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海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教學實驗法,對提高初中學生中長跑成績有效策略方法,“極點”沖刺訓練法進行實驗對比研究。結果表明:在初中中長跑教學中,雖然平時常用的訓練方法有很好教學效果,但采用“極點”沖刺訓練新方法的效果更佳,新方法能更有效控制與改善“極點”現象,對克服“極點”過早出現,減少“極點”出現的癥狀,延長“極點”出現的時間,更有優勢。此外,“極點”沖刺訓練新方法還可以提高中長跑訓練時間和效率,使學生在每次沖刺訓練中更具挑戰性、更有激情,從而提高學習中長跑的積極性和興趣,適合初中學生運用。
【關鍵詞】“極點”沖刺訓練法;初中學生;中長跑;效果;實驗研究
一、研究目的
中長跑項目1000/800米,是最近幾年東莞市初中體育與健康學科考試的必考項目,因此,中長跑教學是我們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如何更有效提高學生中長跑項目1000/800米的成績,除了考慮速度耐力、身體機能等因素外,還要考慮“極點”現象的重要因素。這一因素,制約了大部分初中學生成績的進步。如何有效控制“極點”現象,這就成為體育教師在中長跑教學中要解決的課題。筆者在多年的中長跑教學實踐中,通過長期的觀察和摸索,結合中長跑訓練的技術特點,總結出一套“極點”沖刺訓練新方法,并在中長跑訓練教學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受到師生充分肯定。通常在中長跑訓練時,當學生出現“極點”現象時,教師會鼓勵學生調整呼吸,降低跑速,繼續跑下去,經過一段距離后,“極點”引起的不適感覺就會消失,然后等待第二次呼吸的到來。但筆者認為這樣,每次學生的“極點”現象,難以得到有效控制與改善。“極點”沖刺訓練新方法剛好反其道而行,當學生每次訓練過程中出現“極點”現象時,不是要求學生降低跑速,而是要繼續堅持,以50米至100米不等的距離作沖刺跑,就可以結束一次訓練。在練習過程中反復多做幾組“極點”沖刺跑訓練,只要每次訓練不斷沖破自己的“極點”,“極點”現象才可以得到控制與改善,這種訓練法就叫做“極點”沖刺訓練法。新的教法能有效控制與改善“極點”現象,對克服“極點”過早出現、減少“極點”出現的癥狀、延長“極點”出現的時間,更具優勢。其次,還可以縮短跑的距離,提高訓練時間和效率,調節學生無氧呼吸能力,克服內臟器官惰性,以重振精神,使學生更容易形成頑強的意志,繼續跑下去,有效保證中長跑成績的提高。
下面主要采用教學實驗法,對“極點”沖刺訓練新法以及常用訓練法進行了對比研究,旨在進一步論證,“極點”沖刺訓練新法能有效提高中長跑效果,試圖為初中中長跑教學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二、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國內發行的與中長跑訓練有關的書刊,認真鉆研運動生物原理,為本文的分析提供理論依據。
(二)問卷調查法
對初中實驗組的學生進行教學效果反映情況調查,發調查問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達100%。
(三)實驗法
1.實驗時間: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
2.實驗對象:從本校初二級抽樣,男女生共60人,設實驗組30人(男生15人,女生15人);對照組30人(男生15人,女生15人),平均分配。
3.實驗條件控制
(1)前測: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身高、體重、立定跳定、50米、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測試,要求兩組學生身體型態、素質、以及原始中長跑成績水平相當。
(2)引入自變量:實驗組增設“極點”沖刺訓練法訓練,對照組按常規教學法訓練。
(3)訓練控制:實驗組和對照組相同(10個月,3天/周,1次/天,1小時/次,強度相當)。
(4)月考四次:兩組中長跑(男生1000米,女800米)成績(按市中考標準計成績)。
(5)后測:兩組中長跑(男生1000米,女800米)成績。
(四)數理統計法
采用常規統計及差異檢驗對兩組實驗前后的差異進行檢驗。
(五)理論分析法
結合運動學、訓練學等有關理論對研究結果進行分析。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實驗前兩組差異分析
從表1的差異檢驗結果表明,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前在身高、體重、立定跳遠、50米、男1000、女800米跑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兩組在實驗前,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和中長跑成績方面起始水平相當。按照實驗研究法的有關原理,可以繼續進行實驗。
(二)兩組實驗后1000/800米跑的成績差異分析
從表2的檢驗結果表明,對照組在實驗后有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中長跑按常規教學要求,通過定期訓練也有一定的教學效果,也能明顯提高中長跑的成績,這也許正是說明學生適用教科書中通用教學方法的原因。
利用“極點”沖刺訓練的新教法去教學效果到底如何呢?從表2的檢驗結果表明,實驗組在實驗前后,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本文設計的“極點”沖刺訓練法在教學中有顯著的教學效果,能更有效提高學生的中長跑成績。接下來的問題是:實驗后對照組與實驗組相比,到底哪個組別效果更好呢?從表2的檢驗結果也表明,兩組實驗后的成績也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從數據表明,實驗組的成績優于對照組,究其原因,利用“極點”沖刺訓練新方法剛好反其道而行。新法可以使學生縮短每次跑的距離,將訓練效率提高,有效保證中長跑成績的提高。這正是實驗組優于對照組的原因。這樣比較表明,在中長跑教學中增設“極點”沖刺訓練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訓練效果。
(三)兩組實驗前成績,和實驗后定期月考成績比較分析
實驗前兩組1000/800米平均成績(實驗組72.2分、對照組72.4分)。平均成績相當,因而按72.3分設置同一對比標準。從圖1可見,第一次月考后,實驗組的成績就表現出了優勢,雖然對照組的成績略有提高,但對照組進步還不較明顯,說明“極點”沖刺訓練新教法的實驗組在短期內已經取得了效果。從后面幾次月考成績又可表明,實驗組采用新的教學法去訓練,在不同定期時間里效果更顯示優勢,而且采用新教學法的實驗組比采用常用教學法的對照組更具說服力,如此比較表明,采用“極點”沖刺訓練新教法,在不同的時間效果更為明顯。
(四)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效果反映情況調查問卷分析
從表3的數據進一步驗證表明:利用“極點”沖刺訓練法,可縮短每次中長跑訓練的跑步距離,使初中學生消除因中長跑的漫長距離而產生的畏懼心理,更樂于接受能縮短跑步距離的訓練新方法。此外,新教法又能使訓練時間和效率提高。對初中學生而言,每次沖刺跑,更有挑戰性、更有激情,因而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符合中長跑教學要求,深受學生喜歡。
四、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1.教學實驗結果表明:對于中長跑教學,雖然堅持使用常用教學法也有很好的教學效果,但采用“極點”沖刺訓練的新教法效果更佳,新的教法能更有效控制與改善“極點”現象,對克服“極點”過早出現,減少“極點”出現的癥狀,延長“極點”出現的時間,更具有優勢,適合初中學生運用。
2.采用“極點”沖刺訓練的新教法訓練,對于初中學生而言,縮短每次跑的距離,提高訓練時間和效率,使學生在每次沖刺訓練中更具挑戰性、更有激情,從而提高學習中長跑積極性和興趣,深受學生喜歡。
(二)建議
1.采用“極點”沖刺訓練法教學進行訓練時,建議根據初中學生個人能力情況,增減沖刺的距離。
2.采用“極點”沖刺訓練法進行教學時,建議根據學生訓練強度,掌握好學生“極點”出現的時機。
參考文獻:
[1]季瀏.體育與健康水平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錢耀庭等.學校體育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1.
[3]鄭仲平.中長跑教學初探[J].教學教研, 1998(2):30-31, 29.
[4]陳繼紅.如何在教學中克服學生中長跑的畏懼心理[J].田徑,2010(11):47-49.
[5]黃新紅,林惠君.中長跑運動員“極點”狀態與心理技能的訓練[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3):129, 133.
[6]李海濤.談談長跑教學[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9):174.
責任編輯? 陳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