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繼軍
摘要: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使之向更加綜合的方向發展,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率。本文主要圍繞初中歷史教學方法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歷史 有效教學 方法
所謂有效教學,就是指通過教師的有效行動來提高學生的能力和教育效果的教學。初中歷史教育中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主動汲取歷史知識,拓展歷史知識面。
一、當前初中歷史教育中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對教學目標的設計有所怠慢,只能根據教材的內容進行教學,而不能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歷史基礎知識設計相應的教學目標。這會影響教師教學的效率。教師的教育目標不明確,學生自然缺乏使用歷史方法的指導。教師忽略了對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只能盲目地要求學生背誦重要的知識。
(二)教學方法缺乏創新性
現在不少教師的指導方法比較簡單,習慣使用傳統教育模式教習歷史,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因之而有所下降。此外,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的思維更加依賴于教師的解說,而很少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因此,在未來的教育過程中,教師必須與時代同步,豐富教學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小組合作調查法、多媒體教育方法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提高其歷史學習水平。
二、初中歷史有效教學的主要途徑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如果課堂氛圍良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將會主動積極地參加老師的教學活動。因此,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有必要創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例如,在三國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問題:如果回到三國時代,你最想成為誰?曹操、劉備還是孫權?為了提高當時國家的力量,統一全國,你會采取什么樣的措施?為了讓學生學習和討論得更加深入,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組,讓各組作為這些國家的指揮官展開行動,制定相應的戰略,使本國變得更強。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討論的興趣,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此外,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有效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創新教學方法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簡單,很多教師習慣使用黑板書寫的教學方法,把教材中重要的知識點寫在黑板上。這種教學方法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例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巧妙地使用一些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知識記憶。當談到秦統一中國時,學生往往很難理解秦始皇的偉大,以及秦王朝為什么有能力消滅其他六個國家。教師可以播放歷史紀錄片或互聯網上的一些視頻資源,向學生展示這個歷史場景。通過看紀錄片或視頻,學生能夠深刻理解秦國的國力,明白秦國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都遠遠強于其他國家,所以秦朝統一中國是自然而然的。
(三)優化課堂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遵循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強調學生的支配地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必須始終優化課堂教學。例如,在研究1911年的辛亥革命時,教師可以舉行辯論賽,讓學生討論辛亥革命是成功還是失敗。為了贏得比賽,學生會自己思考,在班級和課外資料中尋找答案。這種教學方法比傳統教育方法更有效,學生對知識有更深的了解,他們探索的答案伴隨著他們的用心思考,變得難以忘懷。此外,在課堂上的日常練習,也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三國章節教學后,教師要求學生寫一篇題為“曹操的智慧”的小論文,寫對于曹操的看法。其實,學生對曹操的見解深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門課程的學習效果,從而優化課堂教學。總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單一的教學方法,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幫助學生向更綜合的方向發展。
(四)實施情境教學
情境教育能夠以形象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特定歷史事件的教育。一方面,可以使歷史教學更加生動;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例如,在講述現代中國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可以使用文字再生的方法,直觀且明確地展現歷史過程,幫助學生從整體上理解歷史事件。在此基礎上,通過閱讀教科書和老師的說明,可以加深學生對歷史事件的理解。
(五)進行事件回顧
重新審視歷史事件,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整理學到的歷史知識,提高歷史學習的效率。此外,弄通不同事件的相互關系也可以培養學生對歷史調查和歷史分析的興趣。了解歷史事件的相關關系之后,學生對歷史調查會非常感興趣,會主動增加自己的歷史閱讀,形成自己的歷史見解。
(六)進行史料展示
初中學生經常缺少歷史讀物和歷史資料。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及時向學生提供歷史資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而且可以增大學生的歷史視角,避免視角的局限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開辟了從側面理解歷史的道路。歷史資料的展示可以彌補書本知識的不足,引導學生觀察和理解歷史,豐富學生的歷史認知。
(七)進行歷史解說
在歷史事件和時代教訓中,需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歷史評價和分析能力。通過對秦始皇的分析,學生或許可以得到正確的評價標準。這樣可以有效地整合學生的既有知識,提高歷史綜合素質。
初中歷史課中,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學生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改善,使學生能夠接受歷史內容,逐步增大歷史視角也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文獻:
[1]陳守益.部編版初中歷史有效教學方法探究[J].情感讀本,2019(12):60.
[2]韋勝敬.淺談初中歷史有效課堂教學方法創新研究[J].幸福生活指南,2019(6):0054.
[3]張正盛.初中歷史有效教學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8(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