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興
摘要:高職學校對人才培養工作引起重視,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能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全面性探究,為學生們未來就業及創業有相應的規劃,人才培養目標明確,重點培養復合型技術人才,能滿足現代化社會各領域的用人標準。同時,在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還借助藝術教育與美育教學作用,培養與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養,保證學生們全面性、綜合化發展,依據每個學生實際情況,能對學生們性格與品行進行塑造,從而保證學生們綜合能力與專業素養。
關鍵詞:高職;人才培養;藝術教育;美育作用
中圖分類號:G71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3315(2021)6-091-002
借助藝術教育與美育教學作用積極開展人才培養工作,不單單是在教學理念方面發生了變化,而且還需結合實際情況,能依據教學目標與核心,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并對教師人員教學能力提出較高要求。為保證人才培養教學效果,還需教師發揮出自身引導作用,能選擇開展藝術教育與美育課程,與學生們結合教學內容相互探究,拉近教師與學生們之間的距離,塑造學生人格、陶冶學生情操,影響學生們的思想、素質等,顯著提升學生們的綜合能力與教育效果。
一、藝術教育與美育在高職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一)思維觀念優化
藝術教育,核心目的就是培養與提升學生們的思辨力、想象力,經過教師正確引導與專業化教學,使學生們的思維觀念得到良好的優化,自身創新意識與能力逐漸增強,為學生們步入社會與職場奠定良好基礎。同時,高職院校對人才培養,也設定了創造性思維培養重要目標,能通過藝術教育使學生們的思想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豐富學生們的精神世界[1]。
從非藝術專業學生學習角度探究,學生們均具有一定的創造能力,但是學生之間能力差異性,往往是因為學生們的創造能力沒有被激發,需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能對學生們引導,掌握藝術表演能力,專業水平還需不斷地提升,根據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愛好,可選擇一些較典型及趣味性極強的作品進行探究學習,是培養學生們創造性思維的主要教學方式之一,讓學生們在藝術鑒賞中汲取“養分”,激發學生們的潛能與想象力,借助藝術教育提升學生思辨力、想象力。
(二)知識領域拓展
大部分高職院校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均會把教學重心放在專業課教學中,不僅會緊固學生們的創新思維,而且還會因對枯燥的專業知識反復教學,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逐漸降低。對此情況,可在人才培養方面注重藝術教育,借助美育教學作用,豐富教學內容,創新多樣化教學模式,滿足每位學生學習需求,借助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課堂,學生們能在輕松、愉快的教學課堂上自主探究與學習相關知識,使學生們的自主意識與能力、知識領域等均得到良好拓展[2]。
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們實際情況與教學內容的綜合分析,能保證教學內容選擇的合理性,借助藝術教育緩解學生們的學習壓力,用藝術“映射”社會、生活、學習實況,增強學生們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們在學習中不斷積累藝術知識,充分調動學生們在課堂上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學生們學科素養有所提升。
(三)陶冶學生情操
教育,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創新能力較強,能從學生們學習角度全方面探究,對學生優良品格的培養,借助藝術教育陶冶學生情操,也是每個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基于此情況下,藝術教育與美育就發揮著重要作用與價值,在日常教學中能根據藝術作品格調展開探究教學,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借助格調高雅藝術叩擊學生心靈,學生們的精神境界得到良好生活,鑒賞能力與文化品位顯著提升,從而陶冶學生的意識情操。
例如選擇一些較典型的藝術作品讓學生們在課堂上進行互動、交流,學生均能從不同角度探究藝術作品,所獲取的內容存在差異性,學生們均積極參與,對藝術學生產生濃厚興趣,學生們的思想不受禁錮,在參與中感受真善美,對學生們思想情感、精神面貌等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學生們對藝術作品鑒賞與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學生思想、行為、情感、能力等均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高職人才培養中藝術教育與美育教學策略
(一)教育課程合理優化,實施“因材施教”教學原則
與普通高校教育情況相比較,高職院校對人才培養從長遠角度探究,并在教育階段指導學生們對自身未來就業與發展有明確的發展目標,編制就業規劃,保證學生們畢業后具能到相應的工作崗位中發揮自身專業能力與優勢[3]。基于此情況下,高職院校與教師對學生們藝術教育課程開展引起重視,借助藝術教育與美育教學作用,對教育課程合理優化,無論是教學課時設計,還是對教學內容的完善等,均能遵循“因材施教”教學原則,保證每位學生均能受到良好教學,學生們對相關知識掌握時,學科素養也會顯著提升。
例如教師通過日常教學對學生能力與素養的了解,考慮到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選擇開設音樂賞析課的方式,引導學生們對相關知識不斷學習,并把課堂交給學生們自主處理,學生們的潛能被激發,自主意識、探究思維等提升,在課堂上結合具體內容與同學們相互討論,突出學生們課堂教學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們課堂積極性,課堂教學利用率顯著提升,整體教學效果能達到預期要求。
(二)加大藝術素養培養力度,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
