后靈活地實施方案,以達到最大可能的效果。這種效果在學生身上得到了體現,使他們的素質得到最合理、最大限度的發展。然而,這個想法有什么意義呢?
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就是優化課堂教學,課堂教育實踐則是實現教育目標的主要途徑,它突出了傳統課程的缺點和不足,并指出了原因。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了解學校教育改革的正確性和現實性。最后,它體現了兩個重要的課堂教育價值:從生活的高度出發;以培養人的素質為目標。教育應該讓學生充分理解他們的各種社會義務,并為他們今后能夠在社會上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作出巨大貢獻。
二、新課標下優化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策略
(一)通過培養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俗話說:“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北3峙d趣會引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只有當學生對某事感興趣時,他們才能以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積極思考和獲取知識。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取決于他們的興趣。農村小學英語教學采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在快樂的氛圍下,充分利用教學課件等直觀手段進行英語教學。結合文本內容,教師將肢體語言和口頭表達相結合,在課堂上盡量做到聲音和情感并重,并迅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歌曲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合理利用優美的旋律可以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在PEP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一首好聽的英文歌。在知識導入環節中,唱英文歌是學生的首選活動。通過一起唱歌,同時配合行動,不僅可以加快學生進入學習狀態,還會給學生們留下難忘的印象,使他們今后對英語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指導學生的英語學習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1.記憶單詞
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學習起來會有些吃力,因此,我們可以使用諧音記憶的方法,另外還可以幫助學生將單詞進行分類。
例如,同音單詞(too,to,two)、意思相反的單詞(tall-short等)。學生通過這些方法記單詞,可以讓整個氣氛變得變得輕松,增加填充自己的詞匯量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2.記憶句型
至于句型的學習與應用,教師在課堂上創造足夠的對話場景,讓學生參與并嘗試理解化的記憶。
例如,在學習“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 I'd like some …?”時,教師在黑板上畫各種各樣的食物,并在學生回答正確時給出相應的食物。在模擬部分,四個人一小組將被邀請到其他人的家里,并談論他們想要的東西。這樣教師和學生就可以進行特定的教學活動,通過反復操練相關句型和詞匯,從而達到語言應用的目的。
3.尋找英語學習規律,將肢體語言用于優化教學
當教師教單詞時,可以通過肢體語言來呈現,也就是“全身反應法”(TPR)。學生在動作中領會單詞,從而增強記憶。比如,教學短語“drive a car”時,教師可以做出手握方向盤開車的動作,讓學生猜,進而引出短語。當進行鞏固英語單詞教學時,可以使用肢體語言來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鞏固諸如sports、draw和sing等詞匯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表演唱歌,其他學生通過唱歌的動作說出學習的單詞是sing。相反,還可以讓學生說單詞,另一個學生用動作表達,通過這些方法更好地鞏固所學詞匯。
(三)創設真實情境,體會英語背后的文化
課堂上的教材和教學活動應充分反映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表演從而模擬教學場景,將學生帶入生活中,體會英語表達背后的中西方文化差異。
例如,PEP版小學三年級上冊Recycle 1中涉及到“萬圣節”的內容,在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制作怪物面具、服裝等,教師還可以準備一些糖果,在課堂上創設“萬圣節”的情境,并通過與我國的“中元節”進行對比,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
(四)優化評價,鼓勵學生的學習行為
采用小組評價,讓學生相互糾正,這種評價有效地使學生形成了良好的集體觀念和學習氛圍。另外,使用集體評價來培養團結合作意識。當一個小組的學生在對話展示中表現出色時,請其他學生用英語語言評價“good,you are good.”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和鼓勵,使他們產生強烈的集體共鳴,同時也變得自信起來。
總之,小學英語教師應該針對農村小學生的特點,及時更新觀念,優化小學英語課堂,使其留給學生一個更生動的印象。我們面對的是21世紀的學生,舊的教學方法不能吸引他們,教育過程是不斷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升華教育藝術的過程。因此,教師需要通過研究新時代的教育理念,并適用于教育實踐,隨著時代發展的需要和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與新時代相結合,將創新思想融入到小學英語課堂當中去。
參考文獻:
[1]藍芷穎.班級優化大師——開啟英語課堂評價新模式[J].河北教育(教學版),2019,57(12):48-49.
[2]王宏亮.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路徑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9(12):342.
[3]何亞倩.小學英語組織激趣教學活動的有效策略[J].校園英語,2019(51):141.
[4]陳珍玉.例談《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部分教學建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J].考試周刊,2014(85):89-90.
[5]黃樹生,錢峰.《英語課程標準》觀照下的小學英語課堂[J].閱讀,2013(12):42-45.
責任編輯? 林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