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濤,王秋紅
(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3)
“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即“1+X”證書制度)是職教改革的重大舉措[1],為產教融合提供了實現路徑,是深化人才培養模式、建設“五類金課”、推動“三教”改革的重要抓手。
職業教育的關鍵就是實現工學結合、產教融通。職校學生原畢業標準是學歷證書加上人社部門的職業資格證書,但職業資格證書與企業真實需求脫鉤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無法反映產業的變化。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歸口各級人社部門,職教專業課內課程的考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取途徑不一致,又給學生造成了額外的學業負擔。如何緊盯產業發展的前沿、如何有效調動各方有效資源、如何將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與行業實現深度融合,一直是職教領域的重大課題。
1+X 證書制度是國家職業教育制度設計的重大創新[2,3],創新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的關鍵是根據專業對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要求,開發專業核心課程,實現課崗對接、書證融通。專業課程是模塊化,對應X證書的等級標準,將X證書的技能點融于專業課中[4,5],課程的考核與職業技能等級的考核互相承認,即學分互認,教師定期接受職業技能等級的培訓和考核,實現課證一張皮和課程共生共長局面[6~8]。
王亞盛[9]認為書證融通可以遵循5種轉化方法,即采用-免修、教學內容的強化、教學內容的修補、職業能力轉化、開新課。數維專業的培養與原國家職業工種“機床裝調維修工”的要求基本一致,但智能制造趨勢下,由于企業的操作工崗位減少,并且維護設備職責增加,而維修人員需求卻沒有不降[10],持續增加。維修人員技能要求傾向復合型,數控技術領域相關能力項權重較大。企業更需重視設備維修相關崗位人才梯隊建設及持續培養。數控設備維護與維修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包含以下工作任務,有機床的基本操作、機床設備的報修、機床典型故障的檢修、機床復雜故障的排除、機床功能的升級與改造以及精密檢測與伺服優化等。
教學團隊主要通過強化內容(院校課程已有知識點,需要借助X課程,完成強化實訓)、補充內容(院校課程無相關知識點技能點,需要補充X課程中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免修內容(現有知識點技能點和證書要求完全匹配,內容無需增加)等方式重構專業課程體系,強化核心技能的培養,真正做到課堂教學、職業技能等級考核“一張皮”。
專業建設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響應“制造強國”戰略,以課程思政教育、職業技能養成、勞動教育、裝備技術改造教育于一體的“四育一體、書證融通”的教學理念,以機床裝備維護、維修、升級與技術改造為主要內容[11],在項目學習中培養學生精益求精、開拓創新的工匠精神[12],在合作練習與教學比賽中培育學生團隊意識與競爭意識。教學團隊重構了專業課體系,專業與技能等級證書(高級)書證融通地圖如圖1,部分專業課程職業能力分析表如表1。
調整后的部分專業課程職業能力分析表見表1。《數控機床PMC應用》課程增加了PMC信號的追蹤、I/O LINK地址的連接與應用、復雜功能的指令編輯、應用等內容,PLC的基礎知識在《數控系統的連接與調試》課程中有了介紹,PLC信號的跟蹤等處理在《數控機床故障的診斷與維修》課程中有專門的任務講授?!稊悼貦C床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增加了系統電路板的調整與更換等內容。

表1 數控設備維護與維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證融通關系比對表(部分課程)
課程增加了項目一的教學內容,對接專業在智能制造領域內的生產和應用。針對機床改造與技術升級項目[13],完成了素質、知識、能力教學目標:通過線上線下有效聯動,實現在特殊教學時期的技能培養、知識傳授、價值引領的有機融合;通過實施機床電氣伺服驅動系統的連接與調試、參數的設置、功能程序的添加等任務,培養學生機床設備的機電聯調能力[14];通過安全教育,保證人身、設備、工具安全;課程強化防疫意識,有效融入常態化防疫的知識和理念;通過任務驅動、小組討論、頭腦風暴等教學法,互動廣泛深入,教學氣氛生動活潑,教學活動安全有序。如項目一為完成添加第四軸的任務,源于真實工作項目,共有16 課時,以行動為導向、基于工作過程開發,設計有6項任務。圖2所示為教學目標的分解圖。
課程為實現課程思政教育、職業技能養成、勞動教育、裝備技術改造教育的四育教學目標,圖3所示為項目一的教學任務的思維導圖。
教學實施中有以下體會:
(1)結合數控設備維護與維修職業技能等級“1+X”證書要求,強調智能制造背景下機床裝調維修的新技術、新要求,突出裝備制造發展的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趨勢[15],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圖2 任務教學目標

圖3 教學任務思維導圖
(2)課程有機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落實課程思政要求,把防疫知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匠精神、職業規范培養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重視勞動教育,弘揚勞動精神。
(3)積極利用線上線下融合教學,通過騰訊會議、學習通等線上教學平臺,線上教師示范、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線下微課等開展教學,充分利用線上平臺,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
(4)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的學習意識,教師積極轉變角色,充分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和方法,構建理、虛、實一體的多維課堂,教學采用任務驅動、頭腦風暴、小組討論、教師示范、現場實訓等教學方法組織教學。
(5)全程過程考核,完成教學目標,個性化教學,教學反饋調整教學策略,全程信息采集。
(6)該任務培養學生學生的職業拓展能力,要求學生具備機床機械、電氣、系統、PLC等綜合調試能力,通過學習評價,學生職業拓展能力有提升。后期建設中將從專業教學診改出發,建立學生專業學習動態評價體系,全面追蹤學生的職業能力養成。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為人才培養搭建了工學結合的天然橋梁,實現了企業的人才需求和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銜接。隨著專業的數字化改造持續推進,專業的課程內容通過增刪剪等多種形式,將數控機床的新技術、新內容等不斷融合進課程,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