為使藝術教育與美育在高職人才培養方面發揮出較大的教學作用,還需學校及教師人員能對此引起重視,傳統化人才培養目標發生變化,重點考慮學生們各階段綜合能力提升情況,學校管理層與教師人員的人才培養思想發生變化,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目標,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選擇分級管理的方式,由教育機構對各學校教學情況管理、學校對教師日常教學情況管理、教師對學生們學習管理等,整個教學體系遵循“由上至下”標準,真正影響到學生們的藝術素養與審美能力[4]。
此外,教師還會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能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多樣化教學方法,既能保證學生們對藝術知識認真學習與詳細掌握,又能由專業化教師人員開展實踐教學過程,正確引導學生的思維與思想,對各項內容準確掌握,學生們的積極性增高、學習欲望增強,才可提升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工作效果。
例如教師組織學生們開展藝術作品欣賞課,為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與參與性,讓學生們自主分組,結合班級人員,每組人數控制4-6人,以小組為單位,結合具體的藝術作品展開鑒賞,每位學生都能積極踴躍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在鑒賞過程中出現了意見分歧情況,可匯報教師,教師與學生們共同在課堂上探究具體問題,學生均能有相應的論述,以此方式教學,突出藝術教育開放性特點,學生們能在輕松的環境下探究學習,思維能力被不斷地激發,對基礎知識與藝術鑒賞綜合教學,培養學生們的綜合能力,便于學生個性化發展,為學生們塑造魅力人格。
(三)拓展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考慮到學生們對藝術教育基礎知識理解與掌握情況,教師在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方面進行了創新與拓展,核心目的就是能促進學生們健康發展。開展藝術教育,不單單是讓學生們對相互知識全面性學習與掌握,而是讓學生們真正懂得藝術教育重要意義,借助美育教學作用,能影響學生們的的學科素養與良好品質高職院校對復合型人才培養,為現代化社會各領域創新發展提供眾多優秀人才[5]。基于此條件下,教師的教學理念發生變化,教學角色發生變化,從起初的傳授教學到指導教學,又由指導教學到引導教學、參與教學,在整個過程中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能以創新發展的角度全面性探究,在人才培養方面以參與者的“角色”存在,與學生們共同探究相關知識,真正影響學生們的學科素養與綜合能力。
例如在校園內定期舉辦音樂、話劇等不同藝術形式的比賽,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教師也考慮到學生們的參與性,在比賽設計階段就針對不同的藝術活動內容設定了相應的名次、獎勵,以此激發學生們的參與性,也為學生們展示自我提供有利機會,學生們能在藝術活動中相互探討與交流,思想意識不再傳統化,降低對教師教學依賴性,教師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對人才培養工作詳細探究,優化培養理念,創新藝術教育形式,充分借助美育教學作用提升學生們綜合能力、藝術素養,從而確保學生們學習與發展。
(四)課時安排合理化,提升學生們的藝術修養
結合當前大部分高職院校藝術教育情況分析,往往沒有引起高度重視,藝術教育、美育與人才培養脫節情況較嚴重,不僅無法充分發揮出藝術教育與美育教學作用,而且還會對人才培養造成阻礙。基于此情況,還需教師對教學課時合理安排,保證學生們有自我消化時間,還能對相關知識扎實掌握,每堂課都要按時開展,避免因課時安排時間較長,或課時被占有,而降低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簡單的說,對教學課時合理化安排,就是讓學生們能對藝術教育相關知識學習與扎實掌握,在人才培養方面借助藝術教育提升學生們的藝術修養[6]。
例如從學期設計角度分析,要保證每學期具有藝術教育課時,課時安排要保證學生們對藝術知識“持續”吸收,讓學生們的思想意識逐漸提高。第一,在教學思想方面發生變化,教師對藝術教育課時安排,要與學生們的職業規劃相聯系,影響學生們素質優質情況;第二,課堂教學時間安排合理,讓學生們對藝術知識學習,個人思想也會受到相應的熏陶,真正掌握藝術鑒賞思維與方法,結合學生們日常學習情況,掌控學生們的素養與能力;第三,有目的性、針對性開展藝術教育課程,要滿足學生們學習需求,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們認可與鼓勵,真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緩解學生學習壓力,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們的藝術修養與鑒賞能力,從而為學生們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結合當前我國大部分高職人才培養教育效果分析,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還需注重藝術教育與美育作用應用,能在思維觀念方面得到良好優化,拓展學生們的知識領域,借助藝術作品鑒賞陶冶學生們的情操,學生能力與素養均能受到積極影響。借助藝術教育與美育在高職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影響,高職院校與教師人員對學生藝術教育引起重視,針對人才培養與藝術教育綜合分析,教育課程被合理優化,實施“因材施教”教學原則,加大藝術素養培養力度,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拓展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再加上對藝術教育課時的合理化安排,注重學生藝術修養的培養與提升,對學生們未來就業與創業發展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戀.高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的作用及體系構建[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7,32(11)22-24
[2]張丹丹.高職藝術教育中學生審美趣味的培育[J]活力,201,68(33)9:184-184
[3]郭超群.美育在高職教育中的作用和實施[J]藝術科技,2019,48(27):285-285
[4]李偉梅.美育在高職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62(41):285-285
[5]李琴.美術教育藝術內容引進作用[J]美術文獻,2017,42(22): 61-64
[6]葛燕飛,王晨陽.淺談美術教育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6(16):